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研究根据已经报道的G6PDH基因的保守序列引物扩增腊梅花中G6PDH基因的核心序列,利用RACE技术从腊梅中首次克隆得到一个G6PDH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G6PDH1,并对G6PDH1蛋白质进行细胞定位预测、跨膜结构分析、三维结构模拟及聚类分析,预测G6PDH1的生物学信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6PDH1在腊梅不同组织中和冷处理条件下的表达差异分析。该研究中克隆获得的G6PDH1基因的全长为2011 bp,开放阅读框1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组织表达分析的结果显示,G6PDH1基因主要在花和根中表达,在叶和茎中表达量较低。通过冷处理,该基因在12 h时达到最高表达水平。研究通过对腊梅花中G6PDH1基因全长cDNA克隆和表达特异性分析,为以后深入研究腊梅的抗寒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腊梅花水提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UV,1H—NMR,13C-NMR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腊梅花水提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对其中2个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山奈酚(Kaempferol,Ⅰ),槲皮素(Quercetin,Ⅱ)。结论:对腊梅花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从腊梅花中分离得到山奈酚和槲皮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腊梅花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I)对比的方法分离和鉴定腊梅花挥发油的组成和含量,通过β-胡萝卜素/亚油酸漂白体系和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滤纸片法检测其对常见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 共鉴定出31种成分,主要为β-石竹烯(16.06%),Elixene(14.65%),β-榄香烯(9.26%)和β-荜澄茄油烯(6.42%);腊梅花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物的能力(反应180 min后对亚油酸氧化的抑制率仍为52.08%),但是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一般(反应18 h后清除率仅为16.38%);抑菌实验显示其对常见的6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腊梅花挥发油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腊梅花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腊梅花黄酮苷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的腊梅花黄酮苷含量,以芦丁为参照品,测量波长为359nm。结果均回收率为100.03%,精密度为1.4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的腊梅花黄酮苷含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用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的新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大孔树脂分别在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下做平行实验,测量各样品的吸光度A。结果确定AB-8为腊梅花总黄酮的吸附树脂。其最佳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30℃,吸附时间3h;最佳动态解吸工艺条件:流速2.6ml/min,上样液pH为4.3,30ml的70%乙醇洗脱。结论AB-8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是非常有效的,且条件易满足,成本低,提取分离效果明显,可工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6.
腊梅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UHPLC/QTOF-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HPLC/QTOF-MS对腊梅花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通过二级质谱裂解分析以及参考文献,从腊梅花中鉴定出了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柰酚-3-O-半乳糖苷、紫云英苷、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等1个多酚类和9个黄酮类化合物。结论本法为腊梅花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提供快速和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7.
柳叶腊梅挥发油G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柳叶腊梅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为柳叶腊梅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柳叶腊梅挥发油,用GC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建立柳叶腊梅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峰。结果: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柳叶腊梅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腊梅花中槲皮素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O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λ=254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槲皮素在0.2-2μg(R^2=0.9985)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2.08%。结论:HPLC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腊梅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民族药腊梅叶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腊梅叶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和脑复康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AlCl3进行造模,连续60 d。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TCh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腊梅叶总黄酮组动物潜伏期降低;总黄酮组动物脑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民族药腊梅叶总黄酮能够改善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机制可能与自由基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7,(11)
通过对"蜡"与"腊"的字义及"蜡梅"与"腊梅"在历代中草药书籍中的名称进行考证,以阐明蜡梅(腊梅)名实。查阅汉至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及历代中草药书籍,对蜡梅(腊梅)进行字义及名实考证。结果表明,"腊梅"字形首载于明代的《救荒本草》,现今在我国许多中草药书籍有"蜡梅"与"腊梅"两种字形出现,但书籍中采用"蜡梅"比采用"腊梅"为名称稍多,使用广、认可程度高的《本草纲目》和《中国植物志》书籍中都是以"蜡梅"为名,且"蜡"的字义表述了蜡梅花为黄色植物特征。为规范、统一我国中药名称,遵照中草药的传统命名习惯,建议以"蜡梅"字形作为其中药名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素心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var.concolor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和重结晶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素心腊梅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素心腊梅碱(1),1个新天然产物N1,N10-二甲基吲哚基乙胺(2)以及6个已知化合物:10-二十一碳烯酸(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胡萝卜苷亚油酸酯(6)、东莨菪素(7)和对羟基桂皮醛(8)。结论化合物1为新生物碱类化合物,命名为素心腊梅碱,2为首次从天然界发现的化合物。其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山腊梅感冒茶抑菌抗炎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山腊梅感冒茶是由山腊梅叶经现代工艺加工制做而成的袋泡茶,山腊梅为腊梅科腊梅属植物,江西盛产,资源丰富。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防治感冒、流行性感冒,江西中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对其抗病毒作用已进行实验研究,为了进一步验证其药效,对其抑菌抗炎解热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总结如下。1 实验材料1.1 药品 山腊梅感冒茶,批号:94—试,江西玉山制药厂生产。给药前用煮沸新鲜蒸馏水冲泡浓缩而成。复方乙酰水杨酸(APC),批号:930820,江西制药厂产品;青霉素G,批号:931029,江西东风制药厂产品;硫酸链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腊梅属(Chimonanthus)四种植物即腊梅(C.praecox(L.)Link)、山腊梅(C.nitens Oliv.)柳叶腊梅(C.salicifolius S. Y. Hu)和西南腊梅(C.campanulattts R.H.Chang et C. S. Ding)在开花期与营养期叶挥发油的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气相色谱比较。结果表明:四种植物叶中的挥发油至少有八种相同组分,但它们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即使同一种植物在开花期与营养期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也有明显的不同。本文资料为腊梅属植物的分类与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腊梅籽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雄  刘祝祥 《中药材》2008,31(7):992-995
目的:分析腊梅籽油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腊梅籽挥发油,用GC-MS技术分析。结果:分离并鉴定出了43个组分,主要成分相对质量分数是:腊梅碱(51.88%)、腊梅二碱(11.43%)、正-三十五烷(11.49%)、癸二酸(9.67%)、1,1-二乙氧基-3,7-二甲基-2,6-辛二烯(3.40%)、亚油酸甲酯(3.38%)、2,13-二(十八烯)-1-醇(2.90%)、β-榄香烯(1.90%)、3-十六炔(1.82%)、十六烷酸甲脂(1.78%)、氧化石竹烯(1.49%)、软脂酸(1.48%)、斯巴醇(1.07%)。结论:首次从腊梅中分离并鉴定出β-榄香烯、法呢醇、斯巴醇。  相似文献   

15.
柳叶腊梅灌肠剂对慢性盆腔炎模型鼠免疫调节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柳叶腊梅灌肠剂对慢性盆腔炎模型鼠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用柳叶腊梅灌肠剂灌肠。结果:各药物组T淋巴细胞CD4+含量明显提高,CD8+含量降低,CD4+/CD8+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柳叶腊梅灌肠剂高剂量组与庆大霉素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柳叶腊梅灌肠剂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模型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山腊梅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腊梅即亮叶腊梅(Chimonanthus nitens),浙南山区称石凉茶,又称黄金茶,腊梅科腊梅属常绿灌木。叶革质光亮,具芳香气味。生长在浙西南森林云雾之中,树高2~3米,叶子能发出沁人肺腑的芳香,是丽水一带高山特有的茶药两用野生珍稀茶种。现今对山腊梅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就其品质特征、采集、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柳叶蜡梅茎叶水提物的“消导止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柳叶蜡梅茎叶水提物“消导止泻“的科学内涵。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柳叶腊梅0.5,2,4g·kg^-1剂量组,每组12只,以枸橼酸莫沙必利为阳性对照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含量,并计算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以克痢痧为阳性对照,末次给药1h后灌胃蓖麻油,记录1,2,3,4,5h内的累积腹泻次数和大便形态;末次给药1h后灌胃番泻叶水提物,记录1,2,3,4,5h内的累积腹泻次数和大便形态。结果:柳叶腊梅3个剂量组小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均降低(P〈0.05)、血清GAS水平均显著升高(P〈0.叭),其中柳叶腊梅0.5g·kg^-1组小鼠血清MTL含量显著升高(P〈0.01);柳叶腊梅3个剂量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蓖麻油腹泻小鼠3,4,5h内的累积腹泻次数及1,2,3h的大便形态(P〈0.05或P〈0.01);柳叶腊梅2,4g·kg^-1剂量能显著改善番泻叶致泻3,4,5h内的累积腹泻次数及3h小鼠的大便形态(P〈0.05或P〈0.01)。结论:柳叶蜡梅茎叶水提物可以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胃排空和血清GAS含量,具有一定的促消化作用,且能降低蓖麻油和番泻叶致泻小鼠的腹泻次数,改善大便形态,具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腊梅叶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onil,Iso)诱发的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Iso制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予以腊梅叶总黄酮灌胃给药,观察心电图ST段的变化,快速断头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观察断头后张口持续呼吸时间及次数,测定血清CK、LDH活力的变化,测定心肌组织中SOD活力与MDA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腊梅叶总黄酮能明显抑制心电图ST段抬高,延长断头小鼠的张口呼吸持续时间、增加呼吸次数,抑制小鼠血清中CK及LDH升高,升高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结论 腊梅叶总黄酮对小鼠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体癣、股癣均为常见的霉菌性皮肤病。我院选用民间验方腊梅树叶局部涂擦,疗效显著。一、药物及用法:取腊梅树嫩叶,每次4~5幅,洗净,用手掌揉碎发潮后,在患部涂擦即可,每天1~2次,直至痊愈。二、典型病例例一:赵×,男,32岁。双侧大腿内侧及会阴部股癣,对称发作,曾用黑白癣药水和柳酸酒精等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理气利咽汤对梅核气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理气利咽汤(郁金、腊梅花、桔梗、枳壳、青皮、甘草等)治疗梅核气30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6%.体会:本方诸药合用,具有疏肝理气,宣肺利咽,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