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osides,PNS)联合低剂量环磷酰胺(CTX)节律化疗的抑瘤、抗血管生成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爪垫皮下注射B16细胞,建立B16-BL6黑色素瘤自发性转移模型。分为模型组、大剂量CTX组(MTD组)、低剂量CTX组(节律组)、三七总皂苷组、三七总皂苷联合低剂量CTX组(联合组)。观察抑瘤率、胸腺和脾脏的脏器指数;ELISA法测定IL-2含量;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情况;计数肺转移结节数。结果节律组、三七总皂苷组及联合组小鼠肿瘤生长缓慢,抑瘤效果持久而稳定。联合组抑瘤率66.15%(P0.01),对瘤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节律组相对于大剂量CTX组毒副反应降低,与PNS伍用后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提升,与MT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接近模型组水平,MVD、VEGF及CRCX4表达均下降(P0.05),能够有效减少肺转移瘤灶数量。结论三七总皂苷与低剂量CTX联合应用显示出有效地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减少转移,抑瘤效果持久,毒副反应小,能够提高小鼠整体机能状态与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持续低剂量顺铂(DDP)联合α-干扰素(IFN-α)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48只接种H22肝癌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12只. 低剂量DDP组(DDP组):腹腔注射DDP 0.2 mL(0.6 mg/kg);IFN-α组(IFN组):皮下注射IFN-α 0.2 mL (2×104 U);低剂量DDP联合IFN-α组(联合组):腹腔注射DDP 0.2 mL (0.6 mg/kg)并皮下注射IFN-α 0.2 mL (2×104 U);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每天1次,连续2周.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和药物毒副反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DDP组和IFN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联合组抑瘤效果更为明显(F=260.58,q=0.72~1.08,P<0.05),且毒、副反应未增加.与对照组比较,DDP组和INF组的MVD、VEGF表达均下降(F=157.04、 52.97,q=9.55~19.02,P<0.05),联合组下降更显著(q=5.25~9.47,P<0.05).结论 低剂量DDP与IFN-α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抑瘤效果显著,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endostar,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对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的治疗,观察其对裸鼠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8只荷瘤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24只,两组再分为化疗组、内皮抑素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化疗组给予紫杉醇+顺铂(TP),紫杉醇20mg/kg,腹腔注射,第1、7、14天,顺铂5mg/kg,腹腔注射,第1、7天;内皮抑素组给予重组人内皮抑素10mg/kg,静脉推注,连续14d;联合用药组给予重组人内皮抑素+TP:紫杉醇20mg/kg,腹腔注射,第1、7、14天,顺铂5mg/kg,腹腔注射,第1、7天,重组人内皮抑素10mg/kg,静脉推注;对照组连续14d静脉推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微血管密度(MVD)、凋亡指数,B组动物观察其生存期。结果联合用药组VEGF、MVD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凋亡指数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治疗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对肿瘤生长及肿瘤血管抑制优于单一化疗,但1个周期联合化疗用药不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方红明  郭勇  王辉  蒋一玲  王晓艳  董晶 《现代实用医学》2013,(12):1330-1331,1418,F0004
目的通过建立Balb/c小鼠CT26人工种植模型,研究复方藤梨根制剂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及高剂量给药组,各20只,分别皮下接种造模,造模后第2天开始连续灌胃3周。给药组予低浓度0.5g/ml、中浓度1g/ml及高浓度2g/ml复方藤梨根制剂灌胃,空白对照组及荷瘤对照组每天以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所有小鼠第22天处死,观察各组的瘤质量、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肿瘤VEGF的表达。结果中、高剂量给药组的瘤质量、抑瘤率与低剂量组和荷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高剂量给药组的VEGF的表达与荷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藤梨根制剂能抑制肿瘤生长,下调了CT26瘤体中VEGF表达,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托瑞米芬对大鼠Lewis肺癌雌激素受体(ER)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大鼠皮下移植瘤组织悬液,建立大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雌二醇组(0.006 mg/mL)、托瑞米芬低剂量组(0.25 mg/mL)和托瑞米芬高剂量组(5 mg/mL),每组10只。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计算ERα、ERβ及VEGF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用Weinder方法对PECAM-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观察ER表达和VEGF表达及MVD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各组肿瘤随时间均呈现二次函数的增长趋势,托瑞米芬组的增长速度较空白组和雌二醇组慢(P〈0.05)。雌二醇组抑瘤率为负值,托瑞米芬低剂量组抑瘤率为22.6%,托瑞米芬高剂量组抑瘤率为45.1%。雌二醇组ERα和VEGF表达及MVD计数均高于其他3组(P〈0.05)。托瑞米芬剂量越高,ERα及VEGF表达及MVD计数越低(P〈0.05)。ERα表达与VEGF表达、MVD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托瑞米芬具有一定的抑制肺癌生长的作用,推测可能与其抑制ERα介导的VEGF表达而发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郝雷  聂巧珍  李鹏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34-36,39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联合环磷酰胺(CTX)对小鼠肿瘤增殖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将40只荷瘤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低能量激光照射组(JG组)、环磷酰胺组(CTX组)、低能量激光联合环磷酰胺组(JG+CTX组),每组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或激光治疗连续10 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荷瘤小鼠的瘤质量、脾质量,计算抑瘤率及脾指数;原位杂交法检测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NS组小鼠给药第7、10天体重[(23.24±0.60)、(26.79±0.59)g]低于JG组[(26.74±1.23)、(26.79±0.59)g]、CTX组[(25.55±0.71)、(25.69±0.35)g]、JG+CTX组[(26.09±0.68)、(26.41±0.67)g],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JG组、CTX组和JG+CTX组抑瘤率分别为(50.82±0.33)%、(65.57±0.24)%、(53.69±0.33)%;JG组、JG+CTX组的瘤质量[(1.20±0.43)、(1.13±0.43)g]低于NS组[(2.44±0.23)g],JG组、JG+CTX组的脾指数[(14.30±0.20)、(14.51±0.16)‰]高于NS组[(9.96±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JG组、CTX组、JG+CTX组VEGF mRNA平均灰度[(62.28±2.36)、(68.12±2.60)、(69.95±4.38)]低于NS组(49.87±3.7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JG组VEGF mRNA平均灰度低于与JG+CTX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JG+CTX组VEGF mRNA平均灰度与CT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NS组MVD值(14.57±0.58)高于JG组(13.52±0.33)、CTX组(12.30±0.29)、JG+CTX组(11.49±0.4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JG+CTX组MVD值低于JG组、CTX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NS组PCNA阳性细胞数[(80.6±2.01)个]高于JG组[(73.8±2.57)个]、CTX组[(63.7±2.75)个]、JG+CTX组[(66.1±3.38)个],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TX组与JG+CTX组PCNA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激光对小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联合环磷酰胺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微血管新生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it-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对30只裸鼠采用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两个治疗组(2.5mg/kg组和5mg/kg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2.5mg/kg组和5mg/kg组给予As2O3腹腔注射治疗,连续10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测定肿瘤重量、抑瘤率,以判定As2O3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荧光免疫测定CD31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荧光免疫激光共聚焦测定Fit-1的表达。结果:2.5mg/kg组,5mg/kg组的抑瘤率按质量计算分别为29.08%和52.17%,As2O3治疗后瘤组织中MVD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mg/kg组瘤块中MVD明显少于2.5mg/kg组者(P〈0.01)。治疗组Flt-1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5mg/kg组瘤块中Fit-1明显少于2.5mg/kg组者(P〈0.01)。结论:用As2O3单剂治疗能明显抑制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As2O3治疗可显著减少肿瘤组织MVD,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抑制Flt-1的表达可能是As2O3抗肿瘤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和低分子肝素法安明单用或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组、VEGF错义寡核苷酸(MSODN)组、低分子肝素(LMWH)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VEGF-ASODN、VEGF-MSODN、法安明及VEGF-ASODN+法安明皮下注射,隔日1次,共15次。检测皮下移植瘤变化和肺转移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应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查肿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结果ASODN、LMWH和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7.34%、27.31%和59.03%;肺转移率分别为37.5%、37.5%和25%;MVD和VEGF蛋白表达降低;与对照组和MSODN组相比,抑瘤率和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ASODN和法安明具有下调VEGF表达,抗血管生成作用;二者联合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蘑多糖对H22(小鼠肝癌细胞系)荷瘤小鼠的抑制肿瘤效果,并探讨该机制是否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方法:采用腋下接种癌细胞悬液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2 d后,处死动物,剥离瘤块、胸腺、脾脏并分别称重,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眼球取血计数有核细胞数;以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程度。结果:黄蘑多糖各组的肿瘤重量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组的抑瘤效果显著(P〈0.05),且各项免疫指标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CTX组)和模型组(P〈0.01或P〈0.05);黄蘑多糖各组的VEGF表达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黄蘑多糖低、中剂量组VEGF的表达与C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CT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蘑多糖对H22移植瘤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降低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亦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达到抗肿瘤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2例涎腺肿瘤中VEGF与MVD的表达,采用SPSS软件统计行分析。结果VEGF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P〈0.05);MVD在涎腺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5);但MVD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分布与正常涎腺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与MVD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涎腺肿瘤中,VEGF有较高水平表达;MVD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不明显,但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分布有显著性差异;VEGF的表达与MVD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Hecpomatmocoenllu claaru scear coifno dmeaat h(H fCroCm) caasn ctheer foinurt Chh minoas,t accounts for 53% of all liver cancer deaths worldwide·1 Poor prognosis of HCC is mainly due to its high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2 Angiogenesis, a neovascularization process during which endothelial cells of the preexisting capillaries proliferate and migrate to form new vascular tips, is critical for the growth,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HCC·3,4 Evidences have shown that solid tumors would not …  相似文献   

12.
紫杉醇对裸鼠人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观察紫杉醇对人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人肝癌裸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自模型建立次日始两组分别给予13mg·kg-1·d-1剂量紫杉醇和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第30d处死裸小鼠,观察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检测癌组织CD34和VEGFmRNA的表达水平,记录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紫杉醇组肿瘤重量、体积、肺转移灶计数、MVD和VEG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对HCC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并降低肺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结合紫杉醇对C57BL/6肺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癌组织S100A4与MMP-9的影响。方法:应用鼠源性Leweis肺癌瘤株制备瘤液,对SPF级健康C57BL/6小鼠进行分组,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未接种瘤液)、模型组(接种瘤液)、贝伐单抗组(接种瘤液)、紫杉醇组(接种瘤液)、联合组(接种瘤液),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贝伐单抗组腹腔注射15 mg/kg贝伐单抗;紫杉醇组腹腔注射10 mg/kg紫杉醇;联合组分别腹腔注射15 mg/kg贝伐单抗和10 mg/kg紫杉醇。所有小鼠2周后处死,摘眼球取血和取瘤称重。比较各组小鼠的抑瘤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IL-6、TNF-α、VEGF、S100A4与MMP-9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Western blot法测定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贝伐单抗组、紫杉醇组、联合组瘤重,IL-2、IL-6及TNF-α含量、VEGF水平、S100A4与MMP-9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联合组抑瘤率明显高于贝伐单抗组和紫杉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IL-2、IL-6及TNF-α含量、VEGF水平、S100A4与MMP-9含量显著低于贝伐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单抗组、紫杉醇组以及联合组的CD3+、CD4+、CD8+、CD4/CD8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结合紫杉醇能抑制C57BL/6肺癌小鼠肿瘤的生长,能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VEGF、S100A4与MMP-9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食管癌血管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食管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种植后3d开始,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d,对照组)、环磷酰胺[30 mg/(kg·d),环磷酰胺组]、沙利度胺[50 mg/ (kg·d),沙利度胺组],1次/d,持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联合血管内皮抑素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效应。 方法 构建Lewis肺癌C57BL/6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个组:PBS对照组(A组)、PD-1单克隆抗体组(B组)、血管内皮抑素组(C组)、PD-1单克隆抗体联合血管内皮抑素组(D组)。测量小鼠肺内肿瘤体积,ELISA检测小鼠血浆中INFγ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的CD31和VEGF。 结果 与A组相比,B组、D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均<0.001),C组肿瘤虽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与A组相比,B、C、D组血浆中INFγ的浓度明显升高(P均<0.001),D组升高最为明显;与A组相比,D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最低(P<0.001);MVD计数D组降低,与A组相比(P<0.001),D组与B组相比(P=0.019),D组与C组相比(P<0.001)。 结论 PD-1单克隆抗体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明显减缓肿瘤生长速度,有效改善肿瘤微环境,有明显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低剂量节律化疗(LDM)对胃癌荷瘤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BALB/C-nu小鼠皮下接种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节律组:5-FU 10 mg/(kg.d)腹腔注入,每周5次,持续2周;最大耐受剂量(MTD)组:一次腹腔注入5-FU 75 mg/(kg.d);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入0.2mL 0.9%氯化钠溶液,每周5次,持续2周。接种后第15天处死小鼠,测定肿瘤质量及抑瘤率,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节律组、MT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4.3%、33.3%。节律组肿瘤组织可见大量的细胞变性坏死,MTD组少见。节律组肿瘤组织MVD及VEGF、MMP-9蛋白表达较MT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5-FU低剂量节律化疗可显著抑制BALB/C-nu胃癌荷瘤小鼠的血管生成,其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与肿瘤内VEGF、MMP-9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血管生长在卵黄囊瘤裸鼠模型中的作用,以及内皮抑素对模型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卵黄囊瘤裸鼠模型,分别采用1.5mg/(kg.d)及0.75mg/(kg.d)两个浓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局部注射干预,并皮下及瘤内注射生理盐水25ml/(kg.d)注射对照,共14天,每组10只。药物干预结束后,明胶-氧化铅悬浊液灌注法行肿瘤血管造影,观察肿瘤血管差异。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AFP、VEGF、CD34。结果 (1)小儿恶性畸胎瘤裸鼠模型复制成功,AFP在移植瘤细胞胞质中有表达,肿瘤性质稳定。(2)肿瘤体积自第6天测量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12天测量结果提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肿瘤体积出现显著差异(P<0.01)。(3)免疫组化:VEGF表达范围及强度,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小于低剂量组(P<0.05),两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MVD: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小于低剂量组(P<0.01),两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肿瘤血管造影:血管分布密度内皮抑素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实验对照组。结论内皮抑制素通过抑制VEGF的作用,减少血管发生,从而对卵黄囊瘤裸鼠模型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小剂量化疗药物节律化疗是一种新型抗肿瘤化疗途径,在给药方式、毒副反应、作用机制等方面皆有别于传统化疗。文中探讨了小剂量紫杉醇节律化疗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及对其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皮下接种(Lewis Lung Cancer,LLC)细胞,成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等渗盐水0.2 ml,腹腔注射,每天1次);小剂量紫杉醇组(紫杉醇2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常规剂量紫杉醇组(紫杉醇20 mg/kg,腹腔注射,第1天)。每天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在第14天、第28天2个时间点分别取小鼠肿瘤,测定组织Evans Blue(EB)渗透浓度及肿瘤坏死率,半定量RT-PCR法测定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v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血栓反应素-1(thrombosp-odin-1,TSP-1)、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蛋白5(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5,Rgs 5)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剂量紫杉醇节律化疗能够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株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竹节参皂苷(Saponins from Panax Japonicus,SPJ)对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的影响以及对PKCα-ERK1/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Lewis肺癌小鼠荷瘤模型,灌胃给予竹节参皂苷15 mg/kg·d,30 mg/kg·d和60 mg/kg·d,连续20 d,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生长曲线,ELISA法测定血清中VEGF和MMP 9水平,Western blot测定PKCα、P-PKCα、ERK1/2、P-ER 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荷瘤对照组比较,SPJ给药组肿瘤体积增加缓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SPJ可显著降低血清中VEGF和MMP 9水平(P<0.01),降低PKCα和ERK1/2磷酸化水平(P<0.01);进一步采用静脉注射PKCα激动剂PMA 25μg/kg·d,连续10 d进行验证发现其可减弱SPJ对ERK1/2磷酸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SPJ对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KCα-ERK1/2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