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ICC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魏道琳 《现代护理》2005,11(19):1607-1608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单独操作。PICC导管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2.
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8,自引:4,他引:64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 ,从 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 ,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 ,在直观下置管 ,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 ,穿刺成功率高 ,可由护士独自操作 ,减少了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并发症 ,PICC导管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 ,血流量大 ,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 ,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 ,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 ,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病人 ,可有效地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 ,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 ,减少化疗药物渗出、周围组织坏死的危险 ;病人可自由活动 ,液…  相似文献   

3.
PICC置管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具有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既减少了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并发症少,为患儿提供了较理想的静脉通道。现将PICC在小儿临床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人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以及其他高渗、刺激性强液体及老年病人输液等,还可于NICU的病人。对于上述病人来讲,建立一条高质量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避免特殊药液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而且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PICC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操作简单,可由护士单独操作,不受年龄、疾病种类的限制,为病人开辟了一条无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避免了高渗液及化疗药  相似文献   

6.
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保证了对危币硬肠道畸形纠正术后新生儿的静脉给药和静脉高营养,但临床上发现部分患儿肘部静脉显露不明显,穿刺难度较人,采用经头皮静脉穿刺置入PICC可以作为肘部静脉无法进入的第二选择。我科分别经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穿刺置入PICC,经临床对比认为右侧耳后静脉可以作为头皮静脉置入PICC的第一选择,并对2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作相应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保证了危重新生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给药和营养[1].临床上发现部分患儿肘部静脉显露不明显,穿刺难度较大,而头皮静脉却清晰可见.采用经头皮静脉穿刺置入PICC可以作为肘部静脉无法进行穿刺时的第二选择.本文将经头皮静脉置入PICC的临床应用方法与经验作相应介绍,并与经肘部静脉置管作相关比较.  相似文献   

8.
沈玉  曹云 《全科护理》2012,(34):3259-3260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置入,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穿刺技术,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临床观察,少数经化疗导致过敏性体质的病人留置PICC后,  相似文献   

9.
经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保证了危重新生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给药和营养。临床上发现部分患儿肘部静脉显露不明显,穿刺难度较大,而头皮静脉却清晰可见。采用经头皮静脉穿刺置入PICC可以作为肘部静脉无法进行穿刺时的第二选择。本文将经头皮静脉置入PICC的临床应用方法与经验作相应介绍,并与经肘部静脉置管作相关比较。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1 临床上常见的中心静脉置管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留置术 [1 ] 。由于中心静脉穿刺多在长期使用外周静脉造成穿刺困难、长期禁食需要静脉营养支持、输入高渗透压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和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2 ] ,并且此种方法带来的危险和并发症较多。因此随着目前医疗技术发展 ,我院 ICU自 1996年以来采用了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法 (PICC) ,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 6例患儿 ,年龄1h~ 8d,早产儿 3例 ,坏死性小肠炎 2例 ,早产儿伴呼吸…  相似文献   

11.
韩娟  李蓉梅   《护理与康复》2017,16(9):941-944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常应用在静脉输液、肠外营养、肿瘤化疗、新生儿及老年人等领域,其最大的特点是导管留置时间长,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痛苦,耐高渗、高刺激性的药物,且并发症较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为了达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治疗的效果,导管的尖端位置至关重要[1]。目前国内外,对PICC尖端定  相似文献   

12.
陈莉 《全科护理》2012,10(25):2400-24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能避免液体外漏及静脉炎的发生,减轻反复静脉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是目前静脉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长期化疗及晚期肿瘤病人静脉药物治疗的一种最佳途径[1]。在PICC留置期间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导管脱出,目前临床上常见处理措施是拔管,尚无脱出后继续留置的报道。我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端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它可以为病人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既可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又能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局部不良反应.国内对PICC的不同置管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等情况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病人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具有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导管不易脱出、液体流速不受病人体位影响、避免化疗药物外渗、保留时间长、可由护士床旁置管等优点,目前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但是PICC置管后可能发生静脉炎、血栓、导管误入颈静脉等并发症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累积效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入化疗药物病人20例,使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结果]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导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结论]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胡英芳  赵洪俊  杨荣雪 《护理研究》2012,26(22):2058-2059
[目的]探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入化疗药物病人20例,使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结果]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导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结论]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临床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病人,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在直观下置管,无需麻醉、缝针,创伤小,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减少了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并发症;导管的头部定位于上腔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尤其适用于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可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药物渗出、周围组织坏死的危险,置管后不影响病人翻身、活动,液体流速不受影响,导管维护方便。HCC为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通路,赢得抢救时机。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共行PICC80例,从插管至康复出院,都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保证了药物及时、顺利进入患者体内,保证了治疗效果,义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以下:  相似文献   

18.
陈志芳  俞小娟 《全科护理》2013,(29):2782-2782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痛的通道,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逐渐成为静脉化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Ⅲ。留置PICC导管不仅可减轻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还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并不是所有PICC置管都那么顺利,现将我院1例PICC原位换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在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减少了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并发症,PICC导管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病人,可有效地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周围组织坏死的危险;病人可自由活动,液体流速不受体位影响,导管维护方便,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同时为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赢得抢救时机[1].而PICC导管寿命长短与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与正确处理有关,本文就8例PICC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导管沿血管走行到达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穿刺技术。由于PICC置管避免了药物对外周血管壁的刺激,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化疗病人,极大地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一般来说,PICC置管由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护士长或护理骨干进行操作,而在置管后的维护方面,大都靠临床护士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