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世财  迟毅 《甘肃医药》2013,(4):251-252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金昌市126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以11~12月为多;<15岁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93.65%,其中,5~9岁组占61.9%;男女性别比为1.86∶1;126例病例中,腮腺肿大126例(100%);发热80例(63.49%);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80例(63.49%);扁桃体肿大119例(94.44%);睾丸炎6例(4.76%);平均病程6天。结论:金昌市5~9岁年龄组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对此年龄组儿童进行麻腮风三联疫苗(MMR)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近十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动态分析近十年来我院266例流行性腮腺炎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近几年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已不明显,流行强度明显下降,患病人数明显减少,但患病年龄明显上升,平均患病年龄已达19.0±13.40岁;成人相对明显增多,所占比例为63.04%;未成年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差别不大,成年患者男性则明显多于女性;并发症发生率成人患者明显高于未成年患者,成年男性明高高于成年女性。结论近几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的一些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公惠  朱启容 《上海医学》1996,19(12):704-705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分析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张公惠,朱启,曾玫,段恕诚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仍是儿童时期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对近十二年来在我院传染病门诊及住院病例作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临床流行病学的特征。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从19...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腮腺炎52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09-109,113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对症治疗及并发症、后遗症处理。方法用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综合治疗控制病毒、细菌感染,并针对并发症辅之以降颅压、营养脑细胞、营养心肌、保护肝肾功能等治疗。结果本组51例,除1例因并发脊髓炎死亡,其余全部治愈,未发现有后遗症。结论加强腮腺炎疫苗的接种,预防儿童发病。一旦发病应对症处理并积极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840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5年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840例流腮患儿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发病季节:以全年散发,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为46.5%。②发病年龄:3-15岁,以学龄儿童发病率高,大龄儿童发病率逐年上升。③发病情况:农村多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以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高。④临床特点:轻型病例多,但部分并发症多,症状重,恢复时间较长,两种以上并发症增多,但预后较好。结论:流腮仍是小儿呼吸道主要传染病之一,患病有逐年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安康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安康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为今后有效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康市2004-2005年疫情网络上报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作疫情分析。结果:2005年发病率较2004年明显提高,X2=193.83 P<0.01,发病时间集中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学生为主,年龄集中在3-15岁,占87.44%,男女比例为1:0.6。结论:发病率较高主要与人群免疫力水平低有关,而注射腮腺炎疫苗为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社会进步和疾病预防控制快速发展的今天,应将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预防纳入计划免疫范围。  相似文献   

7.
蒋明昕 《当代医学》2013,(26):159-160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并针对性地实施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对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统计资料进行逻辑检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10岁患儿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构成比为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9.75%;其次是1~5岁,构成比为31.22%。随着年龄的增大,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构成比为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小儿内科在流行性腮腺炎的科室分布中构成比为比例最高,构成比为86.81%,其次是发热门诊,表明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在儿童。结论加强儿童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重点是流动儿童,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发生疫情及时采取综合措施,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揭阳市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分析揭阳市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结果 2004年全市共报告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59例,发病率为4.47/10万.5~7月为发病高峰,10岁以下的儿童是发病的集中年龄.结论 该市的流行性腮腺炎在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防范于未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行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腮腺炎住院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6月收治的283例流行性腮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3例患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月和5月,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6。30岁多见,沈阳周边地区及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到城市务工者)发病率高,大部分患者无疫苗接种史。成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有所增多,成人患者腮腺症状相对较轻,并发症多见。结论采取以预防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可以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和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男78例(78.0%);86%的患者年龄多在5~18岁;发病时间主要以春夏两季为主;临床症状主要以腮腺肿痛、发热为主要特征,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其中腮腺肿大99例,占99.0%。脑膜脑炎症状者18例,占18.0%;16例患者出现睾丸炎;14例患者出现胰腺炎。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年龄多为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多以春夏两季为主;并发症多。因此,应该加强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疫苗接种,降低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160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辖区网络直报的流腮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地区2004年发病率为25.24/10万,2005年发病率为37.17/10万,2006年发病率为38.07/10万,2007年发病率为48.22/10万.160例流腮患者中本市人口97人(61%),流动人口63人(39%),其中< 6岁的36人(23%),6岁~12岁95人(59%),≥12岁29人(18%),有流腮疫苗接种史的占58%. 结论:对发病率高的儿童青少年制定更为合理的接种程序,维持其体内一定的抗体滴度,可降低流腮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张洛铭 《中外医疗》2013,32(16):131-131,133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该市流行性腮腺炎1224例,采用SPSS18.0、Excel2007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224例患者中,男820例,占67.0%,女404例,占33.0%,年龄0~5岁,112例,占9.2%,5~8岁,987例,占80.6%,8~9岁35例,占2.9%,9~10岁75例,占6.1%,10岁以上5例,占0.8%。发病年龄以5~8岁为主,其次是0~5岁和9~10岁,1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发病时间:1~3月123例,占10.0%,4~7月857例,占70.0%,8~10月75例,占6.1%,11~12月169例,占13.8%,4~7月是该病的发生高峰。结论本身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年龄以5~8岁为主,其次是0~5岁和9~10岁,1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3.
文海蓉  廖征  彭时辉  张艳霞 《医学动物防制》2012,(10):1098-1099,1103
目的了解南昌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南昌市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共报告2 395例,,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4~8、10~12月份;5~8岁发病最多,共1 155例,占全年报告例数的48.23%。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有周期性上升趋势,学生、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应为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徐中平 《医学动物防制》2010,(12):1157-1157,1159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发生、传播的机理,掌握其流行特征,制定控制对策。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此次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流行于8~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病例集中于9月18-23日之间;绝大部分病例都有发热、头痛、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吞咽困难;实验室腮腺炎IgM抗体测定;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Mumps IgM ELISA流行性腮腺炎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抗体阳性(率)100.00%。结论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腮腺炎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丹  杨雪  吴昊  李威 《北京医学》2013,35(9):774-776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及各种并发症转归.方法 选择1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收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化验检查等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结果 1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男122例(76.3%),女48例(30.0%);发病年龄1~40岁,1~12岁105例(65.6%),13~40岁55例(34.4%).合并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包括多重并发)患者106例(66.3%),住院平均天数6.8 d.1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均有发热及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头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3.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3~7 d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心肌炎最常见.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早期易与其他多种疾病混淆,应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金昌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金昌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累积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65例,年均发病率78.65/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5、12月为多;<15岁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89.86%,其中,5~9岁组占51.23%;男女性别比为2.15∶1.结论:5~9岁年龄组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对此年龄组儿童进行麻腮风三联疫苗(MMR)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为今后有效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7~2009年疫情网络上报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作疫情分析。结果:2007~2009年发病率逐年下降,发病时间集中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为主,年龄集中在3~15岁,男女比例为1:0.7.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含腮腺炎病毒成分的疫苗:防控关键在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昌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南昌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共报告病例3309例,,以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1月和3—6月;发病年龄以3—10岁较多,共2123例,占全年病例数的64.16%;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95:1。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有周期性上升趋势,小学生、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应为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那坡县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疫情数据,掌握出现高发年份时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为基数,疫情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那坡县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为686例,报告发病率为328.54/10万,比去年报告发病率(102.49/10万)上升220.59%。1—15岁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86.44%,发病人群以中小学生及幼托儿童为主,占82.65%,发病在夏季达到高峰。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工作,特别强调要提高15岁以下儿童流腮免疫疫苗接种的覆盖率,以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2008年2月4日-26日,武警某部新训大队16名新兵出现发热、腮部肿痛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23岁。2月4日出现首例患者,2月8日-10日为发病高峰。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16例患者属同排,其中10例患者同住一院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