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采用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玄参在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利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寻找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此探寻其相关代谢通路。方法:研究采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的方式对大鼠进行造模并对血清蛋白、胃泌素、胃排空率及水负荷等利水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检测,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空白组、模型组与玄参组大鼠血清进行分析,探求其潜在的关键性生物标志物及对应的相关性代谢通路。结果:玄参可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相关的药效学指标,同时寻找出与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及给予玄参干预后具有共同差异的生物标志物29个,涉及13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应用相关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影响最为广泛的4条代谢通路可能是原发性胆汁酸生物合成、鞘脂类代谢、叶酸合成及甘油磷脂代谢。结论:故推测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状态下血清代谢产物具有调节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对玄参利水功效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组分干预脾虚水湿不化证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求黄芪皂苷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黄芪皂苷组之间的代谢差异,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黄芪皂苷组代谢模式明显不同,共鉴定11个生物标志物,其通路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结论黄芪皂苷组分可能通过干预溶血磷脂酰胆碱导致的脂肪代谢紊乱、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减少导致的能量供给不足、肠道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对脾虚水湿不化证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影响的曲线拟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综合影响的数学模型问题。方法:采用“饮食不节+久居水湿”的方法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以PLS-DA法建立模型综合评价指标并计算主元得分,并对细胞因子与主元得分进行Linear、Quadratic及Cubic曲线拟合。结果:对11个大鼠脾虚水湿不化描述的指标进行PLS-DA综合评价,共提取一个有效主元成分,该主元得分与IL-4、IL-2和IFN-γ均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5,P<0.05);对IL-2、IL-4和IFN-γ与主元得分进行Linear、Quadratic及Cubic曲线拟合,结果发现,3种拟合方程中,IL-2、IFN-γ拟合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2均小于0.4,这说明方程对结果的解释效果一般;但IL-4的Quadratic及Cubic曲线拟合不仅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2>0.6,方程对结果的解释效果好。结论:IL-4对脾虚水湿不化的影响并不呈线性,而符合Quadratic或Cubic方程,IL-4在脾虚水湿不化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饮食+负重游泳复合因素诱导6周,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黄芪各组分进行干预,检测一般状况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出现明显脾虚水湿不化表现和肝功能的异常,ALT、AST、ALP、CHOL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CHE、TG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黄芪及其拆分组脾虚水湿不化一般状况评分降低(P0.01),黄芪多糖组ALT、AST、ALP、CHOL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TG水平显著升高(P0.01),黄芪水煎液组ALT、和ALP水平显著降低(P0.05),TG水平显著升高(P0.05),黄芪黄酮组ALT、AST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黄芪皂苷组TG水平显著升高(P0.05),黄芪水提物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芪及其各拆分组分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肝脏功能,其中以黄芪多糖组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肝脏脂质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饮食+负重游泳复合因素诱导6周,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黄芪及其拆分组分(水提物、黄酮、皂苷、多糖)干预2周,检测肝脏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脂质代谢调节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肝脏体积变大,肝细胞肿胀呈空泡样变,PPARα信号通路基因fabp4、olr1、cpt1b下调,me1、cyp7a1和aqp7基因上调。与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相比,黄芪及其拆分组分组空泡样变肝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肿胀程度减轻。与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相比,黄芪水煎液组cyp7a1基因下降,olr1和fabp4基因升高,黄芪黄酮组fabp4基因升高,aqp7基因下降,黄芪多糖组cyp7a1基因下降,olr1和cpt1b基因升高;黄芪水煎液组亚油酸代谢通路pla2 g4a、pla2 g2d、cyp2c12、loc687842升高,黄芪皂苷组pla2 g4a、pla2 g2d和loc687842升高,黄芪多糖组cyp2c12和loc687842升高。结论:黄芪及其拆分组分(黄酮、皂苷和多糖)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的肝脏形态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肝脏脂质代谢PPARα信号通路(关键基因为me1、cyp7a1、aqp7、fabp4、olr1、cpt1b)和亚油酸代谢通路(关键基因为pla2 g4a、pla2 g2d、cyp2c12、loc687842)有关,黄芪各拆分组分中多糖组分为调节脂代谢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在胃肠功能方面的改变。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纯化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同时负重力竭游泳,连续喂养60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尿D-木糖的排泄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对比,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尿D-木糖的排泄率均有降低的趋势(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会出现胃肠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健脾功效。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体质量、血清TP、ALB、尿D-木糖、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分子水平。结果:给药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大鼠TP、ALB、尿D-木糖、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P0.01);胸腺指数、血清IFN-γ、IL-2、IgG、IgA、C3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4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健脾功效可能与恢复其胃肠功能、Th1/Th2平衡、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灵芝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代谢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给药剂量96 mg·kg^-1),每组10只,前两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在第7天灌胃后2 h,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小鼠以X射线进行全身照射。利用UPLC-Q-TOF-MS检测胸腺组织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灵芝多糖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鉴定出3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与模型组相比,发现灵芝多糖组对L-谷氨酸、牛磺酸、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 PC)等均具有显著的逆转趋势,分别参与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结论:灵芝多糖可能通过改善辐射模型小鼠胸腺中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表达及其相关代谢通路来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纯化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同时负重力竭游泳,连续喂养60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测定大鼠胸腺和脾的脏器指数,检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IL-2,血清补体C3,Ig G,SIg 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胸腺的脏器指数,血清细胞因子IL-1,IL-2,血清补体C3,Ig G,SIg 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脾的脏器指数也出现降低(P0.05)。结论: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会出现免疫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利血平所致大鼠脾虚证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血清和尿液代谢表型的变化,鉴定与脾虚相关的代谢标志物以探讨脾虚相关代谢途径.方法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建立大鼠血清和尿液的代谢指纹谱.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在血清和尿液中选取生物标志物.结果 利血平所致的脾虚大鼠血清和尿液代谢表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血清和尿液中分别鉴定了与脾虚相关的12种和10种生物标志物.结论 脾虚大鼠机体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氨代谢紊乱,同时,转甲基作用被抑制.该研究为探讨脾虚证的本质、诊断的客观化和脾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脾虚湿阻证动物模型复制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脾虚湿阻证动物模型复制现状,探讨模型复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模型复制设想,为今后该动物模型的复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生物电阻抗法(BIA)与传统指标评价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水湿内停模型的成模标准。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组大鼠给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采用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制备大鼠脾虚水湿内停模型14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烘干法检测大鼠粪便含水率,称量法检测水负荷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尿D-木糖排出量,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髓水通道蛋白1(AQP1)含量,同时运用实验动物体组成测定分析仪检测总含水率(TBW),细胞外含水率(ECF),细胞内含水率(ICF),脂肪量(FM),除脂肪量(FFM)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生物电阻抗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逐渐消瘦,偶尔稀便,肛温基本不变,体质量,D-木糖排泄量,水负荷指数,TP和Alb含量显著降低(P 0. 01),粪便含水率和肾髓AQ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 TBW,ECF和FFM升高,ICF,FM和BMI显著降低(P 0. 01)。结论: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水湿内停模型大鼠会出现体脂率降低和胃肠水液代谢功能的减退,生物电阻抗法可以更直观全面的反映成模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颗粒对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抗氧化因子和缺氧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单纯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参苓白术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472、0.945、1.89 g·kg-1·d-1),阳性药组(柳氮磺吡啶0.2 g·kg-1·d-1),每组8只。以病证结合法复制脾虚湿困模型大鼠,再灌胃5%的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单纯溃疡性结肠炎组模型复制期间仅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结肠部位损伤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体质量、饮食增长率,检测大鼠血清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血清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红细胞生成素(EPO)、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PCT、CRP、EPO、HIF-1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饮食增长率、iNOS、MPO、SOD、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单纯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PCT和CRP含量明显上升(P<0.05,P<0.01),体质量、饮食增长率、iNOS和MPO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与单纯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比较,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EPO和HI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其它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参苓白术颗粒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中iNOS、PCT、CRP、EPO含量(P<0.01),提高饮食增长率、SOD及MPO含量(P<0.05,P<0.01)。结论与单纯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比较,脾虚湿困证可加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炎症和缺氧症状。参苓白术颗粒对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炎及抗氧化能力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脾虚湿困大鼠内分泌、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健脾祛湿机制。方法:高脂低蛋白饮食加力竭游泳法建立脾虚湿困大鼠模型。黄芪多糖干预后观察脾虚湿困大鼠体质量变化,检测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B)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活化肽(PACA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组织IL-6、IL-10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黄芪多糖中、高剂量组血清TP含量升高(P<0.05);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GLB水平出现升高(P<0.01),血清PACAP水平降低(P<0.01),十二指肠组织IL-6及IL-10阳性面积百分比降低(P<0.01,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调节脾虚湿困大鼠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因子进而发挥健脾祛湿功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虚湿蕴型久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辨证施护效果。方法通过对52例脾虚湿蕴型久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健脾益气,化湿助运为辨证施护原则,进行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以及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熨烫等中医特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临床痊愈及显效42例,有效8例,无效2例。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脾虚湿蕴型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护理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张辉凯  孟祥林  李海雷 《光明中医》2016,(14):1993-1994
目的分析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110例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用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行脂必妥片治疗,研究组60例行枳实消痞丸治疗,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TC、TG、ALT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44.00%,两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并评价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脾虚温盛肝郁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方法:4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病证结合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DSS组定量灌胃10%DSS溶液,病证结合组采用环境、饮食、情绪干预造模,模型组采用D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