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降低不合理退药发生,减少医患纠纷及经济损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干预前2009年10月~2010年9月的所有退药处方,按退药原因、退药种类、退药处方数量和金额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然后采取相应对策并进行干预;并与干预后2010年10月~2011年3月的所有退药处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制定了相应措施,杜绝了不合理的退药,促进了合理用药,使门诊退药处方数量和金额明显下降,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我院2009-2011年门诊处方退药情况,分析医院药房在处方退药相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法:重新核对我院2009-2011年留存的765例门诊退药处方及原始处方,根据退药登记本按退药原因、处方数量、处方金额、退药类别等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765例退药处方记录中,处方行为不规范和医患沟通不足导致退药328例(42.9%),出现不良反应退药184例(24.0%),收住院或转院退药87例(11.4%),计价收费错误退药54例(7.1%),其他原因退药112例(14.6%)。结论:医院应加强处方管理,规范处方行为,完善退药制度,以减少不必要的退药情况,确保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儿童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规范并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间门诊药房的退药处方按申请退药的科室、退药的原因、所退药品的品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门诊药房调配的643 229张处方中退药处方有3 901张(占总处方数的6.1‰),退药的主要原因为收费错误、开药过多或重复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等。结论:要结合儿童医院用药特点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加强收费人员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才能有效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梁尚宜  李棋 《中国药业》2011,20(16):67-68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患者退药现象.方法 对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科退药率最高;退药原因以医生开药太多、重复开药、错开、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呈阳性、药物不良反应等为主.结论 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提高门诊诊治质量,完善门诊患者退药制度,减少或避免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5.
杨颜畅 《天津药学》2013,25(3):23-25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患者退药原因,保证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或避免患者退药现象。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本院门诊药房共计退药1701例,按退药原因和科室进行统计。结果:退药原因繁多,其中错误或不合理处方及不符合医保规定处方占总处方21.87%和21.63%。结论:应规范和完善门诊退药流程,医患双方均须加强医保政策的了解和彼此沟通,减少处方差错,以减少退药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谈继云 《北方药学》2015,(10):132-133
目的:探讨门诊退药原因及降低退药率方法.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席桥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所有退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门诊处方及退药记录单,按照退药原因分类统计数量,探讨降低退药率方法. 结果:2013年1月~2015年6月门诊共调配处方24208张,退药处方232张(0.46%,112/24208),发生退药原因包括药品因素102张(43.96%,102/232)、医生因素(重复开药、开药过多、不合理给药等)70张(30.17%,70/232)、患者因素(不配合或拒绝治疗、已有相同药品、病情变化、经济问题等)60张(25.87%,60/232). 结论:门诊退药现象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通过不断加强药师和医师专业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设置用药咨询窗口提供咨询服务、医患之间应该加强有效沟通以减少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7.
韩学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024-1025
目的 探讨门诊退药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某医院调配的所有门诊处方,统计退药申请单的退药原因及构成比.结果 4年间门诊处方324800张,退药处方360张,占总处方量的0.11%( 360/324800),其退药原因构成比:不良反应172例(47.8%)、医务人员因素(处方不当、处方错误、大处方超量处方、缺乏沟通)100例(27.8%)、患者因素88例(24.4%).结论 诸多因素影响门诊退药.提高药品质量,规范医生行为合理用药,加强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宜药品;药师加强处方审核提供咨询服务,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我所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处方中的759例退药处方或记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医师用药差错、药品费用过高、收费差错等.结论:医院应该针对门诊患者用药特点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并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强化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疑虑等对策,从根源上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建议,以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6~12月退药处方176张,以科室退药、处方金额、退药药品种类、退药原因为指标进行分类统计.结论:通过建立惩罚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师技术水平等,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减少退药数.  相似文献   

10.
李金斌  张艳秀  刘萍 《中国药师》2011,14(4):563-564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我院中药房2010年上半年退药处方,按不同原因进行分类分析.结果:2010年上半年中成药处方总数为133821张,其中退药处方61张,占总处方量的0.046%.退药原因主要集中在不良反应、病人拒服、大处方、病人信息错误、禁忌证等几大类.结论:降低退药率,应该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为门诊病人开展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海峡药学》2007,19(9):124-125
对我院2006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我院门诊退药的主要原因有医生开方时电脑录入错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自备或拒用药品等。针对各种退药原因,采取措施,减少退药率。  相似文献   

12.
郑清芬  赵德运  王添洁  王建军 《中国药房》2008,19(13):1026-1027
目的: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11月门诊西药房患者的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配处方135000张,其中退药处方1850张(占总处方数的1.37%),主要退药原因有治疗变更、用药过多或重复用药、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等。结论:可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提高药师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制定奖惩制度、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等降低退药率。  相似文献   

13.
郑立群 《海峡药学》2012,24(2):278-279
目的 探讨门诊退药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份门诊所有处方,统计退药退药原因及构成比,探讨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1年间我院调配门诊处方28930张,退药处方240张,占总处方量的0.83% (240/28930),其退药原因构成比:不良反应150例(62.50%);医务人员处方不当32例(13.33%)、处方错误28例(11.67%)、大处方超量处方22例(9.17%)、缺乏与患者充分沟通20例(8.33%);患者因素88例(36.67%).结论 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门诊退药的发生,医生要规范自己行为,合理处方,药房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药学优势,严格审核,正确发放药品,医院加强重视退药管理以减少退药事件.  相似文献   

14.
云璐  刘雪丽  杨海  朱键堂  周学锋 《中国药房》2012,(29):2777-277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门诊药房审核登记的928张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以患者因素最常见,由其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779张(83.9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139张(14.97%);由收费员(财务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6张(0.65%);由药品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4张(0.43%)。建议从完善医院退药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财务人员药学知识培训、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等方面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7年5月门诊中、西药房退药处方,共计1068张,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收费有误或药房药品库存不足、患者住院、患者拒绝服用或配伍禁忌以及用药过敏、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加强门诊医疗质量,深入开展好临床药学工作,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等可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刘悦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47-848,856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原因,减少门诊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门诊药房2010年1月—2010年6月的退药处方218张,按退药率、退药原因、退药剂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注射剂退药多,退药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结论:通过分析退药原因和退药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门诊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处方退药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奇  陈玉华 《海峡药学》2005,17(6):177-178
收集2004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退药处方共计126张,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过敏反应、处方不规范或配伍禁忌,患者依从性差和药房管理不当等。  相似文献   

18.
包箐箐  胡思一 《海峡药学》2010,22(7):276-278
收集我院门诊中药房200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共532张退药处方。按中草药处方、中成药处方及其退药原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门诊中药房患者退药原因。退药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医师因素、患者因素等。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地开展药学服务.以减少药房退药率。  相似文献   

19.
贾萍  卿轶 《中国药业》2011,20(5):51-52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原因,以尽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法收集门诊退药处方560张,按不同原因分类分析。结果 1年内共调配门诊处方261100张,其中退药处方560张,占总处方量的0.21%;退药原因包括不良反应、服药禁忌、重复开药、调整治疗方案、处方超量等。结论有关科室及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和审方质量,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降低门诊退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情况和原因。方法:根据门诊处方退药152例中所涉及的药物名称、种类、剂型及医师填写的《退药申请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处方中药品种类主要是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及心、脑血管用药等,剂型以注射剂和口服制剂为主。退药的主要原因是出现药品不良反应退药占总数的61.18%,其次是由于不合理用药、病情发展或改变等因素造成的。结论: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监督,加强抗菌药物ADR的监测,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