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并根据取石满意度、胆总管直径及下段通畅情况、肝内胆汁淤积程度,选择留置T管引流或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94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其中,留置T管引流63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1例;手术时间为(135±34)min,术中出血量为(65±1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7±3)d,术后复查均无结石残留,术后随访均无结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2例分别因腹腔粘连严重和腹腔镜下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微创组(50例)和开腹组(45例),微创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石复发率虽低于开腹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硬质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集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例运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而观察组17例运用ERCP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联合腹腔镜硬质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分别记录两组中手术时间、术后残余结石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泻消化不良发生率。结果:研究过程中除观察组1例因ERCP取石失败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结石、手术并发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联合腹腔镜硬质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ERCP与开腹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进行研究与判定。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给予开腹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腹腔镜联合ERCP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微创组,并观察两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后48 h内疼痛情况、48h内肛门排气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术后胰腺炎、术后出血、胆管炎及胆漏)。结果开腹组与微创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微创组未出现胃肠道穿孔、大出血和胆道损伤患者,其中微创组(腹腔镜联合ERCP手术中无中转开腹患者。微创组患者术后48h疼痛情况及排气情况均优于开腹组);术后两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能够显著改善48h内患者排气概率及48h后术后排气情况,且术后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微创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EST)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LCBDE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5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三组。实验组10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以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C+LCDE);对照1组119例,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对照2组295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三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8.0%,结石残余率2.0%,并发症发生率6.9%。手术成功率与2个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残余率低于对照2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1组,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DE、ERCP+EST+LC和传统开腹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各具特点和优势,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胆管镜手术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2例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联合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的结石清除、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对比。方法抽选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本院共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按照随机掷币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联合T管引流治疗,研究组接受LC联合内镜胆总管取石联合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结石清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长、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LC联合内镜联合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且术后不良反应少,避免结石残留复发而增加二次手术的风险,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汾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4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3)和研究组(n=22),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情况、术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并T管引流治疗15例(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并T管引流治疗17例(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80.3±14.2)m L、肛门排气时间(3.2±1.4)天、住院时间(15.2±0.9)天;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5.3±11.2)m L、肛门排气时间(1.3±0.9)天、住院时间(8.4±1.1)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短以及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同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预后。方法选取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015年1月-2016年1月),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9.9±13.5)min,术中出血量为(36.0±5.0)ml,住院时间为(8.0±2.3)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5±0.5)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有利于预后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应用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对患有胆结石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两院收治的86例患有胆结石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结石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对患有胆结石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调查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行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5年,其中136例患者随访成功,将其中术后反复复发(≥2次)的患者36例纳入研究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在剩余100例患者中选取40例(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1次或未出现复发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数量、结石大小以及胆总管直径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手术史(OR=5.011,β=1.612)、乳头旁憩室(OR=4.142,β=1.421)、胆总管夹角(OR=14.315,β=2.661)、胆囊切除史(OR=1.736,β=3.143)是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乳头旁憩室(β=1.243,Waldχ~2=6.43,P=0.011)、胆总管夹角<45°(β=2.548,Waldχ~2=8.56,P=0.003)、有胆道手术史(β=1.788,Waldχ~2=11.779,P=0.001)是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以及胆总管夹角是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多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以期降低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要点与临床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方法治疗,对手术中的配合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探讨。结果 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有72例手术一次性成功,2例行1次手术后转外科治疗,2例行2次手术后成功。结论 ERCP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成功率高,风险小,值得临床应用,在手术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胆道继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且对减轻患者的疼痛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试验组(LC+LCBDE)43例和对照组(LC+ERCP/EST)38例,试验组采用LC+LCBDE治疗,对照组给予LC+ERCP/E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试验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手术总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一次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 571例腹腔镜、硬质肾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共4 571例腹腔镜、硬质肾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其中胆囊结石4 082例,胆囊息肉48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出现:(1)术后胆囊结石复发;(2)术后胆漏;(3)术中结石掉入胆总管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胆漏18例,术后8 h~4 d出现发热、腹痛(以右侧腹痛为明显,有腹膜炎体征),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提示胆囊周围有积液,18例经再次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胆囊切口处漏,均予腹腔镜下胆囊切口缝合,腹腔冲洗后治愈。18例全部出现在开展该术式的第1年。结论腹腔镜联合硬质肾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野宽广清晰、通道便捷、取石方便、结石(息肉)取尽率高等优点。重视术前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检查,明确有无肝外胆管结石。取尽结石(息肉),不残留血块、取尽壁间结石是减少术后复发的最常见方法。术后规律服用溶石药物是降低结石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48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行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的胆总管内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胆总管内径明显增加,且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能较好地保留胆囊生理功能,防止胆囊切除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对老年患者胆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后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比较手术前后胆囊收缩能力、胆道宽度和脂肪泻发生率的变化,评价胆囊功能。结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成功率100%;手术前后胆囊容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胆囊最大收缩率大于术前(P0.05);术后胆囊最小剩余容积小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胆囊容积、最大收缩率和最小剩余容积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发现显著改变(P0.05);手术前后脂肪泻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总管宽度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微创、便捷、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在取出结石的同时保留了完整的胆囊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三镜联合方案治疗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41)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n=41)采用传统胆道镜、腹腔镜双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预后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胰腺炎、胆瘘、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应用三镜联合方案治疗,相较传统双镜术式,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用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