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的NT-pro BNP及心脏彩超资料回顾分析。按照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心室重构组)46例、B组(非心室重构组)74例。分别记录发病后第24 h、第48 h、第72 h、第7天,对血浆NT-pro BNP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血浆NT-pro BNP水平变化与心室重构的关系。结果发病后第24 h、第48 h、第72 h、第7天,A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高NT-pro BNP组LVEF低于低NTpro B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NT-pro BNP组LEDV、LESV及心室重构发生率均高于低NTpro B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变情况与心室重构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能早期反映左室重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因此,血浆NT-pro BNP可以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NP)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所有入组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4月。探讨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平均随访(41.5±7.8)个月,随访期间12例(20%)死亡。观察组患者血清BNP、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血清BNP、NT-pro BNP低水平患者相比,血清BNP、NT-pro BNP高水平患者的年龄较大,透析时间较长,收缩压高,且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P<0.05)。NT-pro BNP水平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5,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BNP与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群,高水平NT-pro BNP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麦配合西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及对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1例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73.33%,BN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配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室重塑与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EF、LESV、LEDV、NIHSS评分、BNP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LESV、LEDV、BNP水平、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而LESV、LEDV、BNP水平、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即可降低BNP水平,改善心室重塑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效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LVEF水平、ADL评分、SAS评分、六分钟步行距离评分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指标。结果两组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ADL评分、SAS评分、六分钟步行距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相比对照组的LVEDD、LVESD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心脏康复护理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中护理效果好,术后心脏恢复能力提高,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因胸闷、胸痛或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3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的2012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管理指南要点更新,并结合造影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16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硬化)组(70例)和冠心病组(141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63例)和双支或多支病变组(78例)。检测所有入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比较三组患者及冠心病组中不同亚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Cys-C水平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Cys-C检测值为(0.94±0.34)mg/L,冠脉硬化组为(1.12±0.51)mg/L,单支病变组为(1.25±0.47)mg/L,双支或多支病变组为(1.34±0.67)mg/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Cys-C对冠脉硬化程度的敏感度为12.9%,特异度为97.9%,最佳界值为1.415 mg/L。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冠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其在预测冠脉硬化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敏感度欠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RMP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非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MRMP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信号强度、首过时间及首过最大上升斜率。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中,38例梗死部位心肌灌注延迟;对照组40例患者中,10例发现低灌注区。观察组患者均可见明显的心肌内高信号(延迟强化灶),心肌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区首过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区首过最大上升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MPI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其特征性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首过时间延长、首过最大上升斜率降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ACS患者156例。根据其疾病类型分为A1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A2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各78例。选择同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最终显示为阴性患者78例作为A3组。仔细检查三组患者的BNP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在BNP水平方面,A1组与A2组患者均明显高于A3组患者(P0.05);A1组明显高于A2组患者(P0.05)。结论 ACS患者BNP浓度表现为显著升高,对其BNP水平进行检测,针对ACS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率、血管性死亡率、复发心绞痛率以及复合终点复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CK-MB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8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8例,不稳定心绞痛(UA)组4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缺血修饰白蛋白(IMA)、Killip分级,行冠脉造影判断血管病变程度。结果:AMI组和UA组B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且AMI组BNP水平高于UA组(P0.05);BNP与hs-CRP、c Tn T、IMA、Killip分级(Ⅰ~Ⅳ级)及血管病变程度(0~多支)呈正相关,而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BNP检测可用于评估ACS后的心功能,且其与ACS病变的血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尿激酶进行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联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48 h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的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T波、Q波、ST段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病2 h内ST段抬高型心梗与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心电图诊断阳性率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改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T段抬高型心梗组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以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溶栓治疗在青年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临床效益。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40岁1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40岁1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急诊溶栓治疗,择期行介入诊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率,溶栓出血并发症,院内MACE发生率,靶血管需重建率。结果青年组患者冠脉再通率与中老年组患者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MACE发生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溶栓出血并发症,靶血管需重建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 :溶栓治疗在青年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安全有效,且可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接受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替格瑞洛)与对照组(氯吡格雷)。结果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7%、25.6%(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治疗过程中,辅以替格瑞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出159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术治疗,在术前术后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根据用药剂量分为高剂量组(20 mg/d)、中剂量组(10 mg/d)和低剂量组(5 mg/d),比较三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生化指标CRP、IL-6、CK-MB、BNP、cTn-Ⅰ比较:与PCI术前相比,PCI术后24h三组患者的指标值均有明显升高,但是高剂量组的升高幅度最低,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 0.05;而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高剂量组为5.66%,中剂量组为18.87%,低剂量组为22.64%,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对比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0 mg/d瑞舒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PCI围术期的炎症反应、心肌损伤,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和尿激酶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其他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水平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的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心肌酶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内(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71例老年(年龄≥60岁)STEMI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25例)及正常组(146例),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85例)、两支病变组(59例)及三支病变组(27例)。比较入院临床资料;分析两组中冠脉病变程度;分析两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SYNTAX评分[(19.98±2.01)分]显著高于正常组[(13.45±2.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冠脉病变支数两支及三支病变中,SYNTAX评分在高尿酸血症组均高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STEMI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1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明确为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冠心病组,39例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Gensini评分,冠心病组分为轻、中、重度病变三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分别于术前测定Lp-PLA2、Lp(a)、Cys C水平,分析Lp-PLA2、Lp(a)、Cys C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 Gensini评分重度组Lp-PLA2、Cys C、Lp(a)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多支冠脉病变组高于双支、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Cys C、Lp(a)水平与冠脉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Lp-PLA2、Cys C、Lp(a)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清Lp-PLA2、Cys C、Lp(a)水平对预测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研究组采用区域协同救治模式。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电图检查,筛选50例心电图呈ST段抬高者为对照组,50例心电图呈非ST段抬高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共100例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而观察组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所恢复,观察组5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其中,2例患者仍伴有轻度憋气症状;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5例伴有轻度憋气。结论:心电图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心梗的最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早诊断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