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内固定术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PFNA内固定术)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85.32±12.42)分,对照组为(91.63±11.28)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FNA内固定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加确切的疗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心得。方法将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的68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全面护理服务组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平均耗时、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率。结果全面护理服务组满意度、髋关节功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平均耗时、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对比常规护理服务组有优势,P 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和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PFNA,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52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的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术后的负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极少有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6.1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至于时间也更短,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患者通过双盲法设立治疗组(A)和对照组(B),根据治疗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组,在负重时间及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施用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超高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缩短下地时间,尽快恢复生活质量和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管术治疗的效果与临床价值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观察组则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12、18个月经髋关节Harris评分显示,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个月后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泌尿感染、肺部感染、手术位置易位、压疮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经1个月治疗后泌尿感染、肺部感染、手术位置易位、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6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较对照组(29.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卧床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比较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失血量、手术耗时、卧床和住院时长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疗效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76例,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预后生活质量QLQ-C30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QLQ-C30评分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手术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整体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临床在推广中,应该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既要保证疗效,也要考虑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n=34例),其中研究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比较,并就总体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改良Harris评分均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不断升高,术后3个月内,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术式比较研究中发现,PFNA内固定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且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恢复期较短,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2组,每组25例。观察组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使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下床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效果比骨折内固定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82例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24%)高于对照组(68.29%),住院时间(11.5±1.3)d短于对照组(18.7±1.6)d,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创DHS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优于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手术,前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A组和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等各临床指标。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且临床总有效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失血量与输血量均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手段应用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创伤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与B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势,适宜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防旋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接诊的101例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FNA组51例和DHS组50例。DHS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PFNA组患者接受防旋近端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治疗后,PFNA组的优良率94.12%明显高于DHS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5249,P0.05)。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防旋近端髓内钉治疗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具有较高的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从本院选取8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和PFNA内固定术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两种相比较而言,PFNA的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兴山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87例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对照组(n=42,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