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教学法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习相关中医护理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结果]97.0%的护生认为提高了评估和干预能力;98.5%的护生认为提高了沟通能力;89.6%的护生认为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护生均认为提高了知识综合能力。[结论]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可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张巍  安力彬  高玉霞 《护理研究》2013,(10):3305-3306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护理学院2008级和2009级两届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角色扮演利用高级模拟人Siman进行模拟病人的抢救,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环节进行反馈。[结果]模拟教学病例设计合理,护生对《妇产科护理学》模拟教学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反馈较好。[结论]模拟教学适合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有助于培养护生的急救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李春莲  周芳  孙晶  洪珍兰  郭晓燕 《护理研究》2013,27(22):2398-2399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方法]在2009级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加大实践课课时、进行模拟护理教学、开展多元化见习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结果]97.32%的护生认为改革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98.39%护生认为有利于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护生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优秀率为78.07%,带教老师对护生见习综合评价优秀率为88.23%。[结论]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心胜任力培养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两届护理本科生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和以核心胜任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法(实验组),比较两组的学习成绩、核心胜任力,并采用自编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实验组的成绩、核心胜任力总体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以核心胜任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评价较高。结论以核心胜任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护理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孟希  姚翠兰 《全科护理》2009,7(25):2335-233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新生儿窒息”一章教学中运用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110名护生进行护生对循证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方法、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意识、专科理论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法,使护生临床分析及判断思维能力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我们针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可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提高护生人文执业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结论]《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PIE导引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及意义。[方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将2007级护生2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实验组在APIE导引模式下改进教学组织形式、编写实践课系列教材,制定教学大纲、考核方法及标准等,教学过程结束后,通过发放自制评价问卷,调查两组《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教师听课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教学质量、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PIE导引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体现《内科护理学》整体护理观,优化整合教学资源,重塑护生人文关怀理念,从根本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8.
卜秀梅  董博  郑方遒  钟晓凤 《护理研究》2012,26(10):937-940
[目的]探讨APIE导引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及意义。[方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将2007级护生2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实验组在APIE导引模式下改进教学组织形式、编写实践课系列教材,制定教学大纲、考核方法及标准等,教学过程结束后,通过发放自制评价问卷,调查两组《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教师听课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教学质量、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PIE导引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体现《内科护理学》整体护理观,优化整合教学资源,重塑护生人文关怀理念,从根本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叶红芳  王睿  傅荣 《护理研究》2013,27(22):2328-2329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的胜任力评价,为今后临床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332名实习护生应用自行设计量表,依据基于胜任力的8个维度45个条目就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认为临床护理老师的胜任力有待提高的方面分别是具备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临床护理老师的胜任力的培养,依据临床工作需求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摸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临床护理老师的胜任力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李红  刘堃  郭蕾蕾  张林 《护理研究》2012,26(2):116-117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及从业影响因素,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前后采用自制问卷对18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前后本科护生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工作有成就感、福利待遇好、受人尊敬;不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工作压力大、工作风险大、自己不适合。[结论]课程学习前后本科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部分转变,《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对本科护生职业态度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编写实践教材,制定教学大纲,改进考核内容、标准及方法,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及方法培训,将280名2010级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运用"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学习成绩、关怀能力得分,采用自行设计的3份调查问卷(护生自评、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学习成绩、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护生自评、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新生儿窒息"一章教学中运用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110名护生进行护生对循证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方法、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意识、专科理论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法,使护生临床分析及判断思维能力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级五年制专科护理专业7个班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个班,n=172)和对照组(4个班,n=236),试验组采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临床课程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业教师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表》了解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利用《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评分表》评价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4门临床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优于照组(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五年制高职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自珍 《山西护理杂志》2014,(11):3945-3946
[目的]探索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级五年制专科护理专业7个班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个班,n=172)和对照组(4个班,n=236),试验组采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临床课程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业教师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表》了解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利用《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评分表》评价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4门临床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优于照组(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五年制高职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生对《母儿护理学》课程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评价,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完成《母儿护理学》学习的3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29人(93.5%)认为有必要进行PBL教学;27人(87.1%)认为有必要在PBL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多数护生对PBL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的多个方面表示满意,但在情景模拟教学用物准备及实施流程等方面有待改进;通过PBL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护生在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结论]护生对《母儿护理学》课程采用PBL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效果较为满意,但仍有不足之处,应进一步完善,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梨  张月娟  彭晓玲  贺涟漪 《护理研究》2013,(27):3049-3051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培养效果。[方法]将我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4年制本科1班和2班随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根据不同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课堂理论知识测验、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护理专题汇报、学期末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培养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核心胜任力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验式教学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在护理系2006级本科学生《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课后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97.6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学有利于理解"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树立整体护理观;97.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沟通、表达能力;98.4的学生认为能引导换位思考,促进人文知识内化及关爱能力的生成。[结论]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护生关爱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循证程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慧  朱群娥 《护理研究》2008,22(2):359-360
[目的]渐进培养护生以证据为核心的科学护理理念和主动吸收新知识、探索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对2004级专科《护理学基础》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以循证程序为主线,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了设计和调整。[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比较,表明应用循证程序的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护理学基础》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观念养成都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循证能力制订教学策略,渐进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为后续的内科、外科等专科护理进一步开展循证护理教学和临床循证护理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护理学专业2013级护生13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1人,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64人,采取基于微信平台,以岗位导向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前后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下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为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针对胜任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自评问卷对国内8所医学院校的527名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胜任力总分为(3.03±0.40)分,处于较高水平;学校、参加学术活动、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原因及毕业后意向不同,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胜任力也不同。结论各护理学专业本科院校应加强护生临床护理护理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以胜任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