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狭窄与进食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指导术后患者进食方式提供科学依据,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或减轻狭窄的程度。方法选择11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分别在术后30、60、90、180d时,对进食的种类、时间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程度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长期进流食组的狭窄发生率最高,半流食组次之,普食组最低。狭窄程度以流食组最严重,半流食组较严重,普食组最轻。结论术后坚持早进普食有利于预防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或减轻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食管癌和贲门癌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吻合(A)组,手工吻合(B)组。A组患者术中应用常州GW-1型圆型吻合器吻合,B组常规手术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90.5min,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率为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型引流管橡胶引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颈部引流量、颈部切口的感染,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的总引流量增加,颈部切口感染也明显减少,术后复查吻合口狭窄,两者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食管癌颈部食管胃器械吻合的病人,吻合口瘘发生后,给予C型引流管引流,局部引流量增加,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未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切除术中吻合器吻合与手法缝合的疗效。方法1998—2005年收治91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梗阻组(观察组)41例,无梗阻组(对照组)50例,术中肠道灌洗后各组均分别进行吻合器吻合和手法缝合。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吻合口漏。观察组:吻合器吻合出现2例切口感染,手法缝合出现4例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吻合器吻合出现1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手法缝合出现2例吻合口狭窄,3例切口感染。结论手法缝合与吻合器吻合均安全可靠,但前者更经济实惠,易被广大普通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Savary-Giliard探条扩张器扩张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04例食管癌、贲门胃底癌等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在内镜引导下用Savary-Giliard探条扩张器进行扩张治疗.结果 显效68例,占65.4%,有效33例,占31.7%,无效3例,占2.9%,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Savary-Giliard探条扩张器扩张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易接受,是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仪检查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MRI资料,结果经手术、肝组织活检或血管、胆道造影证实。结果:64例患者术后均有皮肤、巩膜黄染、发热、腹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14例患者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影像分析明确发现门脉主干吻合口狭窄21例;肝动脉狭窄10例;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15例;肝门水平非吻合口狭窄5例:移植排异反应17例;肝癌复发9例。结论:磁共振成像仪检查能清晰显示手术血管、胆管的狭窄、扩张,是评价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较好的检查设备。  相似文献   

7.
智慧的短处     
李宝亮 《健康必读》2009,8(1):61-61
食道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手段,术后并发症常见的有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不张等。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严重危害患者的康复,若发生吻合口瘘,患者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感染以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7年10月-2002年12月共收治食道癌患者57例,施行手术57例,由于加强了术后观察记录与重点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57例中仅1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余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食管癌后并发症及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某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186例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采用胃食管颈部吻合的患者84例为颈部吻合组,采用胸腔内吻合的102例患者为胸腔内吻合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乳糜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生存率.结果 颈部吻合组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瘘2例,乳糜胸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胸腔内吻合组发生吻合口狭窄11例,吻合口瘘9例,乳糜胸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颈部吻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胸腔内吻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显示,颈部吻合组生存率均高于胸腔内吻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左颈.右胸.上腹正中三切口手术行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手术方法,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底,患者预后较好,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9.
哈医治疗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有“匠心”衣晓峰食道贲门癌发病率较高,部分病人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狭窄,轻者只能进半流食,重者甚至滴水难进。哈医大三院腔镜室主治医师潘琳娜等人推出了一种直观准确、简单安全、痛苦轻微的内镜下气囊扩张法,临床中治疗了上述患者70余...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分析经过食管胃器械吻合术患者,其术后的吻合口狭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经过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其吻合口出现狭窄的45例患者,分析其手术技术、吻合器型号、吻合器结构、病变程度等.结果经过分析得知,吻合口狭窄患者,均由于26~29 mm型的吻合器所致,吻合口内径小于6 mm者有35例,约占81.5%,显示有钛钉排列错乱、扭曲环缩、肉芽瘢痕填充等现象.吻合器吻合与手法吻合后相比,其内径小8.5~10 mm,不具有扩张性.结论针对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排除吻合技术、患者体质差异,由吻合器结构建议,选择垂直式吻合,单排可吸收钉,采用伞形可膨胀式.吻合切割后,消除其内外径8.5 mm差距.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3月确诊为食管癌患者进行病灶切除,食管重建手术198例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病灶部位、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病灶最深浸润深度、手术医生职称、病理类型、输血、淋巴转移、淋巴结数目、病灶分期、吻合方式;术后白蛋白、术后血红蛋白、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良性狭窄18(9.1%)例。狭窄的发生与病灶部位、性别有关。结论颈段或胸上段的食管癌男性患者易发生吻合口良性狭窄。  相似文献   

12.
石睿 《中国卫生产业》2012,(26):131-131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及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对2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经治疗,患者梗阻情况迅速改善,全组未出现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留置导尿管至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9例昏迷患者导尿管性尿道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悬垂部尿道狭窄21例,尿道外口狭窄6例,膜部尿道狭窄2例。采用尿道扩张18例,尿道外口切开3例,尿道吻合8例。28例痊愈,1例复发再次手术。结论昏迷患者导尿管性尿道狭窄与多种因素有关,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感染和导尿管护理不当是重要因素。导尿管性尿道狭窄重在预防,适时恰当处理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防和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单层(全层)宽边连续吻合。结果468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胃吻合用可吸收线单层(全层)宽边连续吻合,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全胸段食管切除应用国产WGW -C型颈部吻合器的临床经验。 方法 分析 36例使用颈部吻合器治疗的结果。 结果 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发生 ,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 结论 颈部器械吻合较手工吻合方便快捷 ,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记忆支架在食管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并发症、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33例患者共释放34枚支架,其中食管癌狭窄18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10例,食管癌狭窄伴穿孔4例,食管胃吻合口下瘘1例.选择镍钛合金记忆支架,全部经口在电视透视下置入.结果:32例食管狭窄(含吻合口及穿孔),置入支架后进食困难缓解;1例食管胃吻合口下瘘,瘘口未能封堵;1例食管胃弓上吻合者,支架置入2月后,并发食管大出血死亡.结论: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性病变,作为一种姑息性疗法,方便、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吻合器和吻合环的合理使用,改进胃切除术后胃肠吻合方法。方法 全胃或胃部分切除后,用吻合器或/和吻合环完成消化道重建,包括食管空肠吻合、食管胃吻合、胃十二指肠吻合、胃空肠吻合和空肠端侧吻合等。结果 本组用吻合器或/和吻合环完成消化道重建182例,均为一次获得成功。无吻合口漏、出血及感染。术后3∽12个月随访复查胃镜或钡餐,仅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余吻合口愈合良好。结论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与传统手工吻合相比,吻合嚣和吻合环有方便、怏捷、可 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探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并有利于防止吻合口瘘或狭窄等。作者认为只要病人经济条件允许,尽量使用一次性吻合器和吻合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导致食管、责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从中找出预防的办法,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2月718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例。结果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0%(29/718),狭窄程度:轻度(0.5-1.0cm)15例;中度(0.2-0.5cm)11例;重度(0.2cm以下)3例。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改进吻合技术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董权 《中国卫生产业》2014,(35):197-198
胆肠吻合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因此,临床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疗。通过研究发现,采用球囊扩张和支撑器治疗和放射性介入金属支架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且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具有仿生阀门的人工胆管也开始被应用于对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之中,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姚欣  张正行 《现代保健》2008,(36):91-92
晚期食管癌及贲门癌合并狭窄的病例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患者由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人,直接危及患者生命。食管癌侵及器官引起食管-气管瘘,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出现食管-胃吻合口瘘与胸腔瘘等内瘘的形成直接导致患者不能进食,痛苦明显增加。可膨胀性金属支架的问世,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我中心自2006年1月到2008年6月,对53例食管、贲门部恶性狭窄及食道胃胸腔吻合口瘘的患者成功施行了食管记忆金属支架治疗,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