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患者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冠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包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65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80例。胸痛6h内,12h,5d测定血清BNP与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和对照组50例(冠脉造影狭窄〈50%)比较分析。结果:STEMI组与NSTEMI组的BNP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BNP高于NSTEMI组(P〈0.05),且AMI患者BNP与肌钙蛋白相关。结论:通过不同时间BNP浓度与cTnI浓度的比较,二者可用于AMI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NSTEACS患者132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94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38例,检测其血浆BNP、高敏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对UA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NSTEMI进行Killip分级;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事件的有无将患者分为不良事件和无不良事件组,比较2组BNP、CRP、cTnI水平。结果随着Braunwald和Killip分级增高,2组血浆BNP浓度均增高,且每两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良事件组,血浆BNP、CRP、cTnI浓度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结论NSTEACS患者血浆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利尿钠肽(BN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2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于2009年1月至12月根据调查问卷电话随访发生MACE情况,分析BNP与ACS及MACE的相关性。【结果]BNP水平为AMI组(NSTEMl及STEMI组)高于UA组(P〈o.01);MAC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uA组31例(26.50%),NSTEMI组57例(34.75%),STEMI组93例(38.91%),差异无显著性(P〉O.05);NSTEMI组BNP水平大于114.5pg/mL,STEMI组BNP水平大于155.5pg/mL,MACE发生风险增加,灵敏度分别为75%、67.4%,特异度分别为90.9%、71.7%。[结论]AMI患者BNP水平高于uA患者;BNP大于114.5pg/mL及155.5pg/mL有助于预测NSTEMI及STEMI发生MACE风险.  相似文献   

4.
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rr-proBNP)均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性指标。与BNP比较,NT-proBNP无生理活性,有较好的稳定性,半衰期较长,血浆浓度较高。本文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进行了NT-proBNP检测,并与其它疾病患者进行了比较,以观察NT-proBNP水平与NSTEMI患者近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神经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诊科收治的24 h内发病的ACS患者81例,其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9例,健康对照组28例,采用罗氏公司的心脏标志物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研究组的血NT-proBNP及肌钙蛋白T(cTnT)浓度。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T-proBNP浓度(2 256±374)pg/mL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 285±238)pg/mL(P〈0.01),两组NT-proBNP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76±31)pg/mL(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T-proBNP升高程度与cTnT呈正相关(P〈0.01)。结论:NT-proBNP是一种灵敏且能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指标,它的增高有助于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恰当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ST段抬高(STEMI)ACS和23例非ST段抬高(NSTEMI)ACS患者于症状出现后的0~2 h、4~6 h分别进行hs-CRP、cTnI、Mb和CK-MB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0~2 h:hs-CRP和Mb检测阳性率高于cTnI和CK-MB,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间cTnI、Mb、CK-M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6 h:ST段抬高组hs-CRP、cTnI、Mb、CK-MB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ST段抬高组hs-CRP、cTnI、Mb检测阳性率高于CK-MB,且两组间所有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检测hs-CRP、Mb,敏感性优于cTnI、CK-MB;hs-CRP、cTnI、Mb能检测出微小心肌损伤;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有50%左右存在微小心肌梗死;hs-CRP、cTnI、Mb、CK-MB测定对诊断SIEMI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脑钠肽(BNP)和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S住院患者18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2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6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74例,于入院当天检测血清中BNP和hs-cTnT水平。另选取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S患者血清中BNP和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中BNP和hs-cTnT无相关性(P=0.471)。亚组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中hs-cTnT水平在UA组、STEMI组、NSTEMI组中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3个亚组中,预后不良的患者血清BNP水平均高于好转出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与ACS患者住院期间的转归密切相关,hs-cTnT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病情变化。联合检测BNP和hs-cTnT对于ACS疾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新  李永姝  贾克刚 《检验医学》2012,27(12):1054-1057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甲状腺激素(T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ACS患者120例,按照病型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3个亚组;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再次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MACE(+)]和未发生组[MACE(-)],分别观察TH、cTnI和BNP水平。结果 NSTEMI组和STEMI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明显低于UA组(P<0.05、P<0.01);NSTEMI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低于STEMI组和UA组(P<0.05)。MACE(+)组TT3和FT3水平明显低于MACE(-)组(P<0.01)。STEMI组、NSTEMI组cTnI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1),NSTEMI组高于STEMI组(P<0.05),但在MACE(+)和MAC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BNP水平在STEMI、NSTEMI和UA 3组间以及MACE(+)和MACE(-)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cTnI、BNP阳性率与M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低TT3和FT3水平易发生MACE;cTnI和BNP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无提示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SC组)患者96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30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36例;同期正常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CS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TEMI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UAP组(P<0.05);STEMI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STEMI组和UAP组(P<0.05);NSTEMI组与UAP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对其诊治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6月住院患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于医院行PCI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疗效、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TIMI血流分级及CTFC帧数疗效、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心绞痛分级、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疗效、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TIMI血流分级及CTFC帧数疗效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B型尿钠肽(BNP)对伴急性胸痛但心电图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6例门诊及急诊急性胸痛或胸部不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BNP和肌钙蛋白I(cTnI),评价BNP对无ST段抬高的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156例患者中,不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AMI患者,其入院时BN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BNP诊断无ST段抬高的AMI的敏感度为0.63,特异度为0.42。联合应用BNP及cTnI可显著提高对无ST段抬高AMI的诊断敏感度(0.99),阴性预测值可提高至0.98。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于诊断无ST段抬高AMI,BNP是一个显著的独立指标。结论:对于伴有急性胸痛但无ST段抬高的AMI患者,尤其是cTnI还未达到AMI诊断阈值时,BNP联合cTnI可能成为其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Ι(cTnI)、B型钠尿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32例T2DM合并AMI(T2DM)患者、40例非DM的AMI(NDM)患者血样本,比较cTnI、BNP和hsCRP水平的变化,并对累及梗死部位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的BNP和hsCRP水平高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TnI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测定值;冠状动脉造影提示T2DM组冠脉多部位病变发生率高(P〈0.05)。结论 cTnI、BNP和hsCRP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D-二聚体(DD)检查在血压正常的肺血栓栓塞(PT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肺动脉CT成像(CTPA)明确诊断的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病例,以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次大面积PTE组)21例和B组(非大面积PTE组)26例,通过其血浆中的cTnI、BNP和DD的水平高低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和cTnI血浆水平在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查有助于排除诊断,血浆cTnI、BNP水平在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应用血浆cTnI、BNP和D-二聚体检查在血压正常的PTE患者中有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中B型钠尿肽(BNP)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研究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cTnI、BNP对APE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的共96例APE患者,同时选取同期非APE对照者50例。对入选者进行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据分值大小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cTnI与BNP结果分组为阳性组及阴性组。分析PESI、cTnI和BNP在APE患者诊断与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结果 APE患者中低危、中危与高危各组大面积、次大面积APE构成比随组别增高而升高(P〈0.01);cTnI阳性组大面积、次大面积APE占82.9%,cTnI阴性组非大面积APE占81.9%;BNP阳性组大面积、次大面积APE占73.3%,BNP阴性组非大面积APE占86.3%。cTnI、BNP阳性组右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cTnI、BNP结合PESI评分在A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车菲菲  徐娟  刘瑜  徐才刚 《华西医学》2010,(12):2167-2170
目的 采用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制备心肌损伤动物模型,评价各种检测心功能变化方法的意义。方法14只新西兰大白兔,D()x耳缘静脉注射,每周3mg/kg,共10周。分别于给药前、第4周末及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脑钠肽(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变化,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使用DOX前后对比,血清cTnI和BNP浓度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下降(P〈0.05);心肌组织病理显示心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与水肿,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和血清cTnI、BNP指标检测可判断心肌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关系及对其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胸痛(发病时间<12h)入院诊断为AMI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GDF-15及BNP浓度,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测定cTnI浓度。记录患者住院和平均随访12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AMI组GDF-15与BNP和cTnI浓度呈正相关;发生心血管事件组GDF-15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表明GDF-15是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0.79,95%CI:0.67~0.84,P<0.05)。结论:GDF-15与BNP和cTnI浓度呈正相关,GDF-15水平是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尿酸(UA)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HF)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92例明确诊断为HF的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分为Ⅰ~Ⅳ级]患者以及10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BNP、hs-CRP、cTnI及U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BNP、hs-CRP、cTnI及UA水平在HF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功能越差,其水平越高;NYHAⅠ级的HF患者与对照组比较,BNP、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患者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HF的敏感性为90.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NP、hs-CRP、cTnI及UA可为HF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血浆B型脑钠肽(BNP)、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18例老年ACS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8例,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BNP、D-D和hs-CRP值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三指标间的差异;AMI组患者根据Killip分级行心功能分级,同时按BNP水平分为四个等级,比较分析Killip心功能分级与BNP水平的关系;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间的药物治疗和主要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MI组血浆3项指标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Killip分级Ⅱ级者共35例,按BNP水平分级2Ⅳ级者共35例,按BNP水平分级24级者分别为7、12、16例,BNP水平4级患者数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BNP水平3级与1、2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D-D均升高者发生不良临床事件的次数明显高于都正常者(P<0.05);BNP、D-D中仅一项高的患者组比较略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D-D和hs-CRP的水平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程度,联合分析有助于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122例AMI患者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简称试验组,68例)和AMI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简称对照组,54例),检测发病后24 h的BNP及cTnI水平。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2周行心功能测定,并对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分析,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记录患者入院时心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并观察住院2周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发病后24 h的cTnI、BNP水平及心率分别为(10.41±6.83)μg/L、(1 713.6±687.03)ng/L、(86±12)次/min,均高于对照组[(5.41±2.86)μg/L、(495.61±464.39)ng/L、(77±11)次/min](P0.05、P0.01)。BNP与cTnI呈正相关(r2=0.753,r=0.868,P0.01)。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分别为48.83%±5.01%、24.88%±6.5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4.82%±5.29%、30.86%±5.89%)(P0.01)。结论 BNP及cTnI的水平可以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对近期预后可做出评估。BNP和cTnI可作为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