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视网膜巨大裂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视网膜巨大裂孔病人11例(11只眼),其中2例因钝挫伤后视网膜巨大裂孔、周围视网膜在位的病人,给予环扎、巩膜外垫压、冷凝、激光光凝治疗;9例并发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7例玻璃体腔填充硅油,2例注入C3F8气体,5例术中切除晶状体。结果随访3~30个月,2例注入C3F8者分别于术后20d、1.5月又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复位视网膜并注入硅油,其余9例视网膜均在位。1例因晶状体混浊,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视网膜巨大裂孔无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者,可行单纯视网膜复位术;如视网膜裂孔边缘卷曲、出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  相似文献   

2.
李花香  李玲  朱春华 《全科护理》2016,(10):1022-1023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病人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2例视网膜脱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调查问卷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视网膜脱离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病人健康教育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5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病人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并实施,从手术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手术治疗费用来评估健康教育的成效。[结果]本组45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并发症,视网膜平伏,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费用较住院手术费用降低28%;病人满意度99.9%。[结论]对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术后自我照顾能力,保证手术疗效,降低手术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病人健康教育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5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病人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并实施,从手术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手术治疗费用来评估健康教育的成效.[结果]本组45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并发症,视网膜平伏,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费用较住院手术费用降低28%;病人满意度99.9%.[结论]对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术后自我照顾能力,保证手术疗效,降低手术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对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后期的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病人的护理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7年8月实施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手术的视网膜病变病人7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比一般资料的基础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建立有效微信平台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风险知晓率、手术适应证知晓率以及手术注意事项知晓率均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后实施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率,提升病人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68例81眼,对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个月内,视力提高者67只眼,不提高者14只眼,矫正视力在0.05以上者71只眼(占87.7%),视力0.1~0.4者47只眼(58.0%)。术后3d,联合手术组共有28只眼(34.6%)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其次为角膜水肿(7.4%),依次为复发视网膜脱离(4.9%)、人工晶体移位和玻璃体积血(2.5%),玻璃体增殖性病变(1.2%)。[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病人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吴文栩  王小梅 《护理研究》2005,19(27):2494-249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病人的护理.[方法]对58例外伤性眼内炎病人,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加强观察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8眼眼内异物均一次性取出,玻璃体少量积血的10眼均在1个月内积血自行吸收.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7眼,经第2次巩膜外环扎,硅油充填加眼内激光治疗,视网膜平伏,1眼放出硅油再次视网膜脱离.51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2眼眼球萎缩,56眼炎症消退,角膜透明,前房清,屈光间质清晰,眼压正常.[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和术后的特殊检查、护理、治疗,使许多以往无希望的眼内炎病人得到救治.可见,玻璃体切割术及术后的护理,在治疗眼内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研制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问卷-25(NEI-VFQ-25)中文版调查502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后3个月以上病人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分析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总分为22.35分~95.08分[74.91(23.86)分],得分最低的条目分别属于总体视力、远距离运动和精神健康维度。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方式、术眼视力和对侧眼视力的病人术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较差,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方式和视力是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7-1999年在我院施行常规视网膜复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4例患者314眼接受视网膜复位术,总有效率达95.86%,手术方式应根据裂孔的大小、位置、数目、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及膜形成的情况等诸因素来决定。结论只要封闭裂孔、解除牵引即可使视网膜复位。  相似文献   

10.
<正>在眼科手术中,牵拉眼外肌或压迫眼球等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而导致心率减慢和各种心律失常称眼心反射[1]。主要表现为胸闷、冷汗、恶心、呕吐、心前区紧迫感等,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同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加速胃肠蠕动,病人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一般认为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局部麻醉高于全身麻醉[2]。国内研究资料显  相似文献   

11.
正[眼心反射是眼部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据报道[2]斜视手术的眼心反射发生率为44.83%,在眼部美容手术中的发生率为31.1%~36.9%[3-4],其不仅会引发患者的各种身体不适症状,甚至会影响其原有疾病的术后恢复。近年来,术中并发眼心反射的情况逐渐受到美容整形医师的关注,但术后并发眼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术后实施全程护理对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病人给予全程护理,可降低术后头低位不适感,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严重视网膜脱离病人60例,将入组病人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人的视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的无光感、光感、手动、眼前指数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两组病人的视力较干预前均有改善(P0.05),但干预后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病人中眼压升高1例,眼压降低1例,前房积血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常规护理组病人中眼压升高5例,眼压降低1例,前房积血2例,其他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7%。综合护理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综合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PRP)预处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开封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34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393眼),分为研究组170例(204眼)和对照组170例(189眼)。对照组进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研究组在术前增加PRP预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硅油填充、眼内明显出血)差异。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手术成功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VCA)]情况区别。比较术后6个月内两组并发症(高压眼、视神经萎缩、复发性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发生情况区别。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硅油填充率、眼内明显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Log MAR BVC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内,研究组高压眼、视神经萎缩、复发性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视网膜光凝预处理对行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疗效改善效果好,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有助于其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乔云 《全科护理》2014,(24):2232-2233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4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施行23G玻璃体切割术,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基础护理、体位护理、防治并发症及出院指导,并对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48例48眼术后视网膜平伏,屈光间质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例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后成功。[结论]全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双维度交互干预法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情绪与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手术知识宣教、术后观察及膳食管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双维度交互干预法,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度与遵医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双维度交互干预法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实施情绪与行为管理,对降低其状态与特质焦虑程度,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与遵医行为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徐成惠 《全科护理》2012,(34):3180-318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老年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术后特殊体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特殊体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病人术后特殊体位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波阵面像差在视网膜脱离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04-07/2005-0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巩膜外冷凝、硅胶外垫压及(或)玻璃体腔注气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眼),均为单眼视网膜脱离,其中10例为近视眼视网膜脱离,7例为非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所有患眼于术前、术后1,3个月应用德国Wavelight Laser TechnologyAG公司生产的Allegretto Wavelight 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进行波阵面像差测定,以对侧非视网膜脱离眼为对照。结果显示:①手术前视网膜脱离侧波阵面像差中第1,3,4,5,6阶均方根值及高阶均方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侧(P<0.05);手术后3个月视网膜脱离眼与对照侧眼的第1~6阶均方根值、总体均方根及高阶均方根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术前近视视网膜脱离眼第1,3阶均方根值和高阶均方根值低于非近视视网膜脱离眼(P<0.05)。提示波阵面像差可辅助诊断视网膜脱离,并可用于指导手术方式,另外近视眼与非近视眼的波阵面像差具有不同之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病人术后眼面部并发症的原因及术中应用改进的三点式面部支撑效果。方法实施脊柱俯卧位手术病人120例,2009年1月至12月55例病人术中应用传统面部头圈支撑安置体位,2010年1月至10月65例病人采用改进的三点式面部支撑安置体位,对比两种术中面部支撑方式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种面部支撑方式手术时间均1~7h,改进面部三点式支撑组无1例发生眼面部并发症;传统头圈组发生面部皮肤压红、瘀斑8例(其中1例出现视力减退),发生率为14.5%。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进组(P<0.01)。结论应用改进三点式面部支撑能避免和减少俯卧位手术病人眼面部受压部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巩膜外垫压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局限性再脱离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及硅油填充术的广泛应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1]。但硅油填充术后仍有部分患者视网膜再次脱离[2-4]。我们采取巩膜外垫压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局限性再脱离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患者共18例(18眼),其中男16例(16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