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新鲜马铃薯薄片与硫酸镁、喜辽妥外用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马铃薯薄片治疗组、硫酸镁治疗组、喜辽妥治疗组各50例,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外敷、33%硫酸镁湿敷、喜辽妥涂布患处皮肤,比较3组疗效。结果马铃薯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硫酸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喜辽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马铃薯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硫酸镁治疗组(P〈0.05),与喜疗妥治疗组相近(P〉0.05)。结论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优于33%硫酸镁湿敷,接近于喜辽妥,且对皮肤组织无刺激,经济方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静脉输液造成的液体外渗和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和90例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喜疗妥软膏外涂.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治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静脉输液外渗患者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性静脉炎患者两组治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疗妥外涂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方面与硫酸镁湿敷效果相当.而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方面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3.
董艳   《中国医学工程》2013,(1):90-90
目的探讨喜辽妥外涂对20%甘露醇血管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20%甘露醇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喜辽妥组、传统处理方法 50%硫酸镁组外涂,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喜辽妥组与50%硫酸镁组外敷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辽妥外涂能有效治疗20%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肿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喜辽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使用50%硫酸镁进行局部湿敷静脉处。观察组30例给予喜辽妥外涂治疗静脉炎并配合局部按摩;7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辽妥外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喜辽妥联合硫酸镁溶液对氟尿嘧啶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行氟尿嘧啶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加局部涂抹喜辽妥软膏,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辽妥软膏联合硫酸镁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6.
冯婷  东爱华  罗艳丽 《西部医学》2014,26(11):1463-1465
目的 比较喜疗妥与硫酸镁湿敷治疗3级浅表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因静脉输液导致的3级浅表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喜疗妥组和硫酸镁组,每组均为100例.治疗7天后,对两组患者浅表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和疼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浅表静脉炎均有改善,但喜疗妥组较硫酸镁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13,P<0.05).治疗7天后,喜疗妥组患者疼痛水平较硫酸镁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186,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输液所致的浅表静脉炎治疗中,喜疗妥较硫酸镁湿敷更加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动静脉内瘘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的患者共36例,平均分成三组。中药组12例,每日给予中药外敷局部血管硬化处,喜辽妥组患者12例,给予喜辽妥外敷局部血管硬化处.硫酸镁组12例,给予硫酸镁外敷局部血管硬化处,三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血管硬化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1.6%,喜辽妥组的总有效率83.3%,硫酸镁组总有效率66.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药外敷在动静脉内瘘局部血管硬化治疗中疗效较喜辽妥组、硫酸镁组疗效显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与硫酸镁合用预防老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交替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25%硫酸镁,对照组使用局部无菌敷贴外固定,比较两组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数:Ⅰ度、Ⅱ度、Ⅲ度分别为5例,2例,0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7.5%。对照组静脉炎发生数:Ⅰ度、Ⅱ度、Ⅲ度分别为9例,5例,3例,静脉炎发生率为42.5%。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5),观察组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硫酸镁预防老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丽华  陈智军  黄四碧 《中外医疗》2012,31(26):129-130
目的探讨新癀片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Thermal Design Power,TDP)治疗静脉输液渗漏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8例静脉输液渗漏致静脉炎的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TDP照射30min后将新癀片碾碎用茶水、白醋、蜂蜜调和成糊状外敷;对照组TDP照射后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癀片外敷加TDP照射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性静脉炎临床效果满意,简便易行,病人痛苦少,药物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碧荷  郑翠飞 《河北医学》2009,15(9):1084-1085
目的:观察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局部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铃薯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用于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间歇期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PICC治疗间歇期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37 例和对照组 36 例,实验组应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应用喜疗妥软膏外涂+TDP 灯照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马铃薯切片与50%硫酸镁溶液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的差别,探讨治疗外周静脉炎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13例因静脉留置针而发生外周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马铃薯切片治疗组,n=58)和对照组(50%硫酸镁溶液治疗组,n=55),观察两组间静脉炎的显效和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炎平均治愈时间为(2.96±0.61)d,对照组为(5.03±1.52)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可缩短治愈时间,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安普贴薄膜治疗康莱特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52例静脉注射康莱特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应用安普贴薄膜外敷治疗,对照组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安普贴薄膜外敷治疗康莱特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化学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7 d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比较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化学性静脉炎有效率高,方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药湿敷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疗效观察疗效。方法:将76例鼻咽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湿敷)及对照组(硫酸镁组),观察2组出现静脉炎例数。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6例(15.8%),对照组24例(65.8%)发生静脉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湿敷明显降低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不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脑珍)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使用氟桂利嗪胶囊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疗程21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对照组仅用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69,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CVA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膏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所致静脉炎疗效机制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27只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9只。采用50%葡萄糖行双侧大隐静脉注射,使其部分渗漏,A组、B组、c组三组分别给予清热化瘀膏外敷、硫酸镁湿敷、生理盐水湿敷,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观察各组VEGF表达量的变化过程。结果:敷贴药物8h后,A组、B组、C组三组所表达的VEGF量无统计学意义;敷药24h后,A组VEGF表达量明显减少,B组、c组无统计学意义;敷药48h后,VEGF表达量A组较少,但较24h有明显增加,B组和c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化瘀膏可通过抑制VEGF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阻断静脉炎的进一步发展,达到减轻炎性水肿的目的,对病理过程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