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病条辨》是阐述温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温病是感受温热病毒所致,其病变过程是以伤阴为主。该书虽附有《杂说》、《解产难》、《解儿难》等篇,亦多涉及阴血不足。故其论治之要“始终以救阴精为主”。《意园谈医书笔记》亦认为此书的治疗“重在清润以救阴液”。水和血均属人体阴液的  相似文献   

2.
王国义 《河南中医》2011,31(3):229-230
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证治体系,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大法.上焦温病治以辛凉宣透,甘寒生津;中焦温病治以甘寒泄热生津,通下存阴扶正;下焦温病治以育阴填精,重镇潜阳.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化。在治疗上,三焦用药有别,上焦气分病者多用辛药,中焦寒热里坚者皆用苦下,下焦血分阴伤者咸寒填精等,同时又根据卫气营血部位不同,精准用药。总之,寒者治以苦温,热者治以甘寒。《温病条辨》中深刻揭示了燥病的传变、用药规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燥病诊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长秦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83-1883
久痢多虚,《条辨》以扶正培本为基本治疗原则。但久痢虚在何处,一般以脾肾阳虚所论较多。  相似文献   

5.
李长秦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83-1883
久痢多虚 ,《条辨》以扶正培本为基本治疗原则。但久痢虚在何处 ,一般以脾肾阳虚所论较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治久痢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指出其特点有三 :1 .久痢扶正不忘驱邪 ;2 .久痢治疗因人而制宜 ;3 .久痢用药精选巧配。  相似文献   

7.
麻晓慧 《陕西中医》2003,24(1):83-83
《温病条辨》中焦篇与下焦篇共有治痢方 2 8首 ,其所用之法基本是继承了历代医家的经验 ,如解表、清里、温中、利湿、固涩、调气、和血等 ,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治法。其所用之方的直接来源主要源于《临证指南医案》的病案方 ,也有直接运用仲景等其他医家之方及自创方。正如叶天±所言“治痢大法 ,不过通塞二义”。该 2 8首治痢方可分为祛邪与补益固涩两大类 ,下面分别论述之。1 祛邪为主之方 1 3首 有四苓合芩芍汤、活人败毒散、加减芩芍汤、泻心汤、滑石藿香汤、五苓散加寒水石方、加减小柴胡汤、加味白头翁汤、茵陈白芷汤、断下渗湿汤、…  相似文献   

8.
景月华 《河南中医》2007,27(3):76-78
《温病条辨》系清代吴瑭(鞠通)所著。吴瑭师承叶桂,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结合个人经验,著成此书。《温病条辨》中焦篇与下焦篇共有治痢方29首,其所用之法,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祛邪与补益固涩两大类,正如叶天士所言:“治痢之法,不过通塞二义。”若再进一步分析,这29首方除治疗八法中吐法未涉及外,其余诸法均有涉及。现分别详论之。1诸法解析1.1汗法活人败毒散。中焦篇88条:“暑湿风寒杂感,寒热迭作,表证正盛,里证复急,腹不和而滞下者,活人败毒散主之”。(羌活独活茯苓川芎枳壳柴胡人参前胡桔梗以上各一两甘草五钱)此方用于内伤水谷之酿湿,外受时…  相似文献   

9.
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一书,在理论上考据<内经>,勤求古训,远循仲景之法,推崇天士之论,对温病证治造诣颇深,不少精辟见解多为后世温病学家所引用,在历代温病理论书籍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关于<条辨>在继承和发展叶学方面的成就,已有不少文章论述,笔者不揣浅陋,仅就<条辨>在羽翼伤寒方面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下利”包括泄泻与痢疾两个病证。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泻出如水;痢疾,古称“滞下”,以腹痛、里急后重、下赤白脓血便为特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论下利证治之条文有30余条,对其病因病理颇具发挥,辨证论治甚为祥备,处方用药有法可循、有案可据、极尽变化,于临床颇具指导意义。兹就书中对下利证治所论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水,是机体津液中的主体,而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血,乃流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作为中医学理论渊薮的《内经》,奠定了水血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影响着历代水血相关的研究.兹探讨于后.水血源水谷倚行功类同津液是由肠胃中的水谷精微,经脾的运化而成。《素问·经咏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血,亦  相似文献   

12.
何谓血室,历代医家各有己见.有谓冲脉者,如王冰曰:"冲为血海."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据此论述:"血室,荣血停止之所,经脉集会之处,即冲脉,所谓血海是也."有以肝脏立论的,因仲景在热入血室的相关条文中有论及"胸胁下满",治疗可针刺期门穴或用小柴胡汤,这些均与肝胆有关,据此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曰:"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而更多学者认为血室即子宫,如张介宾<景岳全书>指出:"子户即子宫也,俗名子肠,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曰血室."  相似文献   

13.
从《温病条辨》看温病特殊证治中的先后缓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临床治疗不仅要遵循卫气营血和三焦不同阶段的治疗大法,而且须讲究先后缓急策略,尤其是遇到多脏同病、虚实夹杂等复杂而特殊的证候时,更须如此.否则,若前后颠倒,缓急失当,则动手便错,后果堪忧.  相似文献   

14.
一、湿温治疗“三禁”湿温治疗“三禁”是《温病条辨》上焦篇43条所提出的。即“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首先,要明确这里提出的“禁汗、下、润”并不是指治疗湿温病全过程所必遵法则,不然就违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也与吴鞠通提出这“三禁”的本来意图相悖。试分析如下: 1.禁汗当指辛温发汗吴鞠通在提出本条的自辨申说:“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可见”以为伤寒而汗之”就是指用麻,桂辛温取汗。若用此法,治湿温有表证者,犹如抱薪救火,  相似文献   

15.
神昏是温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根据感邪性质不同和病情的轻重,可有神昏谚语、神志昏蒙、昏愦不语、神志如狂等不同表现。关于神昏的病机及其治疗,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从上、中、下三焦对神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使其理论更加系统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创新,提出了很多独到、新颖的见解。笔者就从病机、治疗两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1 关于神昏的病机 汉代张仲景认为神昏的病机是阳明腑实热结,主张用苦寒攻下的承气场治疗。这之后很多年,这种观点一直占着主导地位。至清代叶天士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至热邪逆传膻中,神昏目瞑,……其势危急”。从而突破了以往神  相似文献   

16.
<温病条辨>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之代表著作,其蕴含着"识证施治"的独特思想.本文从一实际病例出发,阐明"识证施治"的独特思想是强调证的客观性,以证为中心,充分发挥医者的积极性去认识证,在准确认识证的基础上,按照方证相应的原则施以相应的方药治疗,达到"效如桴鼓"的治疗效果.笔者认为"识证施治"是中医几千年来传承的临床思维,继承和发扬吴鞠通"识证施治"的思想,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化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是培养中医高级人才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必然途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瘀水证治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晋生 《四川中医》2004,22(8):24-25
瘀水互患和瘀水同源之理论源于《内经》,而瘀水同治之系列方药则见于《金匮要略》。本文总结归纳了仲景治疗瘀水证方药特点,即:化瘀与利水并举,并根据瘀水轻重不同治有所重,主次分明。或使瘀水从二窍而行,或使瘀水从前窍而出,或据邪正盛衰,伍以扶正之品,使瘀水除而正气不伤,或据病之轻重缓急,究因治本,分别以汤药荡涤及峻药缓用。  相似文献   

18.
雷云霞  刘新 《中医药学刊》2002,20(4):470-470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呈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即治上然,祛邪为主,预护基虚;治中焦,扶正与祛邪并重;治下焦,以扶正为主,兼顾余邪。  相似文献   

19.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历代医家立论繁多,后人临证常难得要领,治难得效.后至张景岳提纲挈领地把咳嗽分成外感、内伤立论,将咳嗽的辨治由博返约,对后世影响颇大.清代,随着温热学派的兴起,咳嗽的辨治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其中独具特色,对后人启迪尤深,至今临床运用广泛的,当属于吴塘的《温病条辨》.吴塘将其独创的"三焦辨证"理论贯穿于咳嗽的辨治过程.在上焦,关键在于肺,肺为娇脏,最易受风热火寒暑(湿)燥邪的侵扰;在中焦,关键在于脾胃,脾乃生痰之源,胃喜润而恶燥,而脾气和胃阴是温热病最易耗伤的,故痰(湿)、燥、虚是本阶段重要的病理基础;在下焦,关键在于肝肾,肝之疏泄可影响中焦之脾水湿不运,肾不主水则饮不能化,而肝肾之阴被灼,阴虚而肺燥,均能引起咳嗽,吴塘的学术思想不仅体现了《内经》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还注重证候及症状的鉴别诊断,并且创制了许多至今仍广泛使用的方药,为后世治疗咳嗽梳理了比较清晰的思路.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运用体会试予分析总结,以求温故而知新.  相似文献   

20.
血证为临床常见病。清代名医吴鞠通禀承《内经》、《金匮》之旨,在《温病条辨》卷四之〈杂说·治血论〉篇加以讨论及阐发。其文理法简明,准古酌今;其论在吴氏医案中亦有例证。笔者将其归纳为治血四要,愿与同道探讨之。一、血病治气吴氏不是见血治血,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