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老年冠心病止血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69-70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CHD止、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标本,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冠心组的TAT、vWF:Ag、P—Selectin、PS:Ag、t—PA:A、PAI:A、D—D显著升高(P〈0.05)。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TAT、t—PA:A、PAI:A、D.D升高更明显,并与稳定型心绞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HD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及血液凝固性增高。 相似文献
5.
翟秀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9):88-89
开展凝血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对出血性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可用于血检前状态的检查。因此,保证凝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凝血检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笔者现对此做以下总结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观察自制的凝血质控品在室内质控中的结果并做出评价。方法收集凝血像正常的患者的混和血浆,取出3ml,其余分装,-20℃冰冻保存,按方法学评价的内容进行准确度、精密度及稳定性观察。结果自制凝血质控品批内精密度CV%,PT为2.18%,FIB为2.32%,APTT为3.04%,TT为2.65%,日间精密度进口质控品各项凝血指标的CV%范围为2.76%~3.84%,自制质控品各凝血指标的CV%范围为3.91%~4.14%,均符合凝血质控要求。结论自制正常范围凝血质控品有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准确性,可代替进口正常范围质控品用于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采用仪器磁珠法,测定PT、APTT、TT、FIB指标,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健康非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PT值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而APTT、TT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妇正常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防止产后异常出血,DIC及血栓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肾病综合征(NS)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以及遗传性三种,其发病原因有很多种,主要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为主,患者主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及高度水肿等症状。近年来,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NS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对NS凝血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妊高征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妊高征患者凝血四项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分析 ,了解其对妊高征病情及防治的意义。方法 :用普利生C2000血凝仪检测30例妊高征患者 (观察组 )和正常妊娠妇女 (对照组 )的PT、APTT、TT、FBG ;同时用日本NIHONKOHDENMEK -6318K血液分析仪测定两组妊娠妇女血小板参数。结果 :观察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 ,而FBG高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5 ;T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5。而血小板参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1。结论 :常规检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四项及血小板参数 ,对妊高征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临产孕妇8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非怀孕妇女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凝血四项检查,而后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统计得知,临产孕妇的PT、APTT、FIB检测值与健康非孕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TT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孕妇展开凝血四项检查对于及时确诊产妇凝血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ysmex-CA7000与SF8000两款凝血分析仪对正常值质控及异常质控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以广东省室内质控(包含正常质控及异常质控标本)作为检测对象,以Sysmex-CA7000与SF8000两款凝血分析仪同时进行1个月的常规质控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并对其各个相对应的指标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ysmex-CA7000与SF8000两款凝血仪对凝血参数PT,APTT的检测,正常值质控标本及异常值质控标本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bg的检测,正常值质控标本及异常值质控标本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科室内同时使用Sysmex-CA7000与SF8000两款凝血分析仪,应区分并注明其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AU640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特点,以指导实验室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对AU640生化分析仪的实际应用,总结出仪器的硬件优势和操作优势,并提出了一些应用体会和建议。结果: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精确、灵活、高速、低耗能、测试项目多等诸多特点和优势。结论:AU640生化分析仪是一种技术领先、设计完美、质量可靠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维修后的血凝分析仪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颁布的EP5-A2和EP6-A2文件对维修后的血凝分析仪进行精密度、线性及携带污染率进行验证.结果 按正常(N)和异常(P)两个浓度,批内精密度:分别为PT(0.95%和0.65%)、APTT(0.57%和0.62%)、FIB(0.66%和1.08%),总精密度:依次为PT(1.60%和2.04%)、APTT(2.12%和2.06%)、FIB(3.20%和3.42%);TT正常浓度的批内精密度和总精密度分别为0.96%和2.73%.FIB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29 2x-0.154 8,r2=0.999 9,FIB携带污染率为6.50%.结论 维修后,血凝分析仪精密度、线性范围及携带污染率均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两种方法对尿液中管型检测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226例患者的尿液分别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尿沉渣中管型。结果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阳性率为12.9%,灵敏度为36.8%,特异度为95.2%,假阳性率3.6%,假阴性率16.0%,符合率80.4%,阳性预测值72.2%,阴性预测值81.6%;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中管型阳性率为25.3%。结论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存在较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联合应用显微镜检查尿沉渣可提高管型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验证CL925型氯分析仪测定氯化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进行线性试验、精密度试验、准确性试验及专属性试验比较仪器法和法定方法测定氯化钠含量的结果.结果 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为0.9999,精密度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两种方法测得的氯化钠含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15,P=0.5).结论 CL9... 相似文献
16.
制药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化技术在制药废水处理中有其独到之处,对于实施愈加严格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药企业来说,是可供选取的有效水处理方法之一。本文对制药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与进展予以简要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传统手工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行尿常规检验的晨尿200份,均为附属医院收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同时采用传统手工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结果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阳性率与传统手工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尿蛋白符合率为98.5%,红细胞符合率为97.5%,白细胞符合率为96.5%.结论 临床尿常规检验采用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均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需结合应用,以提高阳性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血液成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估计出血量多的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简称稀释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稀释组术前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预计把Hct稀释至30%,监测并比较两组血液稀释毕,术毕,术后第1天,第7天Hb,Hct,Plt,Alb,Pt,Aptt,Fg变化,结果:稀释组稀释毕,术毕,术后第1天,第7天及对照组术毕,术后第1天,第7天,Hb,Hct,Plt值均极显著低于术前值(P<0.01),稀释组术毕,术后第1天Hb,Hct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值(P<0.01),但第7天两组则无差别,两组术毕,术后第1天,第7天Alb显著低于术前值(P<0.05),但两组上述各监测值均仍在安全范围内;两组稀释毕及术毕,术后Pt,Aptt,Fg与术前相比无差别(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使患者Hb,Hct,Plt较显著下降,但经控制好稀释程度仍可维持在安全范围内,而结凝血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DIC产妇中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产妇DIC的早期诊断指标,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DIC产妇和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产妇,对两组受试者的凝血与纤溶系统多种指标进行检查。结果与对照组产妇比较,DIC组的PLT计数和FIB水平显著降低,而PT、TT及APTT显著增加,D-D升高,两组受试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对于产妇DI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PT、TT及APTT显著性增加表明凝血功能亢进,而D-D升高表明继发性纤溶的发生,上述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产妇DIC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