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30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30例,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随访观察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随访调查发现,术后护理组中有1例(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参考组中有4例(1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预防股骨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施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其他一般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对照组血栓形成10例,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施行舒适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对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7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NRS评分、可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NRS评分、恢复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08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4例;对照组:对患者术后进行常规的预防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预防和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和相关的治疗。结果经过预防和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进行必要的治疗,有效地避免和防止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负担和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28),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42.68%),其中有1例发生肺栓塞,而试验组患者中,术后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DVT发生率,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本院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产妇针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对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极大减少各科患者术后发生下孩子深静脉血栓情况,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并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或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7.1%,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7.1%,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治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服药、复诊依从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2016年6月—2018年3月医院接收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则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对两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大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大手术患者14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实验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以及血液流变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照组的血栓形成率为21.2%,实验组为3.7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情况,实验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可知对照组为78.8%,干预组为96.3%,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大术后采用综合性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瘤术后无法下床活动、长期卧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对照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预防护理措施,穿弹力袜、按摩、加强肢体活动,能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单有效,预防效果明显,同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高危人群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8.1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高危人群实施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剖析预防肿瘤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接收的肿瘤重症患者128例。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依据,将128例患者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接受ICU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统计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例数。结果试验组深静脉血栓者4例,对照组11例。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积极用于肿瘤重症患者中,可降低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不给予其他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稠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01/2015-06山东省鄄城县中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腹部创伤的老年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作两组,其中参照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研讨组39例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干预方式,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应用价值。结果参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1.03%,研讨组患者发生率为5.13%,数据充分表明研讨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显而易见,在预防的同时能够快速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期效果。方法应用循证护理多渠道寻找证据,进行严格评价,结合骨科的临床经验和实际,制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案,对42例骨科手术患肢进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治疗组进行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科术后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