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其恶心呕吐的改善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40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内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Ⅱ~Ⅳ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疼痛拒按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多维风险分析的结构化护理方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将基于多维风险分析的结构化护理方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防护实践中,应用前(2015年7~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后(2016年1~6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3例设为实验组,比较应用前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早期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应用后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基于多维风险分析的结构化护理方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并发症防护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并发症早期控制率和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在邛崃市医疗中心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4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各74例。处理组采用ERAS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行术前1 h、术后6 h的饥饿评分与术后6、24 h的疼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24 h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程度,术后12、24 h腹胀程度;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日常生活能力(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疼痛、恶心呕吐、腹胀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等。结果处理组饥饿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评分与术后腹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处理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处理组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胀控制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ERAS流程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有无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7%vs 33.3%,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5.
梁秀 《全科护理》2016,(36):3806-3808
[目的]观察三H+双C联合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4月开始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中实施三H+双C联合护理,选择实施前(2016年1月—2016年3月)和实施后(2016年4月—2016年6月)于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干预的病例各47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妇科腹腔镜手术观察对象干预后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H+双C联合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受术者的舒适度感受,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范珂 《全科护理》2016,(26):2738-2740
[目的]分析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前(2015年8月-2015年12月)和应用后(2016年1月-2016年4月)接受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的病人各4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应用于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中,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该类病人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孙丽莉  潘利亚 《全科护理》2013,11(9):786-787
[目的]分析并评价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132例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采取护理措施的前提下给予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的焦虑评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纠纷、手术配合、术中血压与心率、术后恶心与呕吐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以及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纠纷、手术配合情况、手术前后血压与心率、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对护理人员更加信任,更好地配合手术,避免血压及心率波动,降低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可优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流程,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付灵芝 《当代护士》2017,(11):50-52
目的探讨PDCA管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及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每组各42例,对照组症围手术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所需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管理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9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43例,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术后非切口疼痛情况、焦虑、舒适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非切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精神等方面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非切口疼痛的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HAMA)、抑郁评分(HAMD)、疼痛评分(VAS)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HAMD、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HAMD、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833-183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6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及SAS、SDS评分均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少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嗅觉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患者早期进食联合食物视嗅觉刺激。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视嗅觉联合早期进食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术后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朝梅 《全科护理》2013,(32):2991-299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LC)后二氧化碳(CO2)气腹后遗效应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LC术后12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LC术后16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宣教、饮食指导、术后早期活动、适当延长低流量吸氧时间、进行腹式呼吸为主的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等.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两组病人术后CO2气腹后遗效益影响的主观评分、典型后遗效益发生率.[结果]LC术后观察组病人主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恶心与呕吐、双肩酸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LC术后CO2气腹的后遗效益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并评价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采取护理措施的前提下给予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纠纷、手术配合、术中血压与心率、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纠纷、手术配合情况、手术前后血压及心率、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显著(P <0.05或P<0.01),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护理人员更加信任,更好地配合手术,避免血压及心率波动,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
王晓燕 《护理研究》2014,(3):986-98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手术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病人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病人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病人术后焦虑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慢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慢性胆囊炎98例患者,按照入院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统计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较对照组(20.41%)低(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慢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可改善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非切口疼痛、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效减轻非切口疼痛,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