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在荔波产两种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中的含量。方法应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水解-阳离子交换分离-茚三酮柱后衍生-外标法定性定量测定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两种铁皮石斛茎中的多糖含量在24.70%~28.99%之间,叶片多糖含量分别为12.94%和14.95%。氨基酸含量上茎分别为41.08mg/g和43.78 mg/g,下茎分别为23.33 mg/g和25.89 mg/g,叶片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92.32mg/g和96.96mg/g。两种铁皮石斛各部位均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K,Ca,Mg,Fe,Cu,Mn,Zn。结论荔波产两种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茎中明显高于叶片,但在上下茎间差别不大;氨基酸在叶片中含量最高,下茎最低,但在相同部位差别不大;除Fe外,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茎。  相似文献   

2.
李龙囡  丁晴  孙鹏飞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2):1702-1707
目的:比较云南、福建、江苏、浙江产铁皮石斛在浸出物、多糖、甘露糖、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上的差异,以期为铁皮石斛的质量标准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热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HPLC法测定甘露糖含量;通过酸水解法提取,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18种氨基酸的含量;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浸出物含量以浙江、福建两省的含量较高;多糖、甘露糖含量分别在22.5%~63.5%和14.1%~49.2%,其中以浙江产含量较高;铁皮石斛中总氨基酸平均含量在24.05 mg·g~(-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6%,不同产地的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以福建漳浦产含量较高;铁皮石斛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元素,不同产地之间以浙江产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主要活性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品质高低受环境的影响,综合来看以浙江产品质为优,其次为福建漳浦。  相似文献   

3.
叠鞘石斛不同品系农艺性状比较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涛  邓丽  林源  李博  杨晓帆  王芳  淳泽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6):2124-2128
目的:通过对叠鞘石斛4个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为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dq-1,dq-2,dq-3,dq-4等不同品系的茎长、茎粗、叶长、叶宽、长宽比、叶面积等进行调查,采收期测定茎的鲜重、干重以及对多糖、总生物碱等品质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4个不同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显著,dq-1,dq-2株型较高,dq-3株型中等,dq-4株型较矮。dq-2单茎最重,为7.81 g;多糖含量最高,为14.33%。dq-3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0.486%。各农艺性状间相关程度高或显著,与多糖、总生物碱等品质性状相关程度低或不相关。结论:不同叠鞘石斛品系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用途加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5种不同石斛的多糖与氨基酸及甘露糖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种石斛部分化学成分的差别。 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样品中多糖含量,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内标法测定样品中甘露糖的含量,通过定量测定,比较5种石斛中总多糖、氨基酸和甘露糖的含量差异。 结果: 5种不同种类的石斛中多糖、氨基酸、甘露糖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多糖含量,细茎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相近,其中铁皮石斛明显高于其余4种石斛,鼓槌石斛明显低于其余的4种石斛;氨基酸含量,马鞭石斛高于其他4种石斛;甘露糖含量,铁皮石斛明显高于其余4种石斛。 结论: 5种不同石斛的总多糖、氨基酸和甘露糖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就所含的相同化学成分总体而言铁皮石斛的质量好于其他4种石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采收时间和不同光照条件下铁皮石斛茎和叶中多糖、还原性糖以及甘露糖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DNS法测定还原性糖含量,PMP柱前衍生化法测定甘露糖含量。结果铁皮石斛茎中多糖含量在单层遮阴网的条件下含量最高,而叶中多糖含量在全光照的条件下含量最高。叶中还原性糖含量远远高于茎中还原性糖含量。茎中甘露糖含量明显高于叶中甘露糖含量,但是叶中单糖组成较茎中丰富。结论不同的采收时间和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的多糖、还原性糖和甘露糖的含量积累有一定影响,适宜的采收时间和光照强度对控制铁皮石斛药材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种石斛部分化学成分的差别。方法:通过定量测定,比较5种石斛种总多糖、氨基酸和甘露糖的含量差异。结果:5种不同种类的石斛的多糖、氨基酸、甘露糖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多糖含量,细茎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相近,其中铁皮石斛明显高于其余4种石斛,鼓槌石斛明显低于其余的4种石斛;氨基酸含量,马鞭石斛高于其它4种石斛;甘露糖含量,铁皮石斛明显高于其余4种石斛。结论:5种不同石斛的总多糖、氨基酸和甘露糖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就所含的相同化学成分总体而言铁皮石斛的质量好于其它四种石斛。  相似文献   

7.
王进  李俊峰  张婷婷  孙腾飞  刘文洪 《中草药》2019,50(23):5838-5846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菌株GXRz2、GXRz3和GXRz10对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和多糖合成途径关键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ase)基因表达以及生物碱含量和生物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A reductase,HMGR)、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铁皮石斛幼苗施加内生真菌菌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皮石斛多糖和生物碱含量。以18 S rRNA为内参照基因,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多糖、生物碱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铁皮石斛活性成分多糖含量较高,主要集中于茎,根中最低;而生物碱含量较低,主要存在于叶,根中最低,3株内生真菌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铁皮石斛多糖及生物碱的积累。qRT-PCR技术检测UGPase、HMGR和FPS基因在不同内生真菌处理下的相对表达,结果显示,内生真菌GXRz3和GXRz10均可显著提高铁皮石斛UGPase、HMGR和FPS基因的表达量;其中,多糖合成途径中,UGPase基因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次之,根中最少;生物碱合成途径中,HMGR基因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次之,根中最少,而FPS基因在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茎次之,根中最少。结论内生真菌可能通过调控UGPase的表达,影响多糖的合成,结合多糖积累情况,推测UGPase可能是铁皮石斛多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内生真菌可能通过调控HMGR、FPS的表达,影响生物碱的合成,而结合生物碱积累情况,推测FPS可能是生物碱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年龄的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及其石斛伪品———小叶石仙桃的不同器官进行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石斛类药用植物和药用部位,确定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冰冻切片法,根据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用碘化铋钾染色法对3种植物的生物碱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结果生物碱主要存在于3种植物茎的薄壁细胞、根的皮层细胞、叶的叶肉细胞中;其总生物碱含量顺序为:二生年的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小叶石仙桃。此外,在3种植物不同的器官中,其总生物碱的含量都呈现“叶>茎≈根”的规律。结论在种间及同种植物的不同年龄或不同器官中,其生物碱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以二年生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茎叶的生物碱含量较高,表明其药用价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药用成分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确定铁皮石斛的适宜采收期,对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与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在一个生长周期内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多糖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个生长周期内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石斛碱的含量。结果铁皮石斛茎部分的多糖含量高于叶部分;而在叶与茎部分均未检出石斛碱。结论通过采收期的比较来看,4月底至6月中旬多糖含量相对较高,故将其定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品质的影响,为改进该药材的初加工和扩大石斛药材的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钗石斛叶为原材料,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进行干燥,探讨4种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色泽、微观结构、总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色泽保持最好,优于其他3种干燥方式。不同干燥方法对样品所呈现的微观结构有所区别。金钗石斛叶经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及微波干燥后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3.11%,3.02%,2.81%和2.74%。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总多糖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对石斛碱含量则影响很小。结论:从成本方面考虑,热风干燥方式下的金钗石斛叶色泽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所需设备简单、节能、处理量大,在企业加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霍山石斛杂交种与其亲本进行生长、生理指标及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比较,为霍山石斛种质资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叶绿素含量用无水乙醇法,光合速率用C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多糖含量用浓硫酸-苯酚比色法,总生物碱含量用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结果:杂交种生长量积累表现为近铜皮石斛的特性,较霍山石斛有极大优势;一年生杂交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亲本;杂交种二年茎与三年茎多糖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均与霍山石斛接近。结论:杂交种在生长和药效成分积累方面结合了2个亲本之间的优势,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铜皮石斛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细茎石斛花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成分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79.05%。其中相对含量大于2.0%的有:2,4,4三甲基-二戊烯(11.17%)、5,5-二甲基-2-己烯(11.12%)、β-石竹烯(6.47%)、异土木香内酯(5.9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70%)、1,3,3二甲基丁烯-1,1-二苯基(5.20%)、2,2,4三甲基-1-戊醇(4.23%)、2-甲基-N-苯基-2-丙烯(2.73%)、3-甲基丁醛(2.12%)、异长叶烯(2.03%)等。结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细茎石斛花挥发性成分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烯、醛、酯和醇类等挥发油成分构成了细茎石斛花的芳香特征,与铁皮石斛花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环草石斛药材不同加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种不同加工方法加工的环草石斛药材的质量区别,找出最适宜的药材加工方法。方法:采用阴干、不同温度烘干、边搓边烘、烫后边搓边烘的加工方法对环草石斛药材进行加工,加工后的药材进行多糖含量测定和比较。结果:加工后环草石斛药材的折干率在36%左右,开水烫后边搓边烘的加工方法测得的多糖含量为16.39%,明显高于其余几种方法。结论:环草石斛药材加工采用开水烫后边搓边烘的方法,有利于药材的干燥和有效成分的保留,这一结果为2005版药典中石斛的加工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其加工提供了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地区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铁皮石斛与其常用替代品在品质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与重量法,研究对比了西双版纳地区不同来源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多糖含量及折干率的差异.结果 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及折干率分别为20.29%,20.16%,齿瓣石斛为16.93%,18.92%.结论 不同栽培类型的铁皮石斛存在品质差异;齿瓣石斛的野生苗品质优于组培苗.  相似文献   

15.
铁皮石斛总生物碱含量变异规律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目的:全面了解不同种质、不同采收年限铁皮石斛药材总生物碱含量及其变异规律,为铁皮石斛真伪鉴别与优质药材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铁皮石斛人工栽培骨干基地一至三年生铁皮石斛17个种质41个样品,以及市售不同价位枫斗药材11个样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与市场购买的铁皮枫斗药材总生物碱在0.019 0%~0.043 0%;浙江省11个铁皮石斛种质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样品平均总生物碱为0.025 3%,0.027 0%,0.032 6%,云南产一年生铁皮石斛平均总生物碱为0.034 3%。结论:不同种质、年龄的铁皮石斛总生物碱含量差异很大,并且总生物碱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云南产铁皮石斛总生物碱明显高于浙江产铁皮石斛,但正宗的铁皮石斛总生物碱含量具有明显限量范围,总生物碱含量明显偏离限量范围的样品可以基本确定为非铁皮石斛,总生物碱含量在此范围的样品必须结合多糖含量与其他活性化学组分才能真正辨别铁皮石斛药材的真伪与优劣。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山银花鲜药材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在不同生长期内的代谢累积规律,结合山银花生物总量,确定山银花最佳采收期,同时基于山银花鲜药材,比较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目标成分的影响,确定其最佳产地初加工工艺.方法:采用HPLC/UV-ELSD法测定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含量,比较不同花期山银花中三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确定最佳采收期;对最佳采收期的山银花鲜药材进行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杀青烘干、微波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三种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山银花最佳初加工工艺.结果:山银花生长期内三种指标成分的代谢累积水平都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幼蕾期到金花期,绿原酸从5.7%下降到1.4%左右,两种皂苷总量从6.7%下降到2.0%,结合生物总量考虑,确定山银花最佳采收期在二白期到大白期之间.干燥方式可依所需功效辨正选择,杀青烘干对绿原酸影响最小,高温快速烘干是两种皂苷最适宜的干燥方式.结论:研究表明山银花最佳采收期为大白期到二白期之间;不同干燥方式对山银花鲜药材品质有着显著影响,为最大程度保留鲜药材活性成分及进一步探讨药材指标成分在不同初加工过程中的降解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细茎石斛花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成分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79.05%。其中相对含量大于2.0%的有:2,4,4三甲基-二戊烯(11.17%)、5,5-=甲基-2-己烯(11.12%)、β-石竹烯(6.47%)、异土木香内酯(5.9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70%)、1,3,3二甲基丁烯-1,1-二苯基(5.20%)、2,2,4三甲基-1-戊醇(4.23%)、2-甲基-N-苯基-2-丙烯(2.73%)、3-甲基丁醛(2.12%)、异长叶烯(2.03%)等。结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细茎石斛花挥发性成分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烯、醛、酯和醇类等挥发油成分构成了细茎石斛花的芳香特征,与铁皮石斛花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金钗石斛提取物抗白内障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DMEM低糖培养基体外培养Wistar大鼠晶状体,将晶状体分为7个组,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 h四个时段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度的改变;最后,检测各组晶状体水溶性蛋白、GSH的含量、及T-SOD和MDA的活性。结果在培养的各个时段,正常对照组晶状体始终保持透明,各药物组晶状体混浊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较轻(P〈0.05),而石斛总生物碱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混浊程度最轻;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组、粗多糖组晶状体水溶性蛋白、GSH含量及T-SOD活性均升高,同时MDA的活性降低;其中总生物碱高剂量组晶状体水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水平(P〈0.05),其MDA活性则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白内障之效,而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合江金钗石斛3个品系(JC-1,JC-2,JC-3)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进行比较,为合江金钗石斛生产提供指导,为金钗石斛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直尺、游标卡尺和分析天平等测定了合江金钗石斛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分别测定茎中多糖与总生物碱含量。结果:2年生的JC-1在茎节数、节间长、茎鲜重与茎干重方面表现最佳。从茎长来看,无论是1年生,2年生还是3年生,均表现为JC-1JC-2JC-3。茎粗则随着年限的增长而增粗,JC-2粗于JC-1和JC-3,且JC-2从2年生到3年生这个阶段增长迅速。折干率均表现为2年生大于1年生与3年生,JC-1的折干率远大于JC-2与JC-3。JC-3株型最小,折干率最低。在有效成分含量方面,多糖质量分数为JC-1(4.64%)JC-2(3.02%)JC-3(2.20%);总生物碱质量分数为JC-3(0.59%)JC-2(0.48%)JC-1(0.45%),但折算为茎鲜品中多糖与总生物碱含量均为JC-1最高。结论:综合生产及品质等角度,笔者认为合江金钗石斛品系JC-1最适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多糖和醇溶性浸出物动态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铁皮石斛多糖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铁皮石斛科学采收提供依据。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和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铁皮石斛3个优良品系一至三年生萌条的多糖和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采收期铁皮石斛多糖、浸出物含量及其总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与铁皮石斛的物候密切相关, 其中多糖含量变化与开花密切相关, 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与新芽形成、萌动密切相关。根据多糖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以多糖为采收目标时在二年生开花前采收, 以醇溶性浸出物为采收目标时以新芽萌动前采收最佳, 以多糖与醇溶性浸出物总量为目标时以春芽萌动至开花前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