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性肿瘤的疗效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治疗股骨近端转移性肿瘤47例48髋,给予积极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下肢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功能评价采用MSTS-93评分。结果:1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死亡,1例肿瘤假体全髋置换术后脱位,复位后牵引治疗,无假体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脑梗塞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行MSTS-93评分,其中优23例,良15例,中6例,差3例,优良率为80.9%。结论: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性肿瘤,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对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侧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8月老年偏瘫侧髋部骨折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12例患者,总结偏瘫侧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12例老年患者中,仅1例于术后1个月发生脱位,通过及时观察发现并行手法复位,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与评估并存疾病的处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康复指导是偏瘫侧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外科快速康复(FTS)结合中西医护理模式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30例,依据医疗组别分为实施FTS结合中西医护理模式(干预组15例)和常规护理模式(常规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天数、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随访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骨外科FTS结合中西医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康复,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1例拟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因未完成后续随访脱落1例, B组脱落1例, 最终A组35例, B组34例。A组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B组采用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使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5-羟色胺(5-H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两组术后24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13.34±1.88)d]短于B组[(17.38±1.95)d], P<0.05。术后3、6、12个月, 两组Harris评分均呈现出上升态势, A组变化幅度较B组更为明显, 且各时点Harri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混合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混合组(A组)和骨水泥组(B组)两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B组予以骨水泥固定方案,A组则采用非骨水泥固定髋臼+骨水泥固定股骨柄方案。术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记录其假体松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1年内,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获得良好恢复,评分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年,A组优良率为88.9%与第1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为69.4%,较治疗后第1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时发现,A组假体松动或脱位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B组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予以混合式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假体松动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诊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模式,对研究组患者行早期康复干预方法。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状况,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周与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上的应用,可减缩住院时间,强化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假体脱位,经手法复位痊愈,1例3年后假体松动行翻修手术目前状况良好,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痛苦,回复髋关节大部分功能,维持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与B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势,适宜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比较内固定与关节置换两种方法治疗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给予A组患者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则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手术治疗后,B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6.7%,显著高于A组的68.3%,此外,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A组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内固定治疗,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但要严格掌握假体置换的适应证,且应规范手术操作,不宜简单仅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和年龄来划分。参照国内外经验,遵循以下原则:1.如骨折位置低,而且错位不大,尤其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2.如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骨折错位严重,骨折位置高,骨质疏松不重,首选生物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3.如患者年龄75岁,骨折明显错位,骨质疏松,可以采取骨水泥固定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4.对于患者年龄60岁甚至70岁,骨折错位不大,只要骨折位置偏低,骨质条件较好,可以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5.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采用生物固定型关节,还是骨水泥固定型关节,还是混合固定型关节,可以参照患者的年龄、骨折前活动能力、骨折部位骨质条件、全身状况、医生的经验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简单,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明显促进了中老年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及措施。方法对具备手术适应征的3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对围手术期进行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生理、心理及身体功能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结论运用辨证施护的思维,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并制定规范的临床执行路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及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下慕尼黑骨外科(OCM)入路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南京市六合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乙组(n=40)和甲组(n=41)。乙组给予后外侧入路(PLA)股骨头置换术,甲组给予基于MDT模式下OCM入路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随访结束后骨折复位质量及股骨假体位置,术后1周、随访结束后髋关节功能。结果:甲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P<0.05)。随访结束后,两组正、侧位Garden对线指数,股骨假体居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随访结束后,甲组Harris评分高于乙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下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骨折复位质量,但基于MDT模式下OCM入路手术切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且髋关节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固定组和置换组。固定组采用内固定治疗,置换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股骨颈骨折功能优良率;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压疮、深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换组股骨颈骨折功能优良率高于固定组,P0.05;置换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固定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固定组,P0.05;置换组术后压疮、深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固定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应用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式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对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9例术中并发假体附近骨折病例,没有出现假体柄远端骨折情况,手术中进行了重新固定,共有23例患者术后合并假体周围骨折,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过3~9个月骨性愈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屈曲度均超过了80°,Harris评分相比手术前明显提升(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附近骨折的临床病因比较复杂,为患者提供Vancouver分型,选择合适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及探索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集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患股骨颈骨折的80例患者,均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展治疗,随机分组:参考组共40例,为其提供常规骨科护理干预服务;护理组共4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服务。治疗及干预完毕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总体护理优良率为95%,参考组的总体护理优良率为80%,护理组的总体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护理组术后3月、半年及1年时的Harris评分与参考组相比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其疗效,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经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天数与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予以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骨科快速通道理念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价值。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施骨科快速通道理念指导,B组按常规康复程序处理。结果术后A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优于B组;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期实施骨科快速通道理念指导,可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安全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术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性及表现形式。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和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分析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后股骨高度、调整方式、Offest以及截骨位置。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后股骨高度、截骨位置均低于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后Offest小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并发现三种低位截骨后的调整方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颈骨折会产生较小Offest及低截骨的可能,因为低位截骨而进行调整对患者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可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骨折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疗效优于骨折内固定术,是临床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前来就诊单、双序号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单)和对照组(双),每组46例。研究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SF-36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70%(4/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6.09%(12/46)(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