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及肺良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肺部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30例,肺良性肿物30例,均接受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以病理学结果为参照,分析比较肺癌与肺良性肿物病灶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渗透性(PS)差异,观察不同参数对肺癌与肺良性肿物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病灶的BF、BV及PS值均显著高于肺良性肿物,MTT显著短于肺良性肿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F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最低,漏诊率为18.8%、误诊率为18.3%;BV及MTT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中等,误诊率分别为10.7%和11.3%,漏诊率分别为9.9%和10.3%;PS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漏诊率为5.5%、误诊率为9.8%,其参数指标可能是诊断ROC最优指标。结论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有助于肺癌及肺良性肿物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的病灶及肝实质进行肝脏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测量肝癌病灶和肝硬化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管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分数(HAF)、血容量(BV)、血流量(BF)和对比剂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灌注伪彩图。结果大小不同的肝癌病灶间灌注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60例患者中15例病灶≤3 cm,肝癌病灶的HAF、BV、BF值均明显高于肝硬化实质(P<0.05);ROC曲线分析,BF临界值为140.363时,灵敏度为86.10%,特异度为60%;BV临界值为28.163时,灵敏度为79.30%,特异度为100%;HAF临界值为0.3026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结论CT灌注成像可早期检出肝癌患者,肝动脉分数的测定适用于早期肝癌测定,当临界值为0.3026时,对早期肝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行双源CT灌注成像患者83例,其中肺癌57例。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型对患者行胸部CT平扫,确定病灶部位,注入对比剂进行连续动态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传送到分析软件中进行处理。结果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值如:BF、BV、TTP,高于肺部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值MTT,显著低于肺部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患者EGFR及MVD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血管生成中评价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同时进行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门静脉的层面的CT动态灌注成像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肝硬化患者的HAP、PVP和THBF均明显降低,MTT有所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PI和DV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程度不同HAP、PVP、THBF、HPI和MT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螺旋CT灌注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具有无创、安全、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肺癌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值的差异.方法:对81例肺癌的肿瘤病灶进行70 k V·50 m As 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扫描.根据非去卷积模型法分别获得肿瘤的对比剂达峰时间(TTP)、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通透性(PMB)相应灌注图并测量TTP、BF、BV、PMB值.将结果分别进行多组比较和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与组之间比较采用LSD法.结果:81例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癌均获得70 k V·50 m As 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的灌注彩图和灌注值.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TTP(s)分别是:15.62、17.91、16.8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BF(m L/100 m L/min)分别是:89.34、77.27、96.4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BV(m L/100m L)分别是:8.06、8.94、11.95;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PMB(m L/100 m L/min)分别是:13.79、15.17、13.95.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组之间比较结果:鳞癌与腺癌的TT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小细胞性癌的BF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与小细胞性肺癌、腺癌与小细胞性癌的B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扫描在肺肿瘤的灌注应用中是可行的;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部分CT低剂量灌注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T磁共振T_1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早期发现乳腺恶性病变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1例乳腺肿瘤患者行磁共振常规检查和T_1灌注成像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2012年WHO乳腺肿瘤分类标准分别纳入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同时选取患者正常对侧乳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乳腺腺体3T磁共振T_1灌注成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结果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组K~(trans)均高于对照组,且恶性病变组K~(trans)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恶性病变组K_(ep)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V_e均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效能评估结果显示,K~(trans)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K_(ep)和V_e,K_(ep)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K~(trans)和V_e。结论 3T磁共振T_1灌注成像参数K~(trans)、K_(ep)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可行性,为反映乳腺良恶性病变血管灌注的差异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数据,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诊治的76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试验组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两组均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斑块总数为107个,对照组斑块总数为117个。试验组非钙化斑块发生率、混合性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能够有效的鉴定斑块的稳定性,能够为临床冠心病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用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医院接收90例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按照肿瘤类型分甲组(原发性肝癌)、乙组(肝脏转移癌)及丙组(肝血管瘤)各30例,接受多排螺旋CT诊断,比较肝脏情况。结果 (1)占位病灶:与甲组比较,乙组、丙组的HBF、HAF低;MTT高;P 0.05;三组比较PS值无差异,P 0.05(;2)病灶附近:与丙组比较,甲组与乙组的HBF、PS高;HAF低;与乙组比较,甲组及丙组的PS低,P 0.05;三组比较HBV、MTT无差异,P 0.05;(3)正常肝脏:与甲组比较,乙组及丙组的MTT高;HAF值低,PS值高,P 0.05;三组比较HBV、HBF及PS无差异,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有可行性,便于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进行血液检验的200例患者与同期来该院实行血液检验的健康者100例研究对象。其中缺铁性贫血有123例,地中海贫血77例,健康血液检验者为对照组。研究分析三组群体的血液中的RDW、MCH、RBC、Hb、RBC/MVCV、MCV指标情况。结果:分析结果发现,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BC、Hb指标均低于地中海贫血组,但是RDW指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RBC、RBC/MCV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MCH、MCV检验结果发现均高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诊断与鉴别诊断贫血的过程中,RDW、MCH、RBC、Hb、RBC/MVCV、MCV指标均可以作为贫血诊断的标准,同时有助于不同类型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血液检验对贫血鉴别诊断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CT影像学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12月收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疾病类型划分为胰腺炎组70例和胰腺癌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T影像学检查。结果直接征象包括病变区肿大、胰腺肿大、假性囊肿、密度不均匀等。胰腺炎组患者病变区肿大、密度不均匀、胰管远端扩张均匀、胆总管扩张突然中断、周围脂肪层受累、大血管受累征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胰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胰腺炎组患者胰管全长不均匀扩张、假性囊肿、胰腺钙化、胰后肾前筋膜增厚征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胰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CT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鉴别诊断时应结合CT征象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多排螺旋CT的影像特点。方法:本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就相关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健康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左心室结构指标,不同水平室壁增厚率。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基底部舒张末期室壁厚度少于对照组,Dd、Ld、SI(比值)、LA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中部、心尖部舒张末期室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基底部、中部、心尖部增厚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性心肌病可采用多排螺旋CT对心功能状况和左室形态学改变进行无创评价,且具鉴别诊断价值,合理应用,与临床密切结合,可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查对胰腺癌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胰腺癌患者54例和良性胰腺疾病患者62例,采用罗氏HITACHI cobas@6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CA19-9、CA50、CA125和CEA含量,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胰腺癌组患者血清各肿瘤标志物均明显高于良性胰腺疾病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胰腺疾病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均不高,最多CA19-9可达79.63%,但特异性比较好,均是80%以上,若四项联合检测,其灵敏度大大提高,高达88.89%,其阴性预测值高达94%,其准确率也升高,达85.54%。结论:单项肿瘤标志物诊断胰腺癌并不全面,但联合检测CA19-9、CA50、CA125和CEA含量可提高其诊断灵敏度,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水平。故联合CA19-9、CA50、CA125和CEA检测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在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采取自愿原则,选取我院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均给予两组患者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检查,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经检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率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3 8,P0.05)。结论 在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正常乳腺者作为甲组,4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乙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丙组,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三组同一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 s/mm~2时,准确性为73.75%,800 s/mm~2时,准确性为80.00%,1 200 s/mm~2时,准确性为87.50%,不同b值诊断准确性差异明显,其中b值=1 200 s/mm~2准确性最高。结论在乳腺良性、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相关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CT诊断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分级情况与病理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79.31%和20.6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81.03%和18.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精确性非常高,为医师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通过术后病理或细针抽吸活检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甲状腺腺瘤43例(甲状腺腺瘤组),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及二维成像的特点。结果:甲状腺腺瘤组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甲状腺大小,有无晕环,有无包膜,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结节周边血流的Vmax、Vmin、RI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结节大小,结节内回声,结节内血流信号的Vmax、Vmin、R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的成像差异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与内镜检查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断的检查率。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与内镜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优劣。结果:内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检出率为72.6%,CT门静脉成像检查为75.0%,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与内镜检查技术有相似的检出率,但前者无创、快速且患者易于接受,同时还可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有效评估,可避免内镜检查,减轻患者痛苦,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观察组进行磁共振加权成像检查,对照组则行CT增强扫描,比较在b=200 s/mm2条件下磁共振加权成像肝硬化分级ADC值,并统计两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肝硬化Child分级越高,其ADC值越低(P0.05),观察组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共振加权成像是诊断肝硬化并对肝硬化进行分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肝小静脉闭塞病诊断中采用螺旋CT及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医院进行相关诊疗的拟诊肝小静脉闭塞患者总共60例进行本次医学研究。依不同检测方案分为CT组和联合组,CT组:所有患者均先行螺旋CT检测,将所得的影像学结果归为CT组。联合组:在CT检测的基础上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联合影像学结果记入到联合组,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病理类型不同的影像学表现。此外将诊断的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比较。比较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并比较两组检测准确率差异。结果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2.31%,特异度78.57%,与单纯应用螺旋CT检测相比较,检测的准确率也较高,可以较为准确的检测不同影像学表现。结论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病时,可取得较为满意的诊断效果,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临床上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和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毒副反应较大,但其比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