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阶段给予不同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于伤后24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EN)加肠外营养(PN),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EN),对照组于伤后进行全肠外营养(PN),一周后过渡到肠内营养(EN).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伤后24小时,和第7天的体重及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变化差异性不显著;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糖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支持期间费用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分阶段给予EN联合PN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影响及合理性.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支持组(EN+ PN组)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各30例.EN +PN组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行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结合支持,8天后转为全肠内营养支持.PN组在整个治疗期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治疗后第2、8、14天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IgA、IgG、IgM,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结果 从第8天起EN+ PN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IgA、IgG平均高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 PN组在降低并发症和降低住院费用明显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可以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入院后第8天治疗组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改善病人全身代谢状况,减少负氮平衡,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昏迷患者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40例重型颅脑创伤伴有不同程度昏迷不能进食的患者给予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治疗,与同期未做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结果 观察组血红蛋白、总蛋白在治疗第7天及14天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及血糖在治疗第7天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蛋白在治疗第7天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早期采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术后即开始给予营养配制液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20例,术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30%脂肪乳分别静脉滴注。治疗后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天时前白蛋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第14天时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而对照组仍处于负氮平衡;观察组治疗第14天时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早期合理的肠外营养支持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合理肠内、肠外联合营养(EN+PN)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时间超过1周的患者随机分为EN+PN组与肠内营养组(EN组),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EN+PN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EN组,EN+PN组胃肠功能紊乱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EN组(P<0.05);治疗6个月后EN+PN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EN组(P<0.05)。结论早期EN+PN联合营养支持能更好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的营养供给,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减少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高强  白全召 《当代医学》2011,17(4):120-12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10天后比较血清中IgG、IgA、IgM、IgE以及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IgE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血清中蛋白的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急诊术后营养支持前后的体格检查、血液检查指标的相应减少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34.6%(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胡珊  丁文谦 《当代医学》2013,(27):75+13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7天时ALB及T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在改善营养状况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蛋白水平和并发症等.结果:经过两周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蛋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易行,符合生理特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维建 《右江医学》2010,38(2):138-140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7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3)和静脉营养组(n=44),分别给予相同热量和氮量的肠内或肠外营养制剂。对比营养指标变化、病死率、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间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肠内营养组血红蛋白较静脉营养组增高,病死率较静脉营养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如胃肠道功能完整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我院自制的鼻饲匀浆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种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种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腹泻外,观察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肠内营养联合治疗可以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3.
陈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602-160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TPN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EN组)40例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同时,在患者胃肠道功能刚恢复后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并过渡到肠内营养,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状况、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营养状况方面,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病死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不少,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显著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28例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3d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血浆清蛋白、血糖、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30例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实验组血浆清蛋白及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尤以第7d明显(P〈0.05)。两组血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实验组呕吐发生率(7.1%)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老年肠内营养相关腹泻的影响.方法 对58例老年肠内营养相关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情况下,予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汤剂,对照组加用美常安口服,观察2组腹泻情况和EN达到目标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9.3%,2组目标营养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老年肠内营养相关腹泻能促进肠道对水的吸收,缓解腹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伤后24~48h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先行全肠外营养,7d后予以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14d后血清白蛋白均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同时,治疗组负氮平衡及GC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实行早期行肠内营养后治疗组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并发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平 《医学综述》2013,(21):4014-40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T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大庆油田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EN组和TPN组,EN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TPN组40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在患者胃肠道功能刚恢复后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并过渡到EN,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EN组在营养状况方面显著优于TPN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且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腹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中转手术率和病死率均低于TPN组(P〈0.05)。结论EN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显著优于TPN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80例按营养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ALB与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ALB与PA在两组都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用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颅脑损伤病人更好地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脑损伤后胃动力恢复,是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9.
姚雄 《中外医疗》2016,(4):29-31
目的:研究分析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两组营养支持前后谷氨酰胺、白蛋白水平、甘露醇/乳果糖(L/M﹚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10 d后谷氨酰胺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10 d后L/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给予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营养,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