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心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装置于2014年3至6月间成功抢救的8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例,女3例。多发伤并胸部外伤6例(无腹部外伤),胸廓畸形并感染性休克1例,胸廓畸形并心源性休克1例。结果 8例患者均存在传统心肺复苏的禁忌证,利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后全部恢复自主循环复苏30 min后血气分析全部正常。结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适用于有胸外按压禁忌证的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心肺复苏术(CPR)是针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其中基础生命支持(BLS)是整个复苏过程的基础和关键,而心脏按压在BLS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最明显的变化是,对成人、儿童和婴幼JL(除新生儿外)BLs的顺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变成了“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可见胸外按压在抢救时的重要性。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主张开胸心脏按压应该在心脏停搏10min内进行.我科在8月收治一位电击伤的病人,进行胸内心脏按压术,复苏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搏骤停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心搏骤停患儿90例,对其:①系统相关因素;②心搏骤停出现前的相关因素;③CPR期间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中有28例(31.11%)心肺复苏失败患儿.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时间(χ2=5.15)、心搏骤停前有无给予镇静药物(χ2=15.56)、有无进行中心静脉通路(χ2=3.02)、心肺复苏时间(χ2=21.13)、心肺复苏操作时有无进行胸外按压(χ2=4.06)、有无进行正压通气(χ2=8.05)、有无气管插管(χ2=5.03)及补碱(χ2=10.42)因素下,其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而心搏骤停出现时间、心搏骤停出现前有无进行机械通气、有无给予镇痛或血管活性药物、有无补钙、有无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心肺复苏时有无给予肾上腺素因素下,其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搏骤停前给予镇静药物(OR=12.24)、心肺复苏时间(OR=0.02)、心肺复苏操作时进行胸外按压(OR=0.07)、正压通气(OR=312.05)、补碱(OR=0.02)与心肺复苏失败存在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心肺复苏时间超过30min、心肺复苏操作时进行胸外按压及补碱的心搏骤停患儿出现心肺复苏失败率较高.因此,患儿出现心搏骤停前应给予其镇静药物并在心肺复苏期间应进行正压通气,有助于减少心肺复苏失败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搏骤停前和心肺复苏实施中的各种因素对心肺复苏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6例心搏骤停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系统因素、心搏骤停前干预措施和心肺复苏干预措施,以心肺复苏成功作为终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肺复苏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 86例心搏骤停患儿心肺复苏成功55例(64.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心搏骤停前是否中应用镇静药物、心静脉通路,心肺复苏实施中是否接受气管插管、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补碱,不同心肺复苏工作时长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心搏骤停前应用镇静药物,心肺复苏实施中接受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补碱,心肺复苏工作时长与心肺复苏失败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对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心搏骤停患儿,其在心搏骤停前应用镇静药物以及心肺复苏过程中接受正压通气者心肺复苏失败率低,其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接受补碱者、胸外按压者以及心肺复苏工作时长≥30 min者的心肺复苏失败率高;对于因为呼吸因素导致出现心搏骤停的患儿,应该及时进行正压通气,危重症患儿应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且临床医生尽可能进行长时间的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5.
2015年10月公布了最新的《2015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版)》(以下简称为《2015更新》)。本指南采用了新的系统性审查流程和新的建议级别(COR)及证据水平(LOE)。同时,对其中儿童基础生命支持(PBLS)部分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整。为了加强儿科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CPR)急救技能的掌握,笔者拟简要介绍《2015更新》中,关于PBLS部分的主要更新内容,包括:①明确PBLS的适用人群;②重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C-A-B)的CPR操作顺序;③提供新的专业人员单人和多人施救流程;④限定胸外按压深度:青少年不超过6 cm;⑤建议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⑥比较传统CPR与单纯胸外按压式CPR的优势与劣势;⑦强调高质量的CPR等,旨在提高临床对患儿进行CPR的成功率及患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采用气动电控原理设计制作,集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于一体,并支持同步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走持,具备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指标,填补了国内该类产品研究的空白,适合院前和院内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急救。  相似文献   

7.
当您路遇心跳骤停患者,需要对其进行急救时,如果依然沿袭胸外按压15次、人工呼吸两次的传统抢救方式,也许抢救效果会不尽人意。考虑到原先这一方法的缺陷,根据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会议的意见,现在这一比例调整为30:2,以突出强调胸外心脏按压的重要性。5月1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主任李建国教授在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2006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介绍了这一最新进展。以往的指南建议,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按压—人工通气比为15:2。但新近研究发现,无论是专业急救人员还是路人提供的心肺复苏(CPR)均有缺陷,主要表现为胸外按压的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腹心肺复苏法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为临床运用腹部心肺复苏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Medlin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全面检索经腹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取数据并使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指标主要为经抢救后患者的病死率,患者复苏后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平均动脉压(MA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共纳入1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累计受试者1 117例。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相比,经腹部心肺复苏法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RR=0.77,95%CI:0.70~0.84)。其中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的RR值为0.69(95%CI:0.61~0.79),插入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法的RR值为0.84(95%CI:0.75~0.95)。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还可增加患者肺潮气量(SMD=14.29,95%CI=10.61~17.97),增加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SMD=5.53,95%CI:3.99~7.06),降低平均动脉压(SMD=-0.56,95%CI:-0.89~-0.24),并且减少了神经功能损害(SMD=-0.57,95%CI:-1.05~-0.09)。 结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佳,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可改善患者通气,减少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心搏呼吸骤停抢救的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效地心肺复苏(CPR)是保障,其中有效地胸外按压是关键.全自动心肺复苏仪是一种模拟人工胸外按压原理采用自动控制频率操作替代人工胸外按压的机械性装置.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产品问世,并在院前院内急救复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技术(CPR)应用于临床急救对于拯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作者新近研制的智能化胸腹联合按压心肺复苏装置,它在传统心肺复苏单纯按胸的基础上加入腹部按压,使冠脉灌注压得到有效提高,并通过动物实验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宣教及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广西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CPR)知识宣教和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群体的居民共4160人.进行CPR问卷调查与技能培训.结果 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专业培训普及率低(0.82%).居民经过短时间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专业培训后,心跳骤停的判断、气道打开方法、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按压与通气比例操作正确人数达95.9%,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普遍缺乏.需培训学习.人体模型操作培训可明显提高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动式胸外心脏按压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情况。按照胸外按压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试验组使用自动式胸外心脏按压仪,并按照心肺复苏的急救指南进行相应急救,比较两组心脏复苏效果。结果试验组在按压10、15、30 min时有效胸外按压指征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肺复苏时间长于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动式胸外心脏按压仪替代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心肺复苏效果,尤其是在超长心肺复苏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张玲 《现代医院》2011,11(12):113-114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的方法,以提高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方法在胸外按压、球囊通气、报数等过程引入细节管理的方法,严格按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规范操作,加强对现场培训的督导,重视细节培训,提高培训效果。结果在胸外按压的频率、球囊通气的有效率、5个CPR循环所用时间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注重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参与心肺复苏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健康大视野》2007,(10):114-115
“心肺复苏(CPR)中采用腹部按压代替传统的胸外按压加口对口人工呼吸.将可能提高复苏的成功率”.美国一项研究近日提出了单纯腹部节律按压(OAC-CPR)的新抢救方法。 据研究者Geddes介绍,传统CPR的复苏成功率只有5%~10%,还要看施救者的反应有多快.实施复苏的技术有多好。每耽误1分钟,传统CPR的成功率就降低10%。也就是说.延误10分钟以上再实施CPR,将完全没有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担架系统,它将按压、呼吸、吸引、液体输注等功能集成在一个双折担架上。该担架系统完全符合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要求。该担架系统能承载患者,可于现场和后送途中对患者实施不间断胸外按压和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同时也可进行吸引和输液,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心肺复苏急救系统。其按压/通气比、按压深度、呼吸潮气量均可调。  相似文献   

16.
传统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探索应用50多年来,挽救了许多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生命。同时部分患者也因胸径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出现并发症,以致复苏失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努力探索腹径路CPR,以提高CPR成功率,并取得满意疗效。尤其针对不能施行胸外心脏按压病例,采用腹径路可复苏成功。笔者纵观CPR发展历程,对经腹CPR径路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早期心搏骤停的原因和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调查心脏手术后第 1个 2 4h内发生心搏骤停的病历 2 4份 ,对其发生的原因和救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心搏骤停的病例以风湿性心瓣膜病居多 (5 8.3% ) ,冠心病次之 (2 0 .8% )。导致心搏骤停的原因有低心排综合征 11例、电解质紊乱 7例、心脏压塞 3例、出血 2例、不明原因 1例。主要抢救措施包括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心血管兴奋药物应用、电击除颤、床边开胸和心肺复苏后综合治疗。抢救后心脏复跳 18例 ,占 75 % ;心肺脑复苏成功并治愈出院 15例 ,占 6 2 .5 %。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术后发生心搏骤停的比率较高 ,应重视围术期治疗 ;致使心搏骤停的原因主要与低心排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心脏压塞和出血有关 ,应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 ;当心肺复苏 (CPR)无效时应考虑心脏压塞可能 ,及时床边开胸CPR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机对心脏停搏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分析80例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和78例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肋骨骨折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跳恢复时间及存活率。结果:萨勃心肺复苏机心肺复苏组生理参数优于人工按压组,复苏成功率较人工按压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胸外按压组。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在维持患者生理参数稳定、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优于传统人工心肺复苏,建议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9.
院前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从华 《健康必读》2008,7(9):64-65
目的探讨院前心脏骤停(CA)复苏流程中最佳方法。方法将60例院前心脏骤停(CA)患者,分成两组,A组(即标准CPR组n=30)和B组(即胸外心脏按压组n=30)。A组在复苏流程中按照标准CPR方法进行复苏;B组在复苏流程中以胸外心脏按压为主进行复苏。观察两组开始复苏的时间,初期复苏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开始复苏的时间无差异性P〉0.05;初期复苏成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标准CPR法与胸外心脏按压在院前初期复苏的效果无差异性,两种方法均可用为院前复苏,但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应首先采用。  相似文献   

20.
《医疗设备信息》2012,(8):168-168
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随着新的急诊急救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最新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关于心肺复苏-胸外按压(CPR)方面已经有新的建议,分别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与施救者操作都做了严格具体的要求,以更加确保急救医疗行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