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选自我院1999年10月~2005年2月住院确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采用国内统一的CML诊断和分型标准,其中35例经细胞遗传学确诊,此3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共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1岁~65岁,中位年龄36岁,采用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 干扰素(IFNα-2b)治疗.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副作用大,多数患者不易耐受。近年试用小剂量Ara-C治疗白血病前期综合征、骨髓增生不良综合征、急性粒细胞及急性低增生性白血病等,取得一定疗效。我科1984~1986年用小剂量Ara-C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5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已经肯定。在小儿白血病领域,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非淋)正在探索中,而大剂量阿糖胞苷单独用于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淋)较为罕见。我院1995年10月~1997年2月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淋14例,作为强化治疗及脑膜白血病的预防方案,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2~13岁;高危急淋者4例,标危急淋者10例。14例均为第1次缓解后患者,其中1例因在外院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可使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缓解,为进一步观察其疗效,我们自1984年8月到1985年3月采用小剂量ARA—C治疗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治疗对象:本组9例均为确诊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6~69岁;初治者6例,复治者3例。 细胞类型为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相似文献   

5.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白血病鞘内注射甲氨喋呤 (MTX)、阿糖胞苷 (Ara C)是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重要方法 ,也是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措施之一。临床应用治疗绝大数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由于鞘内注射化疗药的广泛应用 ,其并发症的发生陆续有报道。现对我科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发生严重并发症 1例 ,及国内 1990年 5月至 1999年 4月报道的 17例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1~ 7] 病人中 ,男性 12例 ,女性 6例 ,年龄 7~ 6 7岁 ,平均 33 .5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2例 ,急性非淋巴细…  相似文献   

6.
程鹏  杨日楷  彭志刚 《广西医学》1999,21(6):1219-1221
难治性白血病目前仍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难题。近年来有关Vm26(鬼臼噻吩甙)联合方案对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于1997年2月至1998年5月用Vm26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难治性白血病12例,以单一中剂量阿糖胞苷做治疗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例均为住院病人,男8例,女4例,年龄18~66岁(中位年龄38岁),分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例,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杂合型白血病1例。对照组10例为1995年至1997年的住院病人,男7例,女3例,年龄15~60岁,中位年龄36岁。均为ANL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与伊达比星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初治AML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简称DA方案)组(DA组,n=121)和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简称I...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93年~1999年4月共收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共51例,其中0对初治16例患者用HA 羟基脲方案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6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确诊为CML。男14例,女2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1岁。治疗前病程4~14个月。治疗方法三尖杉酯碱(H)2~3mg/d静滴7天,阿糖胞苷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 1997年 9月~ 1999年 11月收住的 47例急性白血病 (AL) ,诱导缓解后使用小剂量化疗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7例中 ,男性 30例 ,女性 17例 ,年龄 3~6 9岁 ,平均 34岁。按 1987年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标准[1] :L17例 ,L2 9例 ,M15例 ,M2 16例 ,M510例。1.2 治疗方法  16例急淋患者完全缓解后均使用”VP”方案 (长春新碱 1.0mg·m-2 ,静脉注射 ,每周 1次 ;强的松 40mg·m-2 ·d-1口服 ,每 4周 1个疗程 )。化疗间隔 2~ 3个月。31例急非淋患者完全缓解后均使用“HA”方案 (阿糖胞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诱导治疗后采取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49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5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对照组接受DA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70例患者中,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总的有效率94.29%,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总的有效率为85.71%。经x2检验两两比较,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P值为0.017。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诱导治疗后,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三尖杉醋碱(LD-Harr)与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联合治疗ANLL患者10例。在治疗期间,末梢血液和骨髓中原始细胞减少或消失时,伴有短暂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且在其中见有Auer小体。新鲜分离ANLL患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加Harr和Ara-c进行液体培养后,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粒细胞,在其中也见有Auer小体。治疗结果,10例中有8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2.
陈岳华 《浙江医学》1997,19(1):50-51
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5年9月采用以阿糖胞苷(Ara-c)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慢性期及加速期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病例选择: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15~66岁,中位数40岁,慢性期8例,加速期3例。其中8例在治疗前已用过马利兰、羟基脲2月~3年。  相似文献   

13.
米托葸醌合并阿糖胞苷(简称MA),近来作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难治性白血病的一个治疗方案。我院从1992年6月~1995年10月应用MA方案治疗急非淋14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例病人均经骨髓检查确诊,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43.6岁。初治8例,按法、美、英三国合作组(FAB)分类:M_11例,M_2a2例,M_4E_01例,M_5b3例,M_61例。难治性白血病6例,均符合1991年西安全国白血病讨论会难治性白血病标准。其FAB分类:M_2a2例,M_4E_01例,M_5b2例,M_61例。 1.2 治疗方法 米托葸醒(国产)5mg/m~2/d静滴连用3天,同时用阿糖胞苷0.75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1次连用5~7天为1个疗程,若无效间隔2周后再用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予以防治感染,支持治疗,并针对性应用成份输血。  相似文献   

14.
1987年4月至1988年11月,13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了“DA3+7”强烈诱导缓解方案的治疗(柔红霉素;每日60mg/m~2,第1~3天;阿糖胞苷:每日200mg/m~2,第1~7天)。12例病人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以阿克拉霉素 (Ac)、阿糖胞苷 (Ara -C)组成AcA方案 ,治疗 4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 :我院 1994 7~ 1998 12收治的ANLL47例 ,其中初治40例 ,复发及难治 7例 ,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等技术确诊。诊断均符合 1986年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标准[1 ] 。 47例患者男 2 3例 ,女 2 4例 ,中位数年龄 2 7岁 ,M1 8例 ,M2 17例 ,M43例 ,M5 11例 ,M6 8例。发病时外周血象 :WBC :18 5× 10 9/L± 10 .4× 10 9/L ,HGB :74.5g L±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使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Ara-C)(即标准剂量(Ara-C1.0~2.0g/m-2.d-1)及小剂量(即改良剂量Ara-C0.2~0.5g/m-2.d-1))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2~2010年5月Cochrane囱书馆、PubMed、EMbase及CBM数据库,收集不同剂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3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剂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与小剂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随性白血病的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RR1.45(0.81,2.61)]。结论:标准剂量阿糖胞苷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有效率方面没有比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优越。由于纳入研究质量较低,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精神后续症(COFM)预后恶劣,我院自1986年11月~1991年8月采用高压氧(HBO)治疗患者7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4~74岁,平均为48岁。COFM发生时间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14~32天,平均26天。临床表现:神经衰弱综合征8例;再度昏迷4例,其中昏迷前有严重痴呆3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羟基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小剂量干扰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随访患者1年,研究组生存率(52.50%)明显高于对照组(32.5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与对照组(10%)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比单用羟基脲治疗效果更为突出,且能够缩短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HLA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症候群。系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于 10 0× 10 9/L的急性白血病。属于高危性急性白血病 ,我院近年共收治 36例HLAL患者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36例HLAL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2 6例 ,女 10例 ;年龄 15~ 60岁 ,平均年龄4 4 5岁。法美英白血病协作组 (FAB)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例 ,均为L2 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 7例 (M12例 ,M2 8例 ,M3 2例 ,M4 1例 ,M514例 )。占同期诊断的急性白血病的 13 8%。诊断和疗效标准 :诊断按 1986年天津白血病…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G-CSF预激下的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2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3年4月至2007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20例老年患者,均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M13例,M26例,M44例,M57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6例经一疗程的DA、MA方案治疗未取得缓解,体质虚弱,第2疗程改用预激方案,另14例为初治患者,因骨髓增生低下或外周血白细胞低,体质差而直接采用预激方案。2方法预激方案:阿糖胞苷10mg.m-2.12h-1,皮下注射,d1~14;高三尖杉酯碱1mg.m-2.d-1静脉滴注,d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