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 520例全麻术后入麻醉苏醒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以给予护理对策.结果:53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5.0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的苏醒期躁动,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6.23%、33.77%.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不良刺激下躁动的发生率,手术类型及麻醉相关因素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34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7.4%;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气管导管刺激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3.5%、25.1%和17.9%。不同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催醒药及术后镇痛方式下躁动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耳鼻喉手术、胸外科手术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6.5%和37.1%;应用药物催醒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8.5%,高于不用催醒药的14.0%;术后使用止痛药患者躁动发生率为7.5%,低于不使用止痛药患者的19.7%。结论重视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因素的全面评估,加强护理,防止意外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翠伶 《华西医学》2010,(9):1755-1756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48例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39例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并加以预防。结果 148例全身麻醉患者中有39例发生躁动,发生率为26.35%。用纳洛酮催醒患者躁动的发生率为48.6%(36/74),明显高于自动清醒患者4.1%(3/74),两者躁动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7.9139,P〈0.001)。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35.3%(36/102),高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6.5%(3/46),两者躁动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1369,P〈0.001)。结论疼痛、促醒、导管刺激为常见躁动原因;掌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加强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可以防止躁动所致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朱啟引 《全科护理》2011,9(28):2559-2560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原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分析54例开颅术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病人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颅内因素、有害刺激、麻醉作用、术后并发症等是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终使术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合理的护理能够帮助病人安全的度过全身麻醉苏醒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方法:统计2008年8月—2009年8月间65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和患者本身以及各种不良刺激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结论: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ICU中657例全麻术后病人所出现的躁动症状进行观察,并进一步查找、分析原因:有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等诸多原因,同时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80例全身麻醉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躁动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切口疼痛、气管导管刺激、体位不适、尿管刺激、口渴、腹部不适。结果 8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发生率为14.8%。结论经过严密观察与综合分析,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钦 《当代护士》2017,(12):120-122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中,选取符合本组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预后、心率、血压、躁动评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麻醉前及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发生明显变化,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0级比例90.00%,高于对照组的68.00%,苏醒期躁动1级比例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前心理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心率,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意识模糊,精神状态出现意识和行为的分离,临床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1]。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是苏醒过程中的一种不恰当行为,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现象,可能导致小儿出现许多并发症,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影响手术效果。目前国内对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只能从可能引起这一现象的相关因素着手,在围术期加以预防及处理[2]。咽喉部手术、年  相似文献   

10.
陈丽芳 《全科护理》2011,9(35):3242-3243
对126例全身麻醉病人恢复期引起躁动的病人进行分析,通过有预见性地对术后恢复期躁动病人进行预防和护理,以减少全身麻醉病人术后恢复期躁动的发生和降低严重后果、确保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科45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45例躁动患者经及时处理,病情稳定后安返病房.麻醉用药、术后不良刺激、在麻醉状态下行导尿术、吸入麻醉药等是患者产生躁动的原因,应给予心理护理、药物预防等相应护理措施.结论 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减少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89例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结果:手术及导管的刺激、急性尿潴留、体位改变、切口疼痛、心理因素等是导致躁动的常见原因。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正确安置体位、留置导尿和加强病情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是减少躁动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国建 《护理学报》2010,17(5):52-53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观察统计全麻苏醒期躁动患儿的例数及程度,记录发生躁动患儿年龄、麻醉方式及是否有不良刺激。结果432例中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患儿96例,躁动患儿中存在尿管刺激的62例,存在气管导管刺激的47例,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的患儿躁动发生率高于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2岁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最高,但各年龄段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防范措施,减轻各种不良刺激对患儿的影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患儿注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区分是否苏醒,是避免患儿躁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89例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结果:手术及导管的刺激、低氧、急性尿潴留、体位不适、切口疼痛、心理因素等是导致躁动的常见原因。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正确安置体位、留置导尿和加强病情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是减少躁动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31例全麻患者进行观察,调查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术后疼痛占45.3%,气管导管、尿管刺激占23.6%,心理因素占8.1%,其他原因所致(如缺氧、药物作用、反复吸痰、体位不适等)占5.4%。通过术前访视、选择适当的导尿时间、正确安置手术体位、适时拔除气管导管、术后充分镇痛等患者安全度过苏醒期。结论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9年4~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于全身麻醉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 另随机选取同期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于全身麻醉后未出现苏醒期躁动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评价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危险因素,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儿年龄、术前焦虑、麻醉维持方式、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与全身麻醉后EA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是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各种不良刺激, 确保患儿安全渡过全身麻醉后苏醒期。  相似文献   

19.
赖江萍 《全科护理》2014,(18):1654-1655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98例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躁动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躁动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儿中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2例,躁动总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患儿中轻度6例,中度4例,重度4例,躁动总发生率为28.57%;两组结果比较研究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手术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手术中分析其躁动发生的原因,并在苏醒期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儿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了解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病原因、机制、危害、预防及其处理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