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壁报交流     
脊柱结核常见误诊误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常见误诊误治原因,总结诊疗经验。方法:收集脊柱结核患者249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误诊误治共计183例次,约占70%。结论:脊柱结核发病初期误诊误治以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扭伤为主;影像学有“骨结构破坏”时误诊以骨折、骨肿瘤为多;  相似文献   

2.
被误诊及误治的儿童脊柱结核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误诊及误治的儿童脊柱结核的治疗探讨官众薛茂堂王登文我们对1975年以来的37例被误诊、误治的儿童脊柱结核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7例小儿脊柱结核中,男28例,女9例。1~4岁14例;5~9岁12例;10~14岁11例。颈椎2例,胸椎...  相似文献   

3.
脊柱源性腹痛误诊误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了分析脊柱源性腹痛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 报道7例由于脊柱病变、外伤引起脊柱源性腹痛的误诊和误治。结果 2例下胸段椎体结核误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1例脊髓肿瘤误诊为慢性阑尾炎,4例腰骶椎骨折误诊为腹腔内实质脏器破裂出血。结论 医生对脊柱源性腹痛临床特点认识不足,影像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是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性脊柱结核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包括骨关节结核呈上升趋势,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临床上多数脊柱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包括骨关节结核呈上升趋势,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临床上多数脊柱结核的诊断一般不困难,患者有结核中毒症状,出现邻近椎体和椎间盘的破坏,使椎体塌陷,形成后凸畸形,并出现椎旁脓肿,脊髓压迫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脊柱结核不具备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这类脊柱结核统称为非典型性脊柱结核(atypicalspinaltuberculosis),诊断较为困难,易出现误诊和误治,因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1非典型性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成人脊柱结核的患者中资料者完整200例,其中19例为非典型性脊柱结核,椎间盘型2例,椎体型4例,椎弓型4例,全椎骨型2例,跳跃型4例,多发性骨结核型3例。回顾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非典型性脊柱结核主要的影像学特征为:①椎体骨赘形成,主要见于椎间盘型及椎体型;②椎体前柱破坏,见于椎体型;③椎体终板虫蚀样破坏,见于椎间盘型和椎体型;④椎旁软组织影中脓液成分,见于各型;⑤连续单侧骨破坏,见于椎弓型;⑥影像学破坏重,面全身症状轻,即影像学表现与症状不对称,见于多发性骨结核型和跳跃型,根据上述影像学特征可以与脊柱转移癌相鉴别。结论:了解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结核早期尤其是以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而又有踝关节扭伤史的患者 ,易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收集 1987年~1998年经手术、病理及晚期 X线片证实为踝关节结核 2 7例。就其早期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3~ 70岁 ,平均年龄 3 1岁。门诊诊断至入院诊断时间 3~12月 ,平均 6.5月。误诊时间及误诊疾病例数见表 。表   2 4例踝关节结核不同时期诊断情况门诊诊断入院诊断最后诊断结       核 0 14 2 7慢性滑膜炎 65 0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84 0软 组 织 扭 伤 14 3…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诊治不当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诊治不当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本院收治的125例脊柱结核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并对其诊治不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延误和误诊7例(占5.6%),规范抗痨治疗85例中结核复发3例(3.52%);不规范抗疲劳治疗40例中结核复发5例(12.5%)。手术方法不当5例,占手术例数13.1%(5/38),术后护理不当2例,占5.2%(2/38)。结论:脊柱结核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手术及护理方法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应提高认识,及早诊治、加强规范的抗痨治疗方法,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误治后的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例经PKP误治后的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记录术后疼痛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植骨融合情况、ODI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6个月.V...  相似文献   

9.
阴茎结核的诊治(附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阴茎结核临床比较少见,常易误诊误治.我院2001年9月~2004年2月收治3例,现结合文献就其发病情况、病理分型、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女性生殖器结核是妇科较常见的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性,很难与其它疾病相鉴别,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就本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月11年间,收治的15例盆腔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往往需要数周到数月,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不典型者容易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的脊柱结核相混淆而造成误诊。现对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共7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误诊脊柱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椎间盘炎常被误诊为结核或肿瘤,2006年10月,我科收治1例成人原发性椎间盘炎患者被误诊为脊柱结核,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3例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资料。结果不典型脊柱结核具有某些结核的共有特征.X线片、CT、MRI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探查、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结论导致误诊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结核的认识不足及缺乏整体的观点,对有伴随症状的椎体破坏.应将脊柱结核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探讨脊柱结核特点。脊柱结核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诊断方法种类繁多。最新提出免疫与结核诊断密切相关,将成为脊柱结核今后研究的焦点,也是未来检测的发展方向。另外,还需熟悉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以免误诊为其他脊柱疾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发生人数仍居高不下,肺外结核如腹部结核因其发病率低、表现形式复杂、结核相关症状不典型,极易导致误诊甚至误治。我科自1993年4月至1997年7月共收治8例腹部结核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误诊为脊柱结核的原因,以期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我院收治的210例椎体结核中11例经术后证实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均被误诊,均行抗结核及手术治疗,术后半年内死亡4例,随诊7例良好。结论 椎体结核在骨结核病中发病率较高,现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具有越来越不典型表现,应提高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肿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通过对8例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及提出正确的诊治方法.结果 8例误诊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5例,腹痛4例,腹部包块3例,黄疸2例,盗汗3例,体重下降5例.影像学提示胰腺肿瘤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胰腺肿瘤,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5例快速切片病理证实为胰腺结核,终止手术.另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结核.全部病例术后均接受抗结核治疗.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发热、腹痛、影像学检查胰腺有局限性性病灶的患者,应考虑胰腺结核的诊断.应进一步行B型超声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从而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8.
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6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脊柱结核患者151例,6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6例,女33例;年龄60~83岁,平均68.3岁。62例(171例次)合并有其他疾病。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统计误诊、误治的发生情况。在治疗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进行对比分析,对伴有脊髓神经损害患者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核临床治愈判定采用脊柱结核治愈标准。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VAS评分平均为(8.2±1.4)分,严重疼痛者(VAS评分7分以上)42例(60.9%)。72.5%的患者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68.1%的患者有脊髓神经损害表现,43.5%的患者无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腰椎结核发病率最高(78.3%,54/69),双椎体结核最常见(59.4%,41/69)。均有轻、中度的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为20.4°±4.3°。误诊率为30.4%(21/69),误治率为13.0%(9/69)。获得平均27个月随访,结核临床治愈67例,2例窦道形成,迁延未愈。融合节段(4.1±0.6)个,骨融合时间(5.9±1.7)个月。术后后凸畸形矫正9.5°±3.6°,末次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7.2°±2.3°。5例伴有脊髓神经损害者术后Frankel分级至少提高了1级。术后肺部感染5例(其中死亡1例),心功能不全5例,脑梗死2例,内固定松动2例,窦道形成5例,药物性肝损害5例,药物性皮疹6例,术后神经功能损害加重1例。结论 老年脊柱结核患者起病隐匿,多合并其他疾病,易导致误诊、误治。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及微创的原则,术中固定节段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9.
单纯性滑囊结核在临床上很少见,相关文献报道甚少,故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误治。我院自1990年2月~2001年1月,共收治10例单纯性滑囊结核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20.
脊柱结核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分析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对1995年9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31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再次手术病例,分组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对因结核复发或迁延不愈再次手术者的相关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次手术者中因结核复发或迁延不愈者38例,因第一次手术误诊者2例,因术后发生脊柱后凸畸形者5例,因术后发生椎管狭窄者2例。统计分析表明,术前患肺或胸膜结核、术前用药时间〈4周及胸腰段(T10-L2)脊柱结核患者复发或迁延不愈发生率较高(P〈0.05);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是否应用内固定间的结核复发或迁延不愈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引起脊柱结核再次手术原因包括术后脊柱结核复发或迁延不愈、误诊、术后椎管狭窄及脊柱后凸畸形等,术前是否患有肺或胸膜结核、术前用药时间及病变部位与结核复发或迁延不愈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