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阴茎背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选择性阴茎背神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早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 .结果38例患者术程顺利,术后患者阴茎敏感性均下降.射精潜伏期延长显效31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2.1%.结论 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伤口与并发症的观察及对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5例阴茎完全离断再植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1990-06-2009-10对5例阴茎完全离断的患者,采用急诊在放大16倍的手术显微镜下按导尿管固定、吻合阴茎背静脉、阴茎背动脉及阴茎背神经的再植顺序。其中1例阴茎连同两侧睾丸离断,吻合输精管及血管。结果本组5例阴茎全部成活,其中1例阴茎连同两侧睾丸离断的患者,一侧睾丸及部分阴囊皮肤坏死,二期行大腿内侧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后愈合。2例阴茎皮肤部分坏死,换药后瘢痕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10个月~18 a。再植阴茎无明显尿道狭窄,皮肤感觉恢复良好,阴茎勃起功能恢复良好能完成正常的性生活。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明显提高阴茎离断再植的成活率,并可恢复阴茎的完整外形和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服西地那非对早泄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104例早泄患者于性交前1h口服西地那非50mg,性伴侣用秒表测定每次性交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并记录双方对性生活的满意度,综合IELT和性生活满意度判定西地那非的治疗效效。结果:口服西地那非治疗104例早泄患者,总有效率为51.9%。其中继发性早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原发性早泄(90.9%vs.33.8%,P<0.005),合并轻度勃起功能障碍的早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勃起功能正常的早泄患者(91.8%vs.16.4%,P<0.005)。结论:口服西地那非对早泄治疗有效,而且继发性早泄以及合并轻度勃起功能障碍的早泄患者获得了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提示继发性早泄可能与患者勃起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4.
孙凌  ;李建勇 《华西医学》2009,(8):1982-1983
目的:探讨提高阴茎再植术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例采用大隐静脉自体移植修复阴茎背动脉并吻合阴茎静脉和神经,全部再植成功。3例均有勃起功能。结论:阴茎背动脉,阴茎背深静脉以及阴茎背神经的相继处理以及术中高度精细的无创操作技术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曲唑酮对原发性早泄(PE)的临床疗效及对精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取在男科门诊就诊的68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曲唑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玄驹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持续8周。治疗前后采用射精潜伏期(IELT)及早泄量表(PEP)对患者性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精液,经离心处理后,分别测定两组果糖(Fru)、酸性磷酸酶(ACP)及α-葡萄糖苷酶(α-Ghu)。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ELT时间显著延长(P0.05),其中对照组IELT延长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性交满意度、射精控制能力、早泄相关两性沟通困难及早泄苦恼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CP、α-Ghu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ru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曲唑酮能有效改善PE患者性功能及提高患者性生活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复方玄驹胶囊能调节患者精浆相关生化指标、改变生殖器对性刺激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改良式阴茎背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患者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丽  邢军  郭立波 《护理学报》2008,15(5):48-49
对198例原发性早泄患者采用改良式阴茎背神经切除术。术前的心理疏导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进行阴茎夜间勃起试验。术后做好局部肿胀、渗血的观察和饮食护理,注意对患者及其配偶进行心理护理及指导,避免术后由心理障碍诱发的早泄,以提高手术效果。本组198例患者经过3~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87.4%。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后血浆5-HT浓度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筛选本院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81例,根据患者近3次性生活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ntra-vaginal ejaculation latency time,IELT)的平均值将入选样本分为两组:A组(IELT≤30s),B组(30sIELT≤60s)。同时对每一个患者予以提取血浆冻存。两组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20mg/d,连用8周。治疗8周后再次予以同样的方法记录IELT,提取患者血浆。采用5-HT ELISA试剂盒测定所收集的血浆样本。运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研究初始,研究终点时,共计125例患者获得了可靠随访数据及血样信息,其中A组41例,B组40例。研究发现,研究初始时,A组患者血浆5-HT浓度显著低于B组(P0.001),治疗后,血浆5-HT浓度及IELT均显著增加(P0.001),A组IELT均值的增加以及5-HT浓度的增加均显著高于B组,(P0.001)。结论原发性早泄患者血浆5-HT浓度越低的患者表现出了越严重的早泄症状。原发性早泄患者在通过帕罗西汀治疗后5-HT浓度显著增高且治疗前5-HT浓度越低的患者治疗后其5-HT浓度增高越明显,且其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5-HT浓度的提高与患者早泄症状的改善之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李丽红 《全科护理》2014,(19):1823-1824
正阴茎离断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通常由于意外事故、刑事案件等造成,需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案包括阴茎的再植与成活、术后排尿和性功能的恢复等[1]。阴茎离断伤会给病人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且临床疗效同受伤的部位、程度、缺血时间等紧密相关,因而在治疗和护理上较为特殊。2013年9月28日我科对1例阴茎离断再植术后部分缺损病人行阴茎离断再植术后缺如延长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9.
总结阴茎背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56例原发性早泄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术后做好切口护理、疼痛护理及预防阴茎勃起指导,重视出院指导,以提高手术成功率。56例手术均顺利,治愈29例(51.8%),好转18例(32.1%),有效率为83.9%。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单用帕罗西汀及联合叶酸治疗原发性早泄的有效性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五羟色胺(5-HT)水平变化。方法筛选成都市363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126例,将入选样本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20mg/d);B组帕罗西汀(20mg/d)联合叶酸(0.4mg/d)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前后以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及原发性早泄简表(PEP)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5-HT水平,并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A、B组平均IELT分别由1.21、1.18min提高到8.04、9.42min。B组平均IELT的提高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EP中各项评分及治疗后5-HT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叶酸治疗原发性早泄比单用帕罗西汀取得了明显好的效果,并且其平均血浆5-HT水平提升更明显,叶酸可辅助帕罗西汀提升血浆5-HT水平并改善原发性早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阴茎再植术的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阴茎再植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道狭窄,1例出现远侧段阴茎局部皮肤坏死和远端阴茎水肿。结论:术前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术中成功吻合阴茎背动静脉和神经,使阴茎远端深浅组织恢复良好的血供,术后做好防止感染、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等,是提高阴茎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  相似文献   

12.
阴茎离断的病例临床上极为少见,由于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大,加上患者对手术治疗信心不足,其生理或心理反应变化能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术中配合和术后恢复。本科2008年6—7月成功救治一位阴茎中段离断8h后再植的患者。本文就该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阴茎离断再植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的6例术后一个月能勃起,术后一年左右阴茎感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术前处理好断端,术中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术后抗凝等处理能提高阴茎的再植成功率及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阴茎的离断性损伤时有发生.多由刑事纠纷、自伤或者意外性事故引起。如果阴茎的离断组织保存较好,可以行阴茎离断再植术治疗。但是若离断组织较差,往往导致阴茎残端小。虽有报道采用阴茎延长术或阴茎再造术治疗,仍然难以满足排尿及性生活的要求,给患者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创伤。我科2005年9月尝试采用人异体阴茎移植治疗阴茎缺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阴茎的离断性损伤时有发生,多由刑事纠纷、自伤或者意外性事故引起。如果阴茎的离断组织保存较好,可以行阴茎离断再植术治疗。但是若离断组织较差,往往导致阴茎残端小。虽有报道采用阴茎延长术或阴茎再造术治疗,仍然难以满足排尿及性生活的要求,给患者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创伤。我科2005年9月尝试采用人异体阴茎移植治疗阴茎缺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的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其中,完全腹腔镜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腹腔镜组)以及同期行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两组患者术后肝脏储备功能、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和上消化道再出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术后均随访24个月,两组术后肝脏功能(MELD)评分及Child评分、上消化道再出血率、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能有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并不延长手术时间,也不增加费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90例行尿道下裂手术的男性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均常规麻醉诱导插管,插管后A组行阴茎根部阻滞,B组行骶管阻滞,C组患儿给予芬太尼静滴。比较三组拔管时间、拔管后哭闹例数、复苏室处置时间及复苏室追加镇痛药物的次数。结果 A、B两组患儿拔管时间、拔管后哭闹的比率、复苏室停留时间及复苏室使用镇痛药物的比率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茎背神经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可以减少全麻药物的使用,缩短复苏时间,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但阴茎背神经阻滞操作简单,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全腹腔镜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保留脾脏的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11例。观察其保脾断流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再出血率和生存情况。 结果 11例患者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保留脾脏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时间110~225 min,平均157±31 min;手术中出血30~150 mL,平均83±37 mL。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9.4 d)。患者手术后1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功能等与手术前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保留脾脏的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杨文丽 《全科护理》2012,10(17):1569-157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瘫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FSPR)和脑瘫肌张力调整术患儿列为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30例同手术脑瘫患儿列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因门静脉高压症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7例(选择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1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手术前后门静脉与肝动脉血流量变化,并术中监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结果:断流术后选择组FPP较非选择组FPP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均减少,选择组减少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肝动脉血流量均增加,选择组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8%,非选择组为27.5%(P<0.05)。选择组50例完成6~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16.0%,3年生存率88%;非选择组42例完成6~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30.2%,3年生存率78.6%。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