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设置中医护理培训小组的实施方法,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技能及护理查房水平,以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队伍。方法护理部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2010年2月成立中医护理培训小组,通过PPT授课、案例分析与讨论、情景演示、实地操作练习及临床护理查房等多种形式,对2005-2009年毕业的306名护士分阶段进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技能操作及中医护理查房培训。结果成立中医护理培训小组后,在培训100个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培训所需次数减少,缺席率降低:2005—2009年毕业的306名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技能操作及中医护理查房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中医护理培训小组利用科学的培训管理与方法,减少了培训次数,降低了参加培训的缺席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使中医技能及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得到规范化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三级中医院建立中医特色护理专科小组的意义。方法明确小组工作目标和成员职责;进行中医护理理论与技能培训,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辨证施护与中医技能操作;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及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氛围浓郁,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亦产出相应的护理科研成果。结论中医护理小组的构建与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发展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段筱妍  韩琳  李娜 《护理研究》2013,27(17):1771-1772
[目的]探讨360度评价法对中医护理质量干预的影响。[方法]将16个优质护理病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个病区。对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进行360度评价,对照组进行常规评价,比较两组中医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结果]两组三基考核、护士综合考评、分级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三级中医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360度评价,可以调动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积极性,推广中医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皋忠岚 《全科护理》2013,(24):2275-2276
[目的]介绍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发扬中医护理特色的体会。[方法]应用前先予以理论、操作培训,制定相应操作常规、流程等准备工作;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实施分为未病防病、辨病施护、既病防变3个方面;建立中医护理项目绩效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结果]护士认真运用中医护理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护理技术操作与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相互补,使医、护沟通更通畅,医、护、患交流无障碍。[结论]护理部在应用推广中医护理技术中充分发挥了积极引导的作用,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使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得到传承和发展,符合中医院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糖尿病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工作现状,分析和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案.结果: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文化程度、依从性以及医护人员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均可影响中医饮食护理效果.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加强个体化、针对性的专科宣教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培训的措施提高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向真 《护理研究》2012,26(14):1337-1338
[目的]培训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培训对象为2006年-2008年护理专科、本科新毕业护士182人,建立培训管理组织,制订培训计划、目标,设置培训课程,实施院级、病区培训考核.[结果]182名护士经过3年的培训,中医护理理论、专科护理知识、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8.1%、99.6%、100.0%,病人、医生满意度均>90%.[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对培养低年资护士适应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技术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伦桂莲  梁健桃 《家庭护士》2009,7(18):1670-1671
[目的]探讨ICU多元化护理查房模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方法]针对性地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问题查房、临床护理查房、护理个案查房、教学查房与护理会诊相结合、质量小组查房等模式的护理查房.[结果]多元化护理查房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专业水平,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多元化护理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潘静华  王小俊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64-1665
目的探讨对中医护理专业本科生实施小组式带教和随师带教两种临床带教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02级和2003级两届60名中医护理本科生以每小组3人轮科学生为单位,随机分为小组式带教和随师带教方式,每科实习时间为6周,出科前对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书写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及问卷调查。结果小组式临床带教方法,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书写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随师带教,尤其辨证施护方面;而随师带教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师生沟通方面优胜于小组式带教。结论小组式临床护理带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葸英博  宋宗惠  李向丽  丁劲  刘小勤 《全科护理》2020,18(12):1419-1421
[目的]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基础,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为硬件,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基于中医护理程序建立医院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院移动护理信息管理。[方法]依据中医护理程序,建立包括中医护理评估、中医护理辨证、中医护理施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几个功能模块的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护士可随时对该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对病人施行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结果]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程序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后,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中医护理成效及护理满意度相关指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程序融入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医院信息管理中,有力地提高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我院中医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管理方法,提高护理文书质量。方法 随机抽查2004年1-6月中医护理病历180份,对护理记录缺陷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处理对策,如对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护理基础知识及中医护理文件规范书写培训等。结果 2004年7-l2月护理纪律质量较上半年明显提高。结论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书写中医护理文件,对提高护理记录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脑卒中吞咽障碍专业护理小组,实施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建立脑卒中吞咽障碍专业护理小组,制定管理制度和职责;定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脑卒中吞咽障碍知识和技能培训;修订完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操作规程,努力解决临床实际疑难问题。[结果]规范了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专业行为,使2013年吞咽障碍病人肺炎发生率降低至10.65%,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使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提高,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强化了专科护士的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坤 《全科护理》2016,(15):1555-1556
[目的]探索"应用型交叉护理培训"模式在三级甲等中医院心胸外科护士培训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本专科理论、技能以及中医特色护理的培训,提高科室护士的临床工作的胜任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结果]培训模式已初步形成,护理人员全面掌握中西医护理技能,提高专科疾病围术期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结论]应用型交叉护理培训模式的建立有助于科室护理人员同步发展,全面掌握心胸外科专科知识和中医特色理论和技术,更好地胜任大型中医院手术科室的工作,成为具有掌握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品管圈的建立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该科12名护理人员建成一支品管圈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完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护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药物安全用药意识,以及对小组成员进行常规与强化相结合的消化内科中医方面专业知识培训.结果 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知,改善药物的使用差错和疾病复发率,辨证施护组在改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健康变化等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或P<0.01).结论 中医特色品管圈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用药安全,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2163份归档中医护理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检查。人院评估表主要缺陷为填写不全;护理记录主要缺陷为记录缺乏连贯性、记录不完整、中西医概念混淆及缺乏中医术语、护理记录缺乏针对性、书写不规范;危重护理记录主要缺陷有记录不全面、病情观察重点不突出。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业务素质,加强护理文书书写培训及质量监控,以降低中医护理病历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单玉香  唐凤平  刘佳  袁锦波  赵蓉 《全科护理》2016,(35):3682-3684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专家对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的评价。[方法]通过个别访谈法对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结果]护理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协调程度好,专家注重对护士的核心能力、实践性、人文素养及中医护理特色的培养。[结论]形成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骨科在职护理人员15名组成疼痛护理小组,小组积极开展疼痛护理工作,进行培训学习、病人教育、药物使用等活动,分析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在接受急性疼痛专业护理前后的康复率和护理效果。[结果]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并开展相应活动后,护理人员能对四肢创伤病人的术后早期疼痛规律进行把握记录,病人的相关疼痛基础性知识得到提高,康复率较急性护理前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的护理过程中通过成立相应的疼痛护理小组,给予病人急性疼痛专业化护理,有利于护理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组织,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确保了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单玉香  唐凤平  袁锦波  刘佳  赵蓉 《全科护理》2016,(26):2772-2774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三级甲等中医院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采取描述性研究对105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开展情况较好,中医护理技术不够普及.[结论]学校与医院应重视中医护理理论知识的教育及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王陵 《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49-550
中医院在开展整体护理过程中如何突出中医特色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整体护理中的优势和作用 ,是我国护理工作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我院自 1997年至2 0 0 2年在全院 3个病区开展了突出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工作 ,收好良好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方 法1 1 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常规的培训 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首先需向护理人员普及中医药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常规 ,我们对毕业于西医护理专业的人员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 ,每期 3个月 ,提高了所有护理人员中医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 ,为开展中医整体护理奠定了良好基础。1 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综合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方法我院中医科现有护理单元2个,开放床位80张,护理人员32名。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中医护理技术推广计划,建立规范化中医护理培训体系,量化考核方案,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增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中医特色护理开展例数、患者满意率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中医护理工作中,通过品管圈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可有效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徐桂华  严姝霞  叶然 《护理研究》2014,(15):1909-1911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医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知识结构,评价江苏省首届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竞赛的试卷质量。[方法]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8.0对试卷质量及成绩进行分析,试卷成绩分析包括一般描述、分段统计、正态检验、各部分内容得分情况及各地成绩比较;试卷质量分析包括难度、区分度和信度计算。[结果]试卷成绩呈正态分布,最高分97分,最低分49分,平均81.62分;得分率最高的内容为中医诊断,其余依次为中医内科护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外妇儿护理、中医护理技能;苏南、苏中、苏北三地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卷校正难度为0.77,区分度为0.21,折半信度为0.863。[结论]应加强江苏省中医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本次试卷的内容和题型稍作调整,用于今后的竞赛和考核,以获得更加客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