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复杂网络等方法的十九畏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十九畏中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应用特点以及古今配伍的差异,整理1949—2016年现代文献中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的应用,运用无尺度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与历代人参-五灵脂同方方剂对照。结果表明十九畏中人参-五灵脂这一组药物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1949—2016年人参-五灵脂同方应用报道中人参-五灵脂同方主要应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恶性肿瘤、冠心病等;方中常配伍益气补血、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复杂网络关系显示与人参-五灵脂联系最为密切的药物为甘草、当归、黄芪、蒲黄、丹参,其次是白芍、白术、桃仁、茯苓等,外围还有红花、三七、香附、柴胡等;核心药对为人参-甘草、五灵脂-甘草、人参-当归、五灵脂-当归、人参-黄芪、五灵脂-黄芪等,人参-五灵脂-甘草,人参-五灵脂-当归,人参-五灵脂-黄芪,人参-五灵脂-蒲黄等药组支持度较高。古今人参-五灵脂同方方剂中的主要药物配伍存在差异,现代方剂中频繁使用三七、蒲黄、丹参、黄芪等,古代应用较少,古今比较显示现代更为注重配伍活血益气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古医籍失眠病案的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失眠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检索书同文古籍数据库中以失眠为主症的医案,提取纳入医案的方名及药物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对单味药、对药、三味药组合以及高频药物类别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共收集方剂647首,使用药物325味。使用频率10%的药物20味,其中甘草(43.74%)、人参(38.79%)、茯苓(35.24%)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10%的药对有18对,其中甘草-人参(22.10%)、酸枣仁-人参(20.25%)、甘草-茯苓(19.78%)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10%的三味药组合有5组,其中甘草-生姜-人参(11.13%)、甘草-茯苓-人参(10.97%)、酸枣仁-茯苓-人参(10.97%)使用频率最高。高频55味药物中补虚药使用频次(1316,26.79%)最高,其次为安神药(573,11.67%)、清热药(503,10.24%)。结论中医药治疗失眠以补虚药为最多,且主归心、脾两经,心脾两脏亏损又以血虚为要,由此推测失眠治疗当以滋养心脾、补益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含有中医经典药对人参-附子的中医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人参-附子药对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主治疾病频次和用药频次,并分析治疗4种高频疾病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纳入含有人参-附子药对的方剂1067首,高频主治疾病为厥脱、虚劳、脾虚伤食、中风(脑卒中)等14种(频次≥20),常配伍药物21味(频次≥80),核心配伍药物为当归、肉桂、白术、茯苓、甘草、干姜6味,常用药物组合12组。治疗厥脱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白术、茯苓、甘草3味,常用药物组合6种;治疗虚劳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肉桂、甘草、牛膝、白术、五味子、干姜、防风8味,常用药物组合52种;治疗中风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肉桂、当归、白术、甘草、干姜、防风、麻黄8味,常用药物组合34种,治疗脾虚伤食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当归、白术、陈皮、干姜、肉桂、甘草、木香、厚朴9味,常用药物组合25种。结论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含人参-附子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对其临床运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为开展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依据,也可为药对的组方规律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敦煌遗书《辅行诀》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利用敦煌方药辨治内科疾病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录入敦煌遗书《辅行诀》治疗内科疾病的中医方剂,采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出敦煌遗书《辅行诀》中医方剂61首,涉及药物66味,药物总使用频次336次。所用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白芍、干姜、生姜、黄芩、旋覆花、人参、大枣、竹叶、五味子、桂枝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累计频率为80.66%;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3.91%;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计频率达87.95%;归经以胃、肺、脾、心、肾、肝经为主,累计频率达86.15%。敦煌医术类方剂治疗内科疾病临床用药配伍以补气药甘草、人参、大枣,补血药白芍,滋阴药麦门冬为主,次以清热药竹叶、黄芩为辅,再以解表药生姜、桂枝,温里药干姜,化痰止咳平喘药旋覆花,收涩药五味子等为特色用药。高频次药物构成敦煌医术类方剂中治疗天行病的小阴旦汤。结论本研究总结出了敦煌《辅行诀》临床用药配伍规律体系,可为临床用药及研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挖掘古籍方剂治疗抗流感病毒的药物组,指导临床用药组配。方法搜集古籍记载的方剂6950首,基于Excel2010对方药进行关联关系挖掘。结果抗流感病毒方药的单味药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10名分别是甘草、人参、茯苓、防风、黄芩、陈皮、川芎、当归、白术和麻黄;两味药药物组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10名分别是人参-甘草、茯苓-甘草、黄芩-甘草、陈皮-甘草、防风-甘草、川芎-甘草、柴胡-甘草、桔梗-甘草、白术-甘草和麻黄-甘草。抗流感病毒古方用药多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和补益脾肺药物。结论抗流感用药以解表药物和清热药物为主,健脾益气,补血活血药物使用频次亦较高,说明治疗流感的古方多有气血亏虚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明代医案中包含人参方剂的配伍及药症规律。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7本明代医案中包含人参的医案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录入方剂进行性味归经、用药频次、配伍规律以及药症规律统计。结果通过筛选,明代医案中包含人参医案240个,涉及方剂246首,包含药物172味,包含症状245种。其中以温性药、甘味、苦味为主,主入脾、肺、心、胃经;高频药物为人参、白术、甘草、茯苓、陈皮等22味,高频主治症状及舌脉为腹泻、发热、呕吐、弱脉、神疲等27个,高频药物组合为"人参,白术""人参,甘草""人参,茯苓""人参,白术,甘草""人参,陈皮"等20组,高频主治症状、舌脉核心组合为"口干渴,发热""腹泻,发热""濡脉,弱脉""数脉,弦脉""数脉,口干渴"等23组。结论分析明代医案中人参配伍及药症规律,对临床人参的辨证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和总结含酸枣仁治疗失眠经方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方剂数据库"中含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所有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包含酸枣仁的治疗失眠方剂183首,其中2味药核心组合模式"酸枣仁、茯苓"频度出现最多,为137次;3味药核心组合模式"人参,茯苓,酸枣仁"频度为104次;4味药核心组合模式"人参,甘草,茯苓,酸枣仁"频度为55次;5味药的核心组合模式"人参,甘草,麦冬,茯苓,酸枣仁"频度为34次。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酸枣仁汤、大酸枣汤、小酸枣汤等方剂治疗失眠是合理使用核心药物的常用组合方剂,药物之间的关联是以核心药物酸枣仁、人参、茯苓、甘草、川芎等之间的关联为基础而不断丰富扩展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新安名医孙一奎辨治肺系疾病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启发和思路。方法 整理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辨治肺系疾病共313首方剂,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利用IBM SPSS Modeler18.0中Apriori算法、Cytoscape3.9.1、IBM 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药物200种,累计用药频次为2472次。频数分析发现孙氏最常使用的前5位药物为甘草、半夏、苦杏仁、生姜和桔梗;使用中药中功效排名前5位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对辛味、温性药物和归肺经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高频药物(频数≥15)聚类分析挖掘出10组药物配伍。高频药物(频数≥15)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是桑白皮-陈皮-甘草,为91.89%;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是桔梗-甘草,为29.30%。结论 《赤水玄珠全集》博采众收、兼容并蓄,组方用药善选辛苦,治法以固本培元、从肝治肺、祛痰法、解表法为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宋代方剂专注论述健忘症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查阅宋代12本方剂著作,选择其中5本专门论述"健忘"或"益智"的方剂,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收集有效方剂41首,单方5首,复方36首,涉及药物80味,使用频率前6位药物依次是补虚药、安神药、开窍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活血祛瘀药;单味药物使用频次前6位依次是远志、人参、菖蒲、茯苓、甘草、茯神;以药物归经统计,入心、肺、脾经药物最多。结论:宋代健忘症防治从补心气入手,总是补益脾肺之气,善用安神、开窍药物;开心散可作为防治健忘症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有关五味子方剂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挖掘,探讨其应用配伍规律。方法:选取《中国方剂数据库》,筛选整理出包含五味子的方剂,借助SPSS 19. 0统计软件与SPSS 14. 2统计软件等数据挖掘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药物频数频率、性味归经、主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从而对其基本用药及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631首有关五味子的方剂,除五味子外共涉及中药217味,共计使用16类中药,使用频数最多的前3类药物有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五味子常与温性药物、甘味及苦味药物进行配伍。五味子最常出现于治疗肺系病证的方剂中,频率高达55. 09%,其次常用于治疗脾胃病证。五味子与一些高频药物的药量配伍比例以常以1∶1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23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共得到与五味子配伍有意义的药对及含五味子的药组共39个,其中包括20条二元矩阵、13条三元矩阵、6条四元矩阵的药对与药组关联规则。结论:通过对含五味子方剂以及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探讨得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药类为补虚药,与五味子构成的方剂一般以治疗肺系疾病居多,因子分析显示可将23个公因子概括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关联规则显示五味子→人参、甘草,五味子→茯苓、人参、甘草等为常用药组。这些不仅体现了医家们理、法、方、药及辨证用药的规律,同时也为现代医家组方用药以及新药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强直性脊柱炎(AS)中药组方用药规律,针对中医药治疗对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关联规则分析,为AS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用中药通过复杂网络图分析核心处方,SPSS 21.0和SPSS modeler14.2对中药性味归经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中医药治疗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①性寒、性温和性平的,味甘、味苦和味辛以及归脾胃肝经药物使用最频繁;②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健脾化湿药、祛风湿药、清热药被频繁的使用,且之间相互关联;③红花配伍桃仁(98.15%),薏苡仁配伍茯苓(95.47%),甘草配伍狗脊(94.57%),甘草配伍威灵仙(94.48%),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94.40%)为关联度较高的五个药对;④山药分别与茯苓、牛膝、泽泻关联于C3、C4、hs-CRP下降,狗脊分别与白花蛇舌草、川芎、山药关联于IgA、IgG、IgM下降,豨莶草与牛膝关联于ESR、WBC下降,狗脊与独活关联于SOD上升。⑤中药内外合治组炎症指标(ESR、hs-CRP)的行走正向增长率及改善系数均较单纯内治组高。结论:我院风湿科治疗AS以从脾论治为主,寒温并用,甘苦同施,肝脾同调,祛邪不忘扶正,标本兼治,中医药在改善免疫炎症指标上具有优势,且内外合治在改善炎症指标上优于单纯内治,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八个中药复方对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复方黄根片等8个中药复方的体外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 ,应用MTT法对8个中药复方进行细胞毒性实验 ,在无毒浓度下分别检测8个中药复方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 :复方黄根片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375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29 85% ,89 99% ;复方三姐妹片的TC0为1250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1 69% ,80 78 % ;复肝汤的TC0 为730 05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33 09% ,40 98% ;护肝解毒丸的TC0 为2700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没有作用 ,对2215细胞分泌的HBeAg抑制率为64 16% ;达肝清颗粒的TC0 为626 2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3 70 % ,43 83 % ;柴胡四草汤的TC0 为278 91μg/ml;壮肝散的TC0为3281 25μg/ml;健脾利湿方的TC0 为976 56μg/ml。结论 :复方黄根片、复方三姐妹片、护肝解毒丸、复肝汤对HBe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治疗指数分别为20 55,11 78,4 68,4 48 ,对HBsAg的抑制作用比较弱 ;达肝清颗粒对HBe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HBsAg的抑制作用比较弱 ;柴胡四草汤、壮肝散、健脾利湿方对HBeAg,HBsAg几乎?  相似文献   

14.
叶天士与薛生白,清代同一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擅长温病治疗。笔者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两位医家治疗湿热痞证的医案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用药特色。叶氏与薛氏治疗湿热痞证均以湿热分治、三焦分消为原则,用药以苦、辛、温为主,理气化湿,重视脾、胃、肺三脏的气机调节,但在具体药物选择上有所不同,两者共用药物中,厚朴、杏仁、陈皮、滑石使用频率均较高。叶天士还好用半夏、黄芩、黄连、茯苓;薛生白较多用茯苓皮、草果、藿香。药物配伍方面,两位医家均喜用陈皮、厚朴,厚朴、杏仁配伍;叶氏还多用半夏、杏仁,半夏、黄芩,滑石、杏仁等;薛氏则用厚朴、陈皮、茯苓皮三者相互配伍为多。两位医家治疗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对临床治疗湿热类痞证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医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本文基于真实世界,通过运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索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处方规律,以探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兼容性模式和规则。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真实世界数据,收取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在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的骨关节炎患者,整理病历资料中的中药处方。根据所选药用公式和添加的信息组织建立一个数据库。关联规则使用SPSSModeler 14.2软件,聚类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发生的频率计算和关联分析。并分析药物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联。结果:被选择的挖掘数据公式中能够说明的主要特征是:①在3 609个处方中,性温和性寒的、味甘和味苦的及归脾经草药使用最频繁;②中药活血化瘀类、补益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和祛风湿类是被频繁的使用;③关联度最高的前三个药对为:红花配伍桃仁(98.90%),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97.88%),茯苓配伍泽泻(92.63%);④中药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联:独活与陈皮关联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上升,麦芽与丹参关联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指标下降;麦芽与茯苓关联于免疫球蛋白M(IgM)指标下降。结论:结果表明,骨关节炎与脾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处方中药功效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主,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同时,使用补虚药和健脾药也是处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名医陈友芝中医药治疗癌症用药规律的研究。方法:将《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癌中药复方354首,使用中药231种,总用药次数4 136次。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痰平喘药等为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半枝莲、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神曲、绞股蓝、白芍、守宫、贝母、苦参、山楂、白术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庆阳市子午岭林区药用植物资源,为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庆阳市子午岭林区药用植物采取文献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药用植物的分布与森林覆盖面积、密度有关,从南向北逐渐减少;耐寒、耐旱药用植物大多生长在向阳山梁或半山坡,喜水或全草类生长在川台、河谷地,药用乔木或灌木生长在阴坡或沟掌,蕨类生长在山谷森林覆盖的林下;紫斑牡丹、穿山龙、苦参、甘草、干漆、五倍子、黄芩、酸枣仁、款冬花、槲寄生、苍术、马兜铃、泽泻、秦艽等为蕴藏量较大的野生品种。结论:本调查发现未载入庆阳市中草药历史普查记录的共计86个品种,具有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急待研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对变应性鼻炎(AR)豚鼠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影响,揭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AR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豚鼠按体重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变应性鼻炎模型对照组、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组、息斯敏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方法制作AR豚鼠模型,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后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明显升高,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组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组优于息斯敏治疗组。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AR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IL-4含量和提高IFN-γ含量,从而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减轻AR的症状或减缓AR的发作,以达到治疗AR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追溯中药益智近2千年性味功效记载及其演变历程,研究不同时代益智的用药特点、配伍规律,获得益智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在查阅《本草图经》、《证类本草》及《汤液本草》等代表性本草中有关益智的药性记载基础上,对于《神农本草经疏》《魏氏家藏方》及《丹溪心法》等方剂典籍中益智的配伍情况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益智的临床应用特点及配伍禁忌。结果:益智临床上主要用于:①治小便频数、淋沥,②治赤白浊、崩漏,③摄涎哕、治逆气上壅、呕吐,④治疗疝痛,⑤治疗其他病证。其应用禁忌为"不宜多服"。结论:对益智医用历史的追溯将为益智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同时对于海南地道药材益智的早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TCPMs) are widely used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n China. To estimate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CPMs for CHB, we perform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reports designed a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One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available RCTs and quasi-RCTs on 62 TCPMs, involving 16,393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these trials was generally "poor". Few trials (6.52%) reported the methods of randomization correctly. Another common problem was the lack of allocation concealment, proper blinding, and the reporting of lost cases and dropouts. Forty-two trials (30.43%) on 27 TCPMs reported some anti-viral effect of TCPMs. Others reported beneficial aspects, including improvements of liver function (79.71% of the studies), liver fibrosis (29.99%), and CHB symptoms (92.75%). Forty-one articles (29.71%) reported mild adverse events with TCPMs but these occurred infrequently. In summary, the outcome of the report on currently registered TCPMs may be biased due to poor methodology. The data from these trials, therefore, is too weak to use in forming a recommendation for treatment of CHB. Nevertheless, five drugs (Dan Shen agents, Da Huang Zhe Chong pill/capsule, Shuang Hu Qing Gan granule, Fu Zheng Hua Yu granule and Cao Xian Yi Gan capsule) appear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ther TCP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