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收集整理 1992~ 1997年误诊的分泌性中耳炎 13例 (2 0耳 )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误诊病例 13例 (2 0耳 ) ,其中单侧 6例 (左侧 4例 ,右侧 2例 ) ,双侧 7例 ;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10~ 6 6岁 ;病程 1周~ 1 5年。误诊为颈椎病及药物中毒性聋各 1例 (共 4耳 ) ;神经性耳鸣 2例 (4耳 ) ;突发性聋 4例(5耳 ) ;感音神经性聋 5例 (7耳 )。所有病例确诊前均曾一次或多次就诊 ,除2例未行听力检查外 ,其余病例听力检查均为感音神经性聋。确诊时 ,经详细询问病史 ,9例于病前或病初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其中 1例病前曾有肌注庆大霉素史 ,另…  相似文献   

2.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或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致使听力不同程度的减退,称耳聋;耳聋按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传音性聋、感音神经性聋;螺旋器发生病变引起的聋称感音性聋,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聋称神经性聋,两者合称为感觉一神经性聋,由于临床上简单的测听法不易将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感音神经性聋为一常见病,是指蜗性耳聋.为了观察老年人蜗性聋的变化规律,以期提高耳蜗性耳聋的诊断正确率.笔者对65名130耳老年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了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类患儿病因较为复杂,40例中有高热病史者8例,头颅外伤史者7例,流行性腮腺炎后10例,流行性脑膜炎后2例,化脓性中耳炎后2例,11例无明显诱因或致聋病史。40例中有23例作过治疗,其中12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儿童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治疗;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及镫骨肌反射试验对诊断小年龄组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有较好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病是指出生时即已存在的耳聋。它包括遗传性聋和非遗传性聋。可发生于一侧 ,或双侧同时受累 ;耳聋程度轻重不等。遗传性聋 :由来自亲代的致聋基因 ,或新发生的突变致聋基因所导致的耳部发育异常 ,或代谢障碍 ,以致出现听功能不良。遗传性聋既有因外耳、中耳发育畸形引起的传导性聋 (前面已介绍 ) ,亦有因内耳发育不全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聋。其中感音神经性聋在遗传性耳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据统计 ,在儿童的感音神经性聋中 ,约 5 0 %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在欧美国家 ,儿童的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病率约为 1∶2 0 0 0~ 1∶6 0 0 0 ,在成人…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聋5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是原因不明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 [1 ] ,其治疗方法较多 ,但疗效相差不大 [2 ] 。我们对 1987~ 2 0 0 1年以突发性聋入院的 5 9例 (72耳 )患者进行常规血管扩张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9例 (72耳 ) ,单耳突聋 46例 ,双耳突聋 13例 ;男 40例 ,女 19例 ;年龄 9~ 70岁 ;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 4h,最长 5年 ;治疗时间近 1周的 8例 ,近 2周的 19例 ,近 3周的 13例 ,近 4周的 14例 ,2个月左右的 5例。 72耳电测听均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1.2 治疗方法 静滴、肌注及口服血管扩张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耳腔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共54例(63耳),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54例中有10例曾行高压氧治疗。所有病例均排除外耳、中耳疾病和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依据有无听力下降将病例分为两组。第一组17例(24耳)耳鸣而无耳聋,语言频率纯音听阔在20dB以内;第二组37例(39耳),患者伴有感音神经性聋,语言平均听阔(500Hz、1000Hz、2000Hz)25dBHL,临床诊断包括Meniere's病、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及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耳聋。按程度分重度:第一组7例(10耳),第二组13例(13耳);中度:第一组8例(12耳),  相似文献   

8.
柏亚玲  娄皓  马春燕  董燕 《医学争鸣》2005,26(21):2005-2005
1 临床资料 2000-12/2005-01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深度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62(男37,女25)例,年龄1.2~21.0岁;语前聋60例,语后聋2例;先天性27例(其中用药17例,患腮腺炎2 例,原因不明25例),术前常规行颞骨薄层CT,部分患者行MRI扫描;术中面神经监测,所有患者经听力学评估均行右侧人工耳蜗植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分子病因学角度分析一具有母系遗传特性的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耳聋原因.方法 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线粒体基因全序列及缝隙连接蛋白26编码基因(GJB2)全序列分析.结果 接受检测的该家系先证者(Ⅲ-5)及另一母系成员(Ⅲ-1)均携带线粒体DNA 12SrRNA C1494T突变;先证者聋前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史,表现为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携带线粒体DNA12SrRNA C1494T突变的另一母系成员(Ⅲ-1)聋前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史,表现为双侧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GJB2基因检测未发现致病突变.结论 线粒体DNA 12SrRNA C1494T突变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的原因之一,该突变致聋程度的不一致性可能与个体遗传背景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在极重度感音性耳聋患者中的突变类型及几率。方法选取51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极重度感音性耳聋患者,语前聋39例,语后聋12例,采取外周血,应用基因诊断方法进行GJB2、SLC26A4和12srRNA 1555G、C1494T位点突变检测。结果 51例极重度感音性耳聋患儿中检测到13例致聋基因突变,突变率25.49%。GJB2基因突变7例,突变率13.73%(7/51),其中1例同时合并SLC26A4基因突变;SLC26A4基因突5例变,突变率9.80%(5/51);12srRNA 1555G和12srRNA C1494T基因突变各1例,突变率1.96%(1/51)。结论极重度感音性耳聋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是GJB2与SLC26A4基因突变;极重度感音性耳聋患者常见聋病易感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较高,可常规进行耳聋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1.
四逆散加味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 ,笔者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 4 0例 ,并与常规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 1988年日本突聋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即耳聋突发 ,感音神经性聋 ,病因不明 ,可伴耳鸣、恶心、呕吐 ,但无反复发作 ;无其它颅神经症状 ;初诊时纯音听阈平均值 (PTA) >30dB。随机分为四逆散加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组 4 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17~ 6 8岁 ,平均4 6 5岁 ;病程 3~ 6 6天 ,平均 4 0天 ;PTA为 6 6 0±19 4dB。对照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1…  相似文献   

12.
刺络出血配拔罐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突发性耳聋(下称突聋),是一病因比较复杂突然发生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目前多认为本病与内耳供血不足有关。笔者1995年以来采用刺络出血配以拔罐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伍红良  黄鑫  谢玉蓉 《广西医学》2012,34(8):1017-1018
目的 探讨畸变耳声发射(DPOAE)在伪聋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DPOAE分别对伪聋组(20耳)、正常对照组(30耳)及感音神经性聋组(28耳)进行检测.结果 伪聋组、正常对照组、感音神经性耳聋组DPOAE平均检出率分别为96.2%、96.6%、19.6%,3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伪聋组检出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感音神经性耳聋组(P<0.05),伪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OAE可作为识别伪聋的客观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学活体耳损伤鉴定.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聋11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性聋 ,于 72h之内听力损失达到顶峰 ,耳聋程度常较重。从 1998年~ 2 0 0 0年 ,我科应用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突聋患者114例 ,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4例患者中 ,男 5 2例 ,女 6 2例 ;年龄 12~ 74岁。单耳突聋 112例 ,双耳突聋 2例。听力以语频 5 0 0Hz、10 0 0Hz、2 0 0 0Hz 3个频率平均听力损失计算 ,轻度聋 (10~ 30dB) 0例 ;中度聋 (31~6 0dB) 15例 ;重度聋 (6 1~ 90dB) 6 7例 ;极重度聋 (>90dB) 32例。对照组 78例患者中 ,男 4 3例 ,女 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12岁以下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耳聋基因突变情况、临床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以新疆确诊的90例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耳聋患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GJB2基因5个位点的多态性;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极重度组检出6例GJB2基因突变频率(11.53%)明显高于重度组(2.63%),且其发病年龄也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前庭导水管畸形为主要内耳畸变类型,且极重度组前庭导水管畸形发生率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GJB2基因突变率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和人种水平。极重度耳聋组患儿GJB2基因突变率和前庭导水管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重度组儿童,且发病年龄更小。  相似文献   

16.
一遗传性听神经病家系的听力学表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听神经病家系的听力学特征.方法:对23名家系成员(直系亲属21人,配偶2人)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系统的听力学检测,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s)及诱发性耳声发射(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EOAEs).对其中2名患者进行纯音听力随访.结果:7名家系成员符合听神经病诊断.其中6人于9岁前发病,1~2年内快速发展为重度聋;纯音测听为双耳对称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高频下降型曲线;镫骨肌反射及ABR引不出,而CMs、EOAEs正常或基本正常.1例无听力障碍主诉,言语识别率正常;纯音测听显示双耳对称的轻度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镫骨肌反射及ABR引出,EOAEs及CMs正常.2例患者纯音测听随访显示听力损失进行性加重.所有患者无耳聋外表现.结论:该听神经病家系的听力学表型特征是:非综合征型、双侧对称性、高频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可表现为早年发病并快速进展的重度~极重度耳聋,或成年后发病并缓慢进展的轻度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分析2004年5月2005年5月门诊和住院的69例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资料,女性多发,高发年龄在30岁-39岁,通过患者耳胀满感、自听增强、耳聋及听觉过敏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标准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明确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并与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及听觉神经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飞行人员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经验。方法整理、分析1967年1月-2013年10月,空军总医院104例飞行人员感音神经性耳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航空医学鉴定情况。结果1)双耳感音神经性聋54例,左耳感音神经性聋22例,右耳感音神经性聋28例。2)104例飞行人员中有40例停飞,6例飞行暂不合格,58例飞行合格。3)停飞者的平均年龄(36.08±6.22)岁,飞行暂不合格者平均年龄(35.50±5.96)岁,飞行合格者平均年龄(35.79±8.07)岁;停飞者、飞行暂不合格者及飞行合格者的平均飞行时间分别为(1650.72±1026.99)h,(2016.67±936.84)h和(1810.43±1230.92)h,年龄和飞行时间在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纯音测听以500Hz、1000Hz、2000Hz和3000Hz平均气导听阈进行统计,飞行合格者、因双耳听力损失停飞者和单纯左耳或单纯右耳听力下降而停飞者平均气导听阈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因感音神经性耳聋停飞者与飞行合格者之间,年龄、飞行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平均气导听阈因感音神经性耳聋停飞者明显大于飞行合格者,说明现行飞行人员听力学体格检查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蓉  刘冰 《四川医学》2007,28(11):1295-1296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特征,听力学表现,治疗与预后。方法分析29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单侧极重度耳聋和全聋多见,早期不易发现,预后较差。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应重在预防,对腮腺炎患儿应遵循“三早”原则即早听力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由各种原因引起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者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往常规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及改善代谢剂等 ,但疗效都不理想。我院自引起高压氧舱后 ,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两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介绍。  例一 :男性 5 6岁 ,农民。 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听力下降 ,右耳著 ,且逐渐加重 ,95年在当地医院就诊 ,电测听力检查 ,双耳听力下降 ,右 90dB(A) ,左 70dB(A) ,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给予烟酸口服 ,低右加肝素点滴及能量合剂等 ,治疗 2 0天 ,不见好转 ,自动放弃治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