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核素骨平面显像、断层显像压X线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共52髋拟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行两髋关节平面厦断层显像,同时行两髋关节X线检查。结果 最后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37例患者48个髋关节,其中,平面显像诊断符舍率为60.4%(29/48),断层显像诊断符合率达93.75%(45/48);X线诊断符合率为22.9%(11/48)。三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骨断层显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提供早期、准确的诊断厦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5例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和3例正常股骨头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①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改变随其病期变化而异。缺血早期,骨细胞可无明显变化或仅有散在性丧失,易与正常股骨头骨细胞的生理性缺失相混淆,并提出了鉴别要点。②坏死区常伴有骨髓腔出血,不同坏死分级髓腔出血发生率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以广泛坏死组的发生率最高,提示髓腔出血与坏死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③后期塌陷的股骨头表现为广泛性坏死和不同程度的机化或纤维化,但负重面软骨下坏死区新骨形成很少。探讨了坏死区骨性重建障碍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瓣移植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临床上的一例股骨头三期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单侧CT图像数据,建立了股骨近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正常模型、坏死模型和修复模型。并基于医学OF图像数据,分别对三种有限元模型赋予材料性质。最后应用有限元软件,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瓣移植手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切除掉坏死区域后,股骨头近端的位移及应力值均增加较大,而采用骨瓣移植手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股骨近端的位移及应力值,使其更接近正常状态。说明了该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并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又称无菌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对于该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常用的方法有X线平片、CT扫描及MRI等检查。为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才能既节约费用又提高检出率,本文作者收集了我院近3年检查诊断为ANFH的32例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来已确诊的71例肺癌病人进行核素骨显像扫描,结合临床与X线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1例肺癌病人经核素骨显像发现骨转移56例,阳性率为78.9%.显示各部位病灶共124个.累及部位依次为肋骨45个占36.3%(45/124),脊椎骨35个占28.2%(35/124),骨盆17个占13.7%(17/124),四肢骨12个占9.7%(12/124),胸锁骨10个占8.1%(10/124),颅骨5个占4%(5/124).其中助骨转移灶多见于原发肿瘤的同侧,本组就有37个占82%(37/45).有骨转移的56例中,多发骨转移45例占80.4%.结论: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是有利于骨转移的早发现,对肺癌的临床分期,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效果的评价及预后的估计均有很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结合局部SPECT/CT在诊断椎体良恶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过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2例椎体骨折患者的骨扫描及SPECT/CT资料,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的差异。结果骨扫描发现78.8%(41/52)的患者伴有椎体外病灶,但良性组出现病灶的人数明显少于恶性组;SPECT/CT发现恶性组椎体出现骨质破坏及椎弓根异常浓聚的人数明显高于良性组;对于结核及甲旁亢患者骨扫描及SPECT/CT缺乏特异表现。结论虽然骨扫描及SPECT/CT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非常适合脊柱骨折病人的筛查及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7.
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寻求快速准确重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三维结构的方法。方法基于髋关节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二维图像,M im ics软件分别重建髋臼、近端股骨、股骨颈及股骨头病变组织的三维可视化结构。结果 M im 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髋关节CT扫描的D 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髋臼和股骨近端的结构,并且能够对病变组织部位予以定位,对病变组织体积进行计算。结论 M im ics软件根据CT扫描所得的D icom原始数据能准确重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的三维立体结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质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肌核素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开发设计的计算机心肌核素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系统.该系统可进行原始数据的读取和格式转换,自动分割左心室,完成SPECT心肌灌注靶心图定量分析、PET心肌代谢靶心图定量分析,对病人数据进行9分区靶心图定量计算等临床数据处理任务.并将结果同医师半定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不同部位囊性变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影响,为预测股骨头的塌陷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基础。方法:取新鲜股骨上段标本,行螺旋CT断层扫描,所得图像用Efilm软件系统处理,利用Ansys-5.7大型计算机软件建立股骨上段三维有限元异物同构模型,模拟股骨头内囊性变。施加3种不同载荷,分析股骨头内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股骨头受压后,中央区域表现为压应力,而前方和后方区域则表现为张力,符合球体受压后的膨胀趋势。股骨头负重区下方及其内侧和外侧的囊性变应力集中最明显,易引起股骨头塌陷。当囊性变位于股骨头的前方、后方、中心和下方时,其上下缘的应力集中不是很明显,股骨头塌陷断裂风险不大。结论:股骨头内不同部位的囊性变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影响是不同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可以预测坏死股骨头的塌陷,并指导临床选用适当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骨断层显像对脊柱单发阳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21例99Tcm-MDP全身骨显像提示脊柱单发阳性病灶的患者,行SPECT/CT局部断层显像,得到局部SPECT、CT及融合影像。阅片由两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分别独立进行,所有病灶均以病理学结果及6个月以上的影像随访为"金标准"。结果在921例患者中,161例诊断为肿瘤骨转移(17.5%),4例诊断为原发骨肿瘤(0.4%),2例诊断为骨髓瘤(0.2%),5例诊断为骨结核(0.5%),689例诊断为良性病变(74.8%),59例诊断为外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6.4%),1例诊断为许莫氏结节(0.1%)。肿瘤骨转移病例共161例,其中颈椎9例(5.6%),胸椎46例(28.6%),腰椎82例(50.9%),骶椎24例(14.9%)。按部位分类,颈椎病变共30例,肿瘤骨转移9例(30%);胸椎病变共224例,肿瘤骨转移46例(20.5%);腰椎病变共606例,肿瘤骨转移82例(13.5%);骶椎病变共61例,肿瘤骨转移24例(39.3%)。结论99Tcm-MDP 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对常规全身骨显像单发阳性病灶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同时显示了该病灶的形态及周围软组织影像特征,显著降低了骨显像中椎体单发阳性病灶的假阳性率,在脊柱单发阳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中较常规全身骨显像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二,三级分支。升支通常在阔筋膜张肌肌门处分为上,下(一级)肌支,上,下肌支肌内均分出2-4支外径0.5-1.8mm的浅,深(二级)支,浅,深支在肌内分出7-9支外径0.5mm以下的三级分支。一,二级分支长为4.0-5.8cm。以升支带其各级分支可增加血管束的长度,植入的血管细小有利于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早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鼻咽癌初诊患者,进行全身前后位SPECT骨显像、CT扫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由两位核医学科医生共同做出诊断,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咽癌颅底骨侵犯SPECT阳性检出率46.7%(28/60),CT阳性检出率28.3%(17/60),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阳性检出率55.0%(33/60).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颅底骨侵犯的阳性检出率与SPE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骨侵犯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的阳性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检测敏感性与单纯SPECT检查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CT,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早期检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实验显示双膦酸盐对预防股骨头塌陷起到积极作用,但临床应用结果存在一定争议,且由于系统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多,近期对局部应用的研究逐渐增多。目的:综述双膦酸盐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方法:由2位共同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双膦酸盐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bisphosphonates,systemic therapy,topical therapy,osteogenesis,bone destruction,bone remodeling,中文检索词为股骨头坏死、双膦酸盐、系统、局部、成骨、破骨、骨重塑,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62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双膦酸盐对成骨细胞既有抑制作用也有激活作用,目前存在一定争议。目前研究显示低浓度双膦酸盐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而高浓度起到抑制作用。长期系统应用双膦酸盐会有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而局部应用双膦酸盐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仍停留在实验阶段,且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佳浓度及药效持续时间都尚未确定,在临床应用前仍需进一步的高质量实验研究来阐明。  相似文献   

14.
SPECT核素动态显像定量评价鼻咽癌放疗后涎腺功能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功能损伤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对63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均行SPECT核素动态显像,利用SPECT机的R.O.Isequence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定量分析涎腺的摄取、排泌功能.结果6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腮腺和颌下腺的排泌功能损伤(无明显损伤、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损伤)分别为(19、7、7、4、89)和(22、24、20、12、48),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腮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损伤分别为(51、12、16、6、41)和(19、7、7、4、89),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颌下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损伤分别为(58、8、11、6、43)和(22、24、20、12、48),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SPECT核素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是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功能受损程度的敏感、实用的方法.放疗后以腮腺功能受损为主,而腮腺、颌下腺的功能损伤又以排泌功能受损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一次麻醉下进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06年5月期间收治的6例患者,12个关节,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1岁~53岁,平均34.5岁。6例患者都在一次麻醉下完成双髋置换,生物型假体4例(8个关节);骨水泥型假体2例(4个关节)。结果经过7~28个月的随访按照Harris评分标准,术前:31.5±5.5分,术后:94.5±3.5分。结论同期双髋关节置换能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表明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移植、髓芯减压+松质骨移植+记忆合金网球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取新鲜人股骨头0根,模拟髓芯减压松质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做成髓芯减压后的状态,用MTS生物力学实验机测得每例标本在单纯减压、减压值及植骨+网球三种状态下的力学刚度,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髓芯减压组和髓芯减压+松质骨移植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髓芯减压+松质骨移植+记忆合金网球植入优于前两种状态。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网球植入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降低局部应力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囊变对骨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Weinans-Huiskes骨重建模型,运用有限元分别计算正常股骨头及囊变股骨头骨密度分布。结果 (1)模拟生成了正常股骨上段内侧压缩小梁束M、横向张力小梁束L、粗隆间的斜向小梁束I和Ward三角。(2)如果发生一个原发囊变,则原发囊变区外下方会出现继发囊变区,且继发囊变区骨的密度将随原发囊变区体积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囊变还将改变股骨的承重桁架系统。结论 (1)Wolff定律与现代拓扑优化理论是吻合的;(2)股骨头缺血坏死出现囊变后,应及时治疗以阻止继发新的囊变和股骨头塌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陈钊 《医学信息》2019,(11):48-51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常见疾病,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是其重要的诊疗行为,多种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为其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影像学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包括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分析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中不同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对临床诊疗的作用以及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7年1月,采用体外冲击波或结合同种异体皮质骨钉植入术治疗54例(8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并随访观察。男41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30岁。按Ficat分期,Ⅱ期55髋,Ⅲ期29髋。其中40髋(Ⅱ期27髋,Ⅲ期13髋),采用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治疗,治疗后6、12、24个月复查双髋X线、MRI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44髋(Ⅱ期28髋,Ⅲ期16髋)患者采用单纯ESWT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24~29个月,平均25.7个月。二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分别为83.71±18.76和57.20±12.8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妒〈0.01):影像学X光片评估: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术后随访股骨头塌陷12髋,塌陷率为30%,单纯ESWT治疗随访股骨头塌陷25髋,塌陷率为56.8%。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是治疗中期ONFH的方法之一,它不但具有冲击波疗法促进骨愈合作用,而且复合骨钉移植可起到骨传导及骨支撑作用,近期可以减少股骨头塌陷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SPECT显像和全身骨显像对于分化性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灶检测能力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接受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17例(男8,女9),年龄(46~82)岁。8例乳头状腺癌,9例滤泡状腺癌。7例单纯骨转移,10例合并淋巴结和/或肺转移。所有患者在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转移灶前2d~10d均行18F-FDG SPECT显像和99mTc-MDP全身显像。使用SPSS11.0软件对组别之间比较行χ2检验。结果:17例患者共发现70个骨转移区。18F-FDG SPECT显像的灵敏度71.34%(50/70)高于全身骨显像62.86%(44/70),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18F-FDG SPECT显像97.76%(131/134)和88.73%(181/204)均高于全身骨显像91.04%(122/134)和81.37%(166/204),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t=5.72,P〈0.05和t=4.34,P〈0.05)。结论:对于DTC骨转移的检测,18F-FDG SPECT显像的灵敏度与全身骨显像相仿,而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全身骨显像。但是,对于小部分成骨性反应为主的DTC骨转移灶,全身骨显像更为灵敏。所以,18F-FDG SPECT显像不能完全取代全身骨显像,全身骨显像对于检测DTC骨转移仍然具有临床价值,可作为18F-FDG SPECT显像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