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期效果。方法应用循证护理多渠道寻找证据,进行严格评价,结合骨科的临床经验和实际,制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案,对42例骨科手术患肢进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治疗组进行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科术后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术后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及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预后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术后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极大减少各科患者术后发生下孩子深静脉血栓情况,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用气压治疗仪。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下肢DVT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46例中仅1例(2.2%)发生DVT。对照组40例中有9例(22.5%)发生DVT,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简单易行,能够有效的预防DV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效果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5月23日—2017年5月23日我院13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应用预防性护理)、对照组(70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人员工作投入量表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67%)相比对照组(11.43%)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87.28±2.78)分]、舒适度评分[(86.24±10.61)分]相比对照组[(80.02±3.25)分、(78.23±5.67)分]明显更高,P0.05,且住院时间[(7.24±2.02)d]相比对照组[(12.30±2.12)d]明显更短,P0.05;实验组医护人员奉献维度评分[(4.24±0.15)分]、活力维度评分[(4.68±0.71)分]、专注维度评分[(5.24±0.32)分]相比对照组[(3.26±0.45)分、(3.10±0.12)分、(3.15±0.12)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有助于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循证护理50例)和对照组(传统护理50例)。观察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循证护理能明显减少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为患者提供最优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瘤术后无法下床活动、长期卧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对照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预防护理措施,穿弹力袜、按摩、加强肢体活动,能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单有效,预防效果明显,同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2016年6月—2018年3月医院接收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则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对两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30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30例,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随访观察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随访调查发现,术后护理组中有1例(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参考组中有4例(1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11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每组各55例。将两组剖宫产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下肢症状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下肢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术后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发生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预防股骨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施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其他一般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对照组血栓形成10例,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施行舒适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对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治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服药、复诊依从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7.1%,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7.1%,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2014年10月使用气压治疗仪对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将两组患者分成两组,给予100例产妇常规护理,给予100例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预防性治疗效果满意,未发生一例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79.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9.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然于对照组。结论双下肢气压治疗仪剖宫产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明显降低了下肢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2014年10月使用气压治疗仪对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将两组患者分成两组,给予100例产妇常规护理,给予100例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预防性治疗效果满意,未发生一例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79.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9.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然于对照组。结论双下肢气压治疗仪剖宫产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明显降低了下肢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的80例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循证护理组进行了循证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满意人数;脑血管病介入术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SF-36量表评分、心理功能(焦虑、抑郁);介入术后并发症概率。结果循证护理组满意人数、SF-36量表评分、心理功能(焦虑、抑郁)、脑血管病介入术后住院的时间、介入术后并发症概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指导可获得良好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式,并且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95例,探讨患者的病因等,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训练,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以此促进患者的静脉回流。结果所有患者在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术后,要针对其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以此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7年1月住院部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昏迷中有效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下肢肿胀发生,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