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角度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师东芹,张爱阁(河南省安阳市中医药学校455000)主题词中药学,教学/方法《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性能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方剂学》和临床各科的基础,内容广泛。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对...  相似文献   

2.
应用对比法进行《中药学》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是专门阐述、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学好中医的必修课之一。如何在《中药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掌握较多数量的中药学知识,掌握临床常用中药的性能主治,是《中药学》教学的核心所在。《中药学》的教学方法颇多,见载于各种期刊的文章,亦见仁见智,各有所长。而笔者认为各种教学方法中,对比法应贯穿于始终。现将多  相似文献   

3.
彭丹凤 《海南医学》2013,24(18):2775-2776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其他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学科和临床专业学科之间的桥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识药用药能力以及科研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借助西医院校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笔者及所在教研室积极开展有关《中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尝试,取得成效的同时,不断探索更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现将教学体会与设想总结如下:1《中药学》实践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规律,是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进入21世纪,《中药药理学》学科将在诸多学科中处于主要位置,在新药的研究开发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师研究的课题。经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采用五结合教学法提高《中药药理学》教学质量。1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结合学好《中药药理学》,要具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如《中药学》、《中药炮制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解剖、生理学》《药理学》等。如此多的学科为《中…  相似文献   

5.
《中药学》是中医类(包括中医、中西医、针推、骨伤、美容等)、中药类(包括中药、中西药、制剂、中药资源、营销等)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它上接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下连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桥梁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很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笔者及所在教研室的教师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现总结如下。1《中药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改…  相似文献   

6.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用药方法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涉及中药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应用方法(包括药物配伍、剂量、煎服法、禁忌)等。它不仅是《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的前修课程,而且与后继课程《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也有一定的联系。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中药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校中药类专业业务要求中规定,学生应该获得“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并将《中药学》列为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在具体实行教学计划过程中,却往往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1 中药学 CAI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情况  我院中药学课程于 1999年开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体会到 :中药学是阐明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教学内容涉及到中药的基原、药材和饮片 ,多媒体是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先进技术 ,十分适合教学的需要。于是 ,2 0 0 1年 3月我们申报学院教学研究课题《中药学CAI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研究》,并获得立项。按照立项申报书中的立项建设内容与研究方法 ,课题组成员收集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六版 )中全部中药的图片 (…  相似文献   

8.
在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药药剂学》是应用本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和阐述中药制剂与剂型理论和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9.
运用纲目法优化临床中药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中药学是以临床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是联系中医学和中药学的枢纽课程[1]7。本课程主要面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我院选用教材共收载319味中药,其中要求掌握和熟悉229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以及中药学其他学科的桥梁.现行全日制本科教材(《中药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陈蔚文主编)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作用、中药的配伍、以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各论部分共收载全国各地区常用药530种,按主要功效分列21个章节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中药学》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 ,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因此 ,《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 ,不仅关系到本门学科成绩的优劣 ,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它临床课程的顺利进行。笔者十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药学》的教学工作 ,现就本课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1 依据大纲重视“三基”  《中药学教学大纲》是《中药学》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 ,它规定了中药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与范围、学时与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同时又系统地…  相似文献   

12.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它上接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 ,下连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 ,是一门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的桥梁学科 ,是中医药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新世纪中医药高级人才 ,研究、探索《中药学》的教学改革 ,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谈几点教学实践体会。1 联系中医理论 ,融会贯通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 ,二者是一脉相承 ,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中医学有寒、热、虚、实等辨证纲领 ,中药…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学科。笔者在《临床中药学》教学中体会到,功效是临床中药学的核心,要求学生依据每一味药物的个性,掌握每一味药的功效,通过功效推导主治,将功效与主治对应起来进行记忆,有助于学好临床中药学。1理解中药的功效时应注意的问题功效既表明药物本身的功能(或能力),又反映药物(主体)作用于人体(客体)后产生的效果。将“功效”用于中医(方)药作用的记述,首见于宋代苏轼的《圣散子后序》:“圣散子主疫,功效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1]。古代本草在论述药物时,功效…  相似文献   

14.
教师兴趣激发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能力。《临床中药学》学科教师兴趣激发能力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教育素质和人文素质,中医药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多少,对《中药学》教材的研究能力,《中药学》实践教学的能力,《中药学》网络教学相关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及《中药学》常见学习兴趣激发方法的运用能力。提高《临床中药学》学科教师兴趣激发能力的方法包括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中医药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中药学》相关教材及其教学大纲的研究,加强《中药学》实践教学,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加强网络互动平台建设,熟练掌握《中药学》常见学习兴趣激发的方法并灵活运用等。  相似文献   

15.
<正>《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各论部分中药物的掌握对大中专学生来说是相当的困难。中药学是中医师考试基础知识学科之一。中药为数众多,内容复杂,涉及面广。自学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普遍反映是:药味众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本人就20多年的教学体会,针对高职高专生年龄、知识结构、理解力、及学习时间等特点,探讨高职高专生《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中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中药学二级学科,阐释其学科内涵、学术外延,探讨学科主要任务,对于推动临床中药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建设的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科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临床中药学科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对学科的理论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着重从学科内涵、外延、研究方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方法创新、成果转化等诸方面探讨临床中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希冀为临床中药学科的健康永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中医临床类专业学生学习中药尤其应重视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从重点讲解总论、重视中药原药材及饮片的实践认知环节、运用性能理论分析记忆中药的功效、联系临床及引入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临床中药学》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讨《临床中药学》教学的临床实用性,为中医临床类专业学生运用中药知识服务临床及《临床中药学》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25(1):F0002-F0002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也是中医药、制药、药学等专业的基础课,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中医药类专业的五门主干课之一。该课程隶属于我校中药学院中药方剂学教研室,2003年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中药学科研热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定量分析方法 ,对中药的权威检索工具《中文科技期刊资料目录·中草药》 2 0 0 0年的文献主题词、说明词进行统计 ,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药学学科研究热门、热点 ,中药治疗疾病的研究热门、热点 ,以及中药学分支学科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将 2 0 0 0年中药学科研究热点与 1990~ 1995年中药学科研究热点进行比较 ,从而提示了中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古代称之为本草学,其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中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起着沟通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桥梁作用。中药学在中医专业和中药专业中有着特殊的学科地位: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