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骶骨脊索瘤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是中轴骨的一种原发性骨肿瘤,虽然恶性程度低,但是毗邻脊髓与马尾神经,治疗不易彻底,容易复发,长期预后不佳。复发性骶骨脊索瘤患者再次住院手术,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且患者心理压力大,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23例骶骨脊索瘤术后复发的患者,实施前后联合入路加脊柱矫正器内固定重建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脊柱手术是微创脊柱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该术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2])。3D打印技术通过提取病人的影像学资料数据,利用三维重建、逆向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制作出个性化的器官组织模型、植入物或辅助器械等~([3]),定制的、个性化的假体或内植物更能符合个性化医疗的要求,它是脊柱外科个性化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为个性化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3.
正骶骨原发肿瘤的发病率低,其中以恶性肿瘤为主~([1])。高位骶骨肿瘤的切除方式和术后综合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治高位骶骨肿瘤可采用全骶骨切骨盆环重建术,该手术从健康组织连同骶神经一起切除骶骨肿瘤,术后可造成病人大小便失禁,双下肢不能行走,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2])。目前在骨科手术中可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人工材料与病变部位完  相似文献   

4.
颈椎椎体转移瘤前路切除椎体重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颈前路切除颈椎椎体转移瘤,采用钛网植骨加钢板内固定重建椎体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2例颈椎椎体转移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术前有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诊疗过程,术前配合的目的、方法。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舒适护理,早期指导功能锻炼,防止各种并发症。结果 12例均顺利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6~49个月,全部病例植骨融合满意,局部肿瘤无复发,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椎体转移瘤位置特殊,手术风险大,而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护理前后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负性情绪评分以及Harr...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通过信度分析压痛测量仪评估颈肩部压痛的可靠性,并为3D打印个性化颈椎枕的临床效果评估提供新方式。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6例,分别由2位评估者使用压痛测量仪对其颈肩部肌肉的7个测量点进行2次压痛阈测量,间隔7天后再次测量,采用S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评估者内和评估者间的信度,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男性与女性的压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s, PPT)。个性化颈椎枕使用前后,使用压痛测量仪对13例颈椎病患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个测量点进行PPT测量,用以评估3D打印颈椎枕的治疗效果。结果:除了受测点C5、C6的棘突间旁1cm右侧和肩胛上角左侧外,各受测点评估者内信度均>0.65,各受测点评估者间信度均>0.75,可信度高;C5、C6的棘突间旁1cm右侧和肩胛上角左侧的评估者内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为0.65和0.56,中等信度(P<0.01);健康男性的斜方肌右侧、肩胛上角R、C5、C6的棘突间旁1cm左侧平均值要大于女性(P<0.05);斜方肌右侧、C5、C6的棘突间旁1cm右侧和C5、6的棘突间旁1cm左侧受测点3D打印颈椎枕治疗后的PPT平均值比治疗前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疼痛有改善。结论:压痛测量仪评估正常健康人颈部压痛阈值信度较高,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3D打印颈椎枕临床效果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脊索瘤起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1],32·8%起源于脊柱,32·0%起源于颅底,29·2%起源于骶尾部,6·0%起源于中轴线以外或不确切位置[2],临床上较少见,预后差且易复发,可侵犯周围组织及压迫重要神经血管结构[3],斜坡是颅底脊索瘤好发部位。我院于2005年8月在神经外科和口腔科的协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及3D胸腔镜技术应用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3D打印技术辅助下3D胸腔镜技术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v14软件,制作3D肿瘤模型后,再进行3D胸腔镜辅助肿瘤切除术。结合病例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实际完成时长均短于术前预期时间,肿瘤均得以根治性切除,无残留。患者术后住院4~8 d,平均(5.9±1.8)d。截至2019年7月随访,10例患者未出现转移或复发。结论 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11例3D打印技术治疗脊柱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为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脊柱肿瘤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本组1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疗效满意,无术后并发症。认为3D打印技术治疗脊柱肿瘤,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11.
颈椎骨肿瘤多破坏椎体和附件,压迫颈髓和神经根而产生临床症状,如肢体麻木、疼痛和瘫痪等,需要早期手术治疗。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对29例颈椎骨肿瘤患者实施了一期或二期的颈椎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柱切除、内固定重建术,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现将有关手术室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18-69岁,平均39岁。病程2-8个月,平均4个月,颈椎原发肿瘤25例,其中骨巨细胞瘤13例,浆细胞瘤4例,神经鞘瘤侵及椎体1例,软骨肉瘤5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颈椎转移性肿瘤4例。临床表现均有颈部疼痛或上肢麻木,Frankel分级:B级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骶骨脊索瘤患者术后的整体化护理原则,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26例骶骨脊索瘤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神经功能观察、并发症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26例骶骨脊索瘤患者术后均康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对骶骨脊索瘤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整体化护理是手术成功、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脊索瘤是起源于脊索胚胎性残余组织的原发性骨肿瘤,为良性肿瘤,临床少见,仅占颅内肿瘤的0.5。预后差且易复发,好发于骶尾部及颅底蝶枕部位占41%和44%,脊柱型者占15%。对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方法。其位置深,手术视野小,并与脑干、小脑及颅底血管和颅神经相毗,手术切除仍是颅底外科一大难题。我院于2005年9月6日于气管内麻经Fess镜下碟窦开放及显微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切除中上斜坡脊索瘤。手术对病人损伤小,术后便于护理且愈后效果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樊荣  关志  江雯红  杨青梅  闫桂虹 《全科护理》2020,18(9):1061-1063
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并总结3D打印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前景展望。旨在帮助临床护理人员了解3D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况,并学习前沿知识,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任虹  杨青梅   《护理与康复》2020,19(5):36-38
从3D打印技术的概念、发展史、骨科应用形式及骨科护理应用等方面综述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为以后推广3D打印技术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索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6例脊索瘤手术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及口腔护理,预防感染。结果:6例病人中无1例出现上颌骨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脊索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高质量护理是手术成功、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15例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满意,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吴孟航  黄思庆  廖燕  催文耀 《华西医学》2009,(10):2740-2743
目的:总结骶尾部巨大脊索瘤采用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后行手术切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8例骶尾部巨大脊索瘤在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后行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均安全度过手术期,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症状缓解,大小便正常,除1例失访外其余7例随访6个月至3年均未见肿瘤复发,且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对骶尾部巨大脊索瘤采用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后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少,肿瘤全切率高。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纳米级β-磷酸钙(β-TCP)可吸收颈椎融合器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ssisted design,CAD)系统和3D打印仪制备个性化山羊颈椎融合器,分析评价其终板匹配性;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检测3D打印融合器的生物相容性;将3D打印融合器植入山羊颈椎,分析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3D打印融合器的终板匹配性能明显高于自体髂骨、美敦力威高融合器和史赛克Solis融合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PLA材料与3D打印复合材料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打印复合材料融合器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度均小于自体髂骨、美敦力威高融合器和史赛克融合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复合材料前屈活动度小于自体髂骨(P0.05),但与美敦力威高融合器、史赛克融合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打印复合材料后伸活动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PLA/纳米级β-TCP可吸收颈椎融合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