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与血塞通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NIH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估]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指数)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FMA评分及BI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予以奥扎格雷钠与血塞通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NIHSS评分,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玲  肖萍 《护理研究》2007,21(7):622-62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d内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人30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加针灸治疗组(针灸组),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NIHSS评分针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及ADL评分均提高,而针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研究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AM)、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能力指数(BI)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FAM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出院计划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以此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孔丽  宋杏花 《全科护理》2016,(25):2620-262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BI)进行评定,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后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MoCA评分、MMSE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FMA评分、BI评分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后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循证护理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5年1月—2016年6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12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基础上于术后24 h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与干预。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Hillis关节评分评价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活动能力、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lthel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手术后24 h有计划地进行关节功能与肌力康复、手指精细动作的康复、失语康复、吞咽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等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玲  肖萍 《护理研究》2007,21(3):622-62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d内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人30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加针灸治疗组(针灸组),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NIHSS评分针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及ADL评分均提高,而针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回访工作,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质量综合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及肢体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对病人的焦虑情况、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焦虑、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应用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对两组病人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病人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出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病人及家属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康复技能指导,出院时对病人进行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和阶段目标。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微信互动健康教育,即在病人出院时邀请病人及长期陪伴的一名家属加入微信群,每日对群里信息梳理并予以反馈指导,每周发送高血压脑出血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主动与病人及家属视频1次,了解病人现状,追踪评价,及时修改康复计划,同时予以心理疏导、情感支持,每月结合随访评价指标集中讨论病人的情况,对病人存在问题追踪。在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并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由同一名专科医师和专职护师采用FMA和BI量表对病人神经功能进行调查,统计6个月后复发再入院率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治疗依从性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出院时两组病人FMA与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病人的FMA与B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互动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复发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活重建"的作业治疗理念在偏瘫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患者出院时给予以"生活重建"作业治疗理念为指导的出院训练计划,对照组给予普通运动功能训练计划,分别评价2组患者在出院时与出院1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BI)、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卒中病人运动功能评估表(MAS)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出院1个月时,2组BI、FMA及MAS各项总分分别与出院时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MA及MAS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I总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1个月时,2组BI、FMA及MAS评分中与下肢功能相关项目得分与出院时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各项相关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FMA及MAS评分中与上肢相关项目得分与出院时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FMA及MAS评分中与上肢相关项目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时给予基于"生活重建"作业治疗理念的出院指导对上肢功能改善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柏敏  马腾  张玲  田然  赵露 《中国康复》2021,36(2):109-112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师签约”服务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指导,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后期无康复打算的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康复医学科常规出院宣教,并进行出院前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的评定,对照组签订“家庭医生+家庭护士”服务;观察组签订“家庭医生+家庭治疗师”服务,观察组重点进行家庭环境改造和辅助器具的代偿和替代,侧重日常生活能力的应用;对照组侧重日常护理和防护指导。2组均上门家访1次/周;并电话或微信随访患者1~2次/周,提醒和督促患者自我康复训练。3个月后2组均进行第2次BI、FMA及SS-QOL评定。3个月后2组均不加干预,6个月后进行第3次BI、FMA及SS-QOL评定。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BI、FMA及SS-QOL评分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除了BI评分出院6个月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3个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的BI、FMA及SS-QOL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3个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的BI、FMA及SS-QOL评分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治疗师签约”服务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达到《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全面康复的要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出院脑卒中后遗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在家自行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入组时、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康复情况,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价病人认知障碍的康复情况;入组时评定病人的语言功能障碍,6个月后评定病人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6个月后FMA评分、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语言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脑卒中后遗症病人运动、语言、认知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上肢、下肢及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护理能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预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刘桂兰 《全科护理》2015,(4):332-33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病人整体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病人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入院时和随访3个月采用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简短精神记忆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缺损情况、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活动能力(ADL),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价整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NIHSS、ADL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SIS评分显示,病人在手功能、行动能力、力量、日常生活能力、交流能力、情感、思维与记忆、社会参与8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脑梗死后的继发损伤、促进整体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对脑出血病人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128例脑出血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2个月,干预前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肢体感觉功能(22.98分±3.15分)、上肢运动功能(24.56分±2.78分)、下肢运动功能(17.45分±3.25分)、关节活动度(10.96分±2.0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肢体感觉功能(16.93分±4.52分)、上肢运动功能(16.23分±2.36分)、下肢运动功能(13.96分±1.89分)、关节活动度(6.39分±1.4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57.98分±3.96分)高于对照组(46.22分±4.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12.59分±3.45分)低于对照组(16.85分±4.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生活质量评分(175.22分±32.02分)高于对照组(135.45分±25.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有助于改善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采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Barthel(BI)指数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IL)评价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MA评分和BI指数均较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增加(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亚低温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危重患儿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0月我院治疗的120例脑出血危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护理。治疗15 d后,分别采用NIHSS评分量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分表对两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7 d后、15 d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7 d后、15 d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儿神经功能损伤,增强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FMA及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潘素兰 《全科护理》2012,10(32):2977-2978
[目的]探讨统筹康复管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从入院到出院并延伸到家庭的康复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统筹康复管理影响脑卒中病人的远期疗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名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电话随访和门诊复诊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实施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及出院第1,3,6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肢体运动功能(Fugl Meyer assessment,FMA)和神经功能恢复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出院1,3,6个月后两组的BI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出院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较出院前显著升高,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6个月后两组的MRS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从而提高其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