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或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GN)或卡铂(GC)一线方案化疗的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0个月。GC组患者疾病缓解率(RR)为33.3%,疾病控制率(DCR)为47.6%,PFS为4.0个月,OS为11.0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81.0%,1年生存率为47.6%;GN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0.0%,61.1%,6.0个月,12.0个月,88.9%,50%。两组患者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GC组患者严重血小板减少及严重贫血发生率均高于GN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不劣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的结果要明显优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确诊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常温化疗灌注联合卡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14例明显缓解,13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5例明显缓解,10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4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61.11%和36.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各自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与吉西他滨组,各70例,替吉奥组施以替吉奥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吉西他滨组施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结果吉西他滨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替吉奥组(P0.05),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好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和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毒副反应较大,但其比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剂量的放疗,试验组同时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3年生存率(0S)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可耐受治疗。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方案在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近期疗效明确,减少远处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为A组,36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 A组非鳞癌亚组以及腺癌亚组的PR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鳞癌以及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高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胰腺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与对照组(吉西他滨化疗)。结果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实施紫杉醇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方案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组(n=30,紫杉醇与奈达铂联合静脉化疗)、灌注组(n=30,紫杉醇与奈达铂联合腹腔热灌注),对比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结果灌注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静脉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组患者肝脏毒性发生率较静脉组明显升高,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静脉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实施紫杉醇与奈达铂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更优,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胆系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均可作为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来我院治疗的6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B组患者使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方式,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B组为67.6%,A组低于B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显著,且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可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增强胰腺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胃不适、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6%、2.9%,低于对照组的25.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一定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顺铂与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晚期肺鳞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研究组给予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肺鳞癌效果较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胆道系统肿瘤的疗效。方法将53例进展期胆道系统肿瘤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30例患者使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注射30 min,d1,d8+替吉奥40 mg/m2口服,2次/天,d1~14(21天/周期);B组23例患者使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注射30 min,d1,d8+顺铂75mg/m2静脉输液,d2(21天/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期、毒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疗效、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似。A组I~II级消化道反应较B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I~II级消化道毒副反应轻,但两组疗效、生存期相似,对于一般状况稍差的患者可首选吉西他滨+替吉奥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08例尿路上皮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1.48%,高于对照组62.96%,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27.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28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5.7%,疾病控制率71.4%;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6.3%,疾病控制率为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2和9.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安全、有效,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奈达铂以及顺铂应用于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48例中晚期宫颈癌化疗患者,对照组24例采用奈达铂实施同步放化疗,观察组24例应用顺铂开展同步放化疗。结果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4.2%,低于对照组的63.2%(P0.05);观察组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选择奈达铂以及顺铂进行同步放化疗均能够取得良好疗效,两种药物所引发的临床不良反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并同期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3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30例,按接诊编号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同期效疗治疗,医治组患者给予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临床治疗缓解率(93.3%)和对照组(6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医治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3%)、远期存活率(73.3%)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7%、远期存活率33.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过程中使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限,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64例肿瘤科室收治的胰腺癌患者,随机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单独采用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胰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