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皮素-1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意义,以及其对宫颈癌发生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标本89例,分为病例组(52例,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37例,慢性宫颈炎组织)。采用半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中ET-1、ETA、ET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含量,并对检测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病例组ET-1、ETA在mRNA表达水平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ET—B在两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宫颈癌病例组ET-1、ETA在蛋白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增高趋势(P〈0.01),而ET—B在两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ET-1的过量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T-1在宫颈癌组织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以ETA受体介导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内皮素-3( EDN-3)基因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患者(观察组)及60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EDN-3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DN-3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7,P<0.001),但这种降低在患者不同年龄、不同肿瘤组织类型和大小、有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EDN-3基因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其相关性只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而与其发展无关,实时定量PCR能特异地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EDN-3 mRNA的表达,能为乳腺癌的筛查与诊断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l(TA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8月一-2013年2月随机选择病理科送检的乳腺标本180例,其中正常乳腺组织8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60例,乳腺癌组织40例,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TAK1表达情况,并对乳腺癌的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乳腺组织细胞排列有序,细胞形态完整;乳腺纤维瘤组织显示大量腺腔或细胞条索;乳腺癌组织显示为癌组织呈条索或岛屿状分布,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TAK1在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6.67%和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K1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和临床分期中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不同年龄、BMI与病理类型中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AK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高阳性表达,并且与病理学转移、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可能是导致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内皮素-1在突出椎间盘与相应神经根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致腰腿痛发病的机制.方法 手术制作猪腰椎间盘突出的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A组)、手术对照组(B组)和椎间盘突出组(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ABC)法检测突出椎间盘和相应神经根组织在不同时间点(3、14、28d)内皮素-1表达,并用Mias-2000自动图像分析系统量化测量结果,对A、B、C组比较.结果 A、B组椎间盘及相应神经根组织中ET-1有弱而少的表达,C组3d、14d、28d组有强的表达,C组与A、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中3d组表达与本组14d、28d组比较灰度值低,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皮素-1参与腰椎间盘突出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后重要的致痛及致损伤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A(ETA)的表达,探讨ET-1及ETA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组织中Er-1及ETA的表达,并与邻近的正常子宫肌组织进行比较。结果ET-1和ETA在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中均有程度不同的表达。其阳性颗粒均定位于细胞浆中,其中ET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以++、+++为主,占73.3%;在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表达以+以下为主,占6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肌瘤组织中,ETA的表达在分泌期强于增生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ET-1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占83.3%,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73.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子宫肌瘤组织及正常子宫肌组织均具有分泌ET-1和ETA的功能。(2)ETA在子宫肌瘤细胞中呈高表达,提示ETA的高表达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3)ET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分泌期高于增生期,提示孕激素可能促进ETA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袁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21-132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胃癌组织和85例癌旁组织中AI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88例胃癌组织中AIB1的阳性表达率为75.0%,85例癌旁组织中AIB1的阳性表达率为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B1的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3例膀胱癌中ET-1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63例膀胱癌中ET-1的阳性表达率为30.16%(19/63),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ET-1的表达随着肿瘤的分级增高而增强,各级各期之间ET-1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膀胱癌中Ki-67的表达阳性率为33.33%(21/63),肿瘤分级愈高Ki-67的表达愈强,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分期间Ki-67的表达差异(P〉0.05)。膀胱癌细胞中ET-1表达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623,P〈0.01)。结论ET-1的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且与Ki-67有明显相关性,提示ET-1的高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或发展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尿水通道蛋白(AQP-1)及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作为实验组,并根据肾积水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积水。另选无泌尿系疾患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实验组术前晨尿、术中肾盂尿和术后第7天晨尿,以及对照组晨尿。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尿液AQP-1及ET-1表达水平,并进行尿AQP-1、ET-1水平的组间比较,及实验组术前、术中、术后尿AQP-1水平的组内比较。结果 轻度肾积水患儿尿AQ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肾积水患儿尿AQP-1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术中尿AQP-1水平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尿AQP-1水平高于术前水平(P?<0.05);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尿ET-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AQP-1及ET-1水平可作为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辅助诊断指标。尿AQP-1水平还可作为肾积水患儿术后恢复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胡佩莉 《浙江医学》2003,25(7):444-44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气道重建与哮喘症状的持续存在、严重程度以及气道高反应性有关。内皮素 (ET)是一种有血管收缩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多肽 ,除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外 ,气道上皮含量最丰富[1]。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ET -1可能与哮喘患者气道的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ET-1水平进行了监测 ,以探讨ET -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哮喘组计30例 ,其中男性14例 ,女性16例 ;年龄38~70岁 ,平均 (52.0±8.5)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皮素-1在不同类型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外因性、内因性FGR患者及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浆ET-1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T-1在FGR及正常妊娠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内因性、外因性FGR患者组血浆ET-1水平(14.7±3.0)pmol/l、(16.5±2.7)p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5±2.3)pmol/l,而内因性、外因性FGR患者血清ET-1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②胎盘绒毛组织合体滋养细胞及胎盘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有ET-1蛋白抗原的表达,外因性FGR组胎盘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内因性FGR组与对照组胎盘ET-1水平比较则无明显差异。③外因性FGR患者血清、胎盘ET-1水平存在正相关(r=0.592,P<0.05),而内因性GR患者血清、胎盘ET-1水平无相关性(r=0.198,P>0.05)。结论不同类型FGR的胎盘ET-1的表达不相同,胎盘ET-1水平在FGR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组织小窝蛋白-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旭  康华峰  王西京  代志军 《医学争鸣》2008,29(20):1885-1887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20例乳腺癌组织小窝蛋白-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小窝蛋白-1阳性表达率在临床分期Ⅰ期(69.05%,29/42),Ⅱ期(66.68%,36/54)明显高于Ⅲ期(37.50%,9/24);无腋淋巴结转移组(73.47%,36/49)高于腋淋巴结转移组(53.52%,38/71);ER( )组(70.69%,41/58)高于ER(-)组(53.23%,33/62);HER-2( )组(47.06%,16/34)低于HER-2(-)组(67.44%,58/86),差异有显著性(P<0.05).PR( )组(64.71%,33/51)高于PR(-)组(59.42%,41/69);组织学分级Ⅰ级(74.29%,26/35),Ⅱ级(56.90%,33/58),Ⅲ级(55.56%,15/27)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窝蛋白-1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转移及HER-2表达负相关,与ER表达正相关,提示其是一个抑癌基因,表达下调可以促进乳腺癌的发展、转移;其生物学功能发挥与ER和HER-2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Gao P  Zhou GY  Zhang QH  Xiang L  Ma C  Yu HP  Yu 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6):381-384
目的 探讨多形上皮黏蛋白 1 (mucin1 )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97例乳腺肿瘤组织中mucin1的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CF 7转染反义寡核苷酸(ASODN)后,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mucin1mRNA,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ucin1表达阳性率,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 mucin1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均为细胞顶膜阳性表达,而在早期乳腺癌 (30例 )、乳腺浸润性癌 (18例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17例)中为整个细胞膜阳性表达。与乳腺原位癌相比,微小浸润癌的mucin1表达强度升高(P=0. 04),而乳腺浸润性癌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之间mucin1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6)。转染ASODN的乳腺癌细胞株,其mucin1mRNA和mucin1蛋白表达率显著下降 (P<0. 05),细胞侵袭实验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 .05),正义组实验细胞无类似改变。结论 乳腺癌细胞mucin1在细胞膜的异常分布及表达升高可促使癌细胞间相互排斥而易于向周围侵袭生长,但该异常表达可能与其淋巴道转移关系不大。针对mucin1mRNA的ASODN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周期期素1(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与乳腺癌临床各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yclinD1在60例乳腺癌、21例非典型增生、10例正常对照组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CyclinD1的表达在乳腺癌组、非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非典型增生组与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组间VEGF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情况无关(P>0.05).CyclinD1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乳腺癌组织VEGF和Cyclind1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289,P<0.05).结论 VEGF和CyclinD1在非典型增生及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VEGF和CyclinD1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张增锋  李德进 《广西医学》2002,24(8):1145-1147
目的:了解乳腺癌中p21^WAF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乳腺癌及其配对癌旁乳腺组织、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21^WAF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ER和PR的关系。结果:p21^WAF1蛋白乳腺癌的表达(41.5%)明显高于癌组织(2.4%)和正常乳腺组织(12.5%)(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54.5%)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32.7%)(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ER和PR无相关(P>0.05)。结论:p21^WAF1蛋白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秋云  施俊义  盛湲 《重庆医学》2011,40(7):646-649,后插3
目的 研究乳腺肿瘤组织中p21激活激酶1(Pak1) mRNA及其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Pak1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胚表达抗原(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35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15例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RASSF1A基因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和15例乳腺良性病变即乳腺增生病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RASSF1A mRNA在乳腺增生病组织中全部表达,在40例乳腺癌组织中有21例表达缺失,缺失率为52.5%;②在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结有转移者RASSF1A mRNA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淋巴结无转移者,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RASSF1A基因表达缺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预后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HIF-1α、VEGF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分型、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探讨HIF-1α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预后及肿瘤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MVD的表达状况,并与临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其中随访10年以上的32例作生存分析研究。结果:HIF-1α在乳腺癌中总阳性表达率为65.8%,其中强表达7例(9.6%),中度表达10例(13.7%),弱表达31例(42.5%),不表达25例(34.2%);73例乳腺癌组织中69例VEGF表达阳性,占94.5%,其中强表达52例(71.2%),中度表达15例(20.5%),弱表达2例(2.7%),不表达4例(5.5%)。73例乳腺癌中每例MVD为4~48个,平均为20.16±16.48。HIF-1α和VEGF在乳腺癌中两者阳性指数呈正相关(P<0.01)。HIF-1α、VEGF均为单独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HIF-1α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预后的单独指标,与VEGF联合检测可提高判断水平;HIF-1α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患者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42例(64.62%)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呈异常表达,不同肿瘤直径大小(≤2 cm、>2 cm)、年龄(<50岁、≥50岁)、病理学分级(G1、G2、G3)、TNM分期(Ⅰ、Ⅱ、Ⅲ期)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 、-)乳腺癌患者β-Caten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30例(46.15%)乳腺癌组织中cyclinD1呈阳性表达,不同病理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PR状态乳腺癌患者cyclinD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yclinD1阳性患者β-Catenin异常表达率较cyclinD1阴性患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进展和转移有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yclinD1基因的表达, 促使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Apaf-1)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分析Apaf-1与BL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BLBC、57例non-BLBC和6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Apaf-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在BLBC及non-BLBC中Apaf-1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3.26%和49.12%,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BLBC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负相关(P0.05)。结论 BLBC组织低表达Apaf-1,Apaf-1可能与BL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FOXO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分别50例、37例、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各组标本的FOXO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FOXO1蛋白在癌性组的染色阳性率为46.0%,而在良性组和癌旁组中阳性率分别为75.0%、70.2%;RT-PCR检测结果显示,癌性组、癌旁组、良性组的FOXO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526±0.011)、(0.885±0.017)、(0.841±0.026),FOXO1蛋白及FOXO1 mRNA在癌性组标本中的表达均较癌旁组及良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及FOXO1 mRNA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态、年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Ki-67无关(P>0.05).结论 FOXO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