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医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加强防控措施。方法采用临床标本检测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病人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24株,其中医院内获得感染占67.7%,社区获得感染占32.3%。多重耐药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41.13%,MRSA占37.90%。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和神经内外科。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感染。结论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应重点加强危重病人呼吸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优化护理流程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7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病人作为非优化组(优化护理实施前),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36例病人作为优化组(优化护理实施后),分析护理流程优化前后护理情况。[结果]优化组病人耐药菌感染率为38.9%,非优化组为69.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实行优化护理流程,可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唐平 《护理研究》2010,24(7):1823-1824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在医院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及采取相关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烧伤病人86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结果]实验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加强烧伤病人的护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周健  孟军  江淑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43-1744
目的对综合ICU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1年我院综合ICU 302例住院病人2 141份病原培养标本的相关信息导入数据库进行分析,找出培养阳性的病原体,再按国际标准化定义筛选出多重耐药菌并分析多重耐药菌种类、数量、来源部位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2 141份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体782株,其中多重耐药菌537株,前三位细菌依次为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布部位前三位依次为呼吸道、血液、器官/腔隙;属于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有367株,占68.34%。结论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在医院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及采取相关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烧伤病人86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结果]实验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加强烧伤病人的护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1 713份细菌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数量、分布情况及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本组研究共培养出致病菌520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占82.69%(430/520)。最常见的耐药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93.7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占88.39%;耐药菌比例最高的为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均为100.00%。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占77.91%;430株多重耐药菌中,院内感染占68.37%。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我科2012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8.96%,明显低于2011年(31.6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基层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MDR0s)感染及临床分布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基层综合医院2014年度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2014年度从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 305株,其中医院内感染患者分离出551株,含多重耐药菌(MDROs)184株,占分离菌株数的33.39%。社区获得感染患者分离出1 754株,含多重耐药菌328株,占分离菌株数的18.70%。有79.39%的病原菌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和产科。结论 该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占比较大,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应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2011年1月—12月普外科病人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的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11年1月—12月14 050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1月—12月我院普外科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161例,感染率为1.1%;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90.1%;多药耐药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占41.0%;161例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中,医院内感染占84.5%,社区感染占15.5%。[结论]医院应针对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对可能感染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情况的变化.[方法]对本院ICU 2003年2月至2006年4月所分离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细菌398株.感染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3%,非发酵菌为最主要病原菌,占分离菌的33.7%,革兰阳性球菌占23.9%,真菌15.8%.感染菌呈多重耐药.[结论]非发酵菌已成为ICU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对头孢三代类药物耐药严重,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ICU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为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b>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多重耐药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b>该医院ICU在2013-2014年从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耐药菌1 227株,其中多重耐药菌597株,占48.66%。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多重耐药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提示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b>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分离率较高,耐碳青霉烯类菌株感染形势严峻,防控的重点为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8月神经外科病房的56例培养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MDRO 的数量、种类和感染部位。[结果]56份培养标本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7.50%、铜绿假单胞菌占25.00%、肺炎克雷伯菌占17.86%、大肠埃希菌占12.50%、鲍曼不动杆菌占7.14%,主要感染部位呼吸道占50.00%、泌尿道占25.00%、血液占1 9.64%、切口占5.36%。[结论]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和宣教,积极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神经外科病房 MDRO 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各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某医院8个ICU患者送检标本多重耐药菌病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共检出7 908株病原菌,其中多重耐药菌有1 859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院ICU多重耐药菌分离率较高,院内感染发生的常见部位是呼吸道。发生多重耐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子为有创机械通气、插导尿管、胃管、留置深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长时间住院及大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771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3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多重耐药菌分布、医院感染率及住院情况,并对对照组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对照组分离出68株多重耐药菌,观察组41株;耐药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所占比例由14.7%增加至36.6%;对照组耐药基因检测发现医院存在严重多重耐药情况及医院克隆传播感染;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同时也是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患者之间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两年全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了解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为制订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所有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通过两年的目标性监测,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728株,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率由0.34%降到0.32%。分离标本主要为痰液,主要分布科室为神经外科和ICU,排名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采取目标性监测的方法,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临床发病状况,探讨其发生原因,为更好地护理此类病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26例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呈逐年增多趋势;多发于老年病人;感染部位分布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为主;临床科室分布老年病科、呼吸内科和神经科历年均居较高水平,而这些科室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高发区。[结论]完善管理机制,重视用药护理;严格护理操作,落实防范措施;加强高危病室管理,做好消毒隔离;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心理护理等对有效护理多重耐菌感染病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菌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有效防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耐药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ICU在2011年度共收治26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发生率为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创面感染。从感染病人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90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2.22%,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前2位;革兰阳性球菌占30%和真菌占7.78%。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全部出现耐药,多数耐药率达到50%以上。结论该医院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普遍耐药,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明确不同部门、不同部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为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多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内分泌科等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手术,使用抗生素是多重耐药的高危因素;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多见。[结论]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应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正确实施防控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其分布情况,为临床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和药敏试验,对医院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其致病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从该医院2009-2010年医院感染病人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962株,其中多重耐药菌384株,占致病菌总数的19.6%。在384株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5%,革兰阳性球菌占15%。多重耐药菌居前3位的菌种依次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结论该医院住院感染病人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沈瀚  熊剑秋  林慧敏 《检验医学》2003,18(3):160-162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ICU收住的177例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检出感染菌383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216株(56.4%),革兰阳性细菌(G+菌)117株(30.5%),真菌50株(13.1%).不少菌株的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以G-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病菌的准确鉴定,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感染科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株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护理早期监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住的375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多重耐药菌株感染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多重耐药菌感染2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集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APE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菌株分布、病原菌来源分布、耐药情况,构建合理的护理措施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结果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共进行4次主动筛查,分离出6种致病菌共1786株,其中100例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株724株,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6.67%(100/375),多重耐药菌定植率为40.54%(724/1786);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来源主要为痰液及尿液,分别占比为43.93%,24.03%,其次为腹水占18.23%,血液中定植多重耐药菌最少占13.81%;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主要对磷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曲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等主流抗生素存在耐药情况,耐药率为94.73%~100.00%;经ROC曲线测算,年龄最佳截断值 63岁、APACHEⅡ评分最佳截断值 26分属于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GCS评分最佳截断值≤6分属于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感染科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病原菌来源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的痰液样本及尿路感染的尿液为主,对多重常用抗生素均存在耐药情况,采用早期监测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及合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