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社交技能训练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4例精神分裂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持续16周的社交技能训练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在入组时、干预16周后及随访24周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16周观察组PANSS量表总分、MRSS量表、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周时观察组的WHOQOL-BREF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交技能训练治疗可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改善生活状态,提升其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2.
许瑞芹  方艳华  柏玲 《全科护理》2012,(31):2911-2912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人文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均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病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文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干预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BPRS、SDSS、NOSI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人文护理,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符合CCMD-3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对照组。开放组予以开放式管理模式干预,为期6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开放组在管理6个月后NOSIE、S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秀菊  张丽  韩风珍 《护理研究》2005,19(25):2293-2295
[目的]探讨家庭服务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服务护理模式管理,为期3个月,采用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病人MRSS总分、依赖程度、活动能力、社会交往、目前症状和病态行为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生活质量中的精神健康、自我评估、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家务和生活自理、夫妻关系、独立性、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服务护理模式及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积极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游戏、音乐、舞蹈、绘画及文学创作积极艺术治疗。于干预前及连续实施8周后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评定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RSS总分及因子分、SDSS评分、SCL-90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WHOQOL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积极艺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病人心理应对能力,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王秀菊张丽  韩风珍 《护理研究》2005,19(11):2293-2295
[目的]探讨家庭服务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服务护理模式管理,为期3个月,采用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病人M噼SS总分、依赖程度、活动能力、社会交往、目前症状和病态行为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生活质量中的精神健康、自我评估、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家务和生活自理、夫妻关系、独立性、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服务护理模式及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茹保健 《护理研究》2008,22(6):1537-1539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2个月的生活技能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护士观察量表(NOSIE)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技能训练可促进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张瑞芬  李金香  蔡燕  朱建中 《护理研究》2008,22(31):2873-2874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符合CCMD-3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对照组.开放组予以开放式管理模式干预,为期6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开放组在管理6个月后NOSIE、S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维度康复护理策略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多维度康复护理策略进行干预,采用功能活动调查表(FAQ)、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社区人群功能测定量表(COOP/WONCA)、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L-index)、卡氏评分(KP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技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ADL、FAQ、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COOP/WONCA、QL-index、KPS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维度康复护理策略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干预,在提高其生活技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具备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0.
茹保健 《护理研究》2008,22(17):1537-1539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2个月的生活技能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护士观察量表(NOSIE)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技能训练可促进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伯曼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117例按照所在护理组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干预前、干预4周后和干预12周后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用药态度量表(DAI)、自知力治疗和态度问卷(ITAQ)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干预12周后,研究组病人NOSIE病情总估计分54.97分±30.11分,低于对照组(72.47分±25.34分),DAI评分(6.68分±2.39分)高于对照组(4.74分±3.04分),ITAQ评分(13.06分±4.11分)高于对照组(10.00分±5.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伯曼技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训练中可提高病人的社会功能和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2.
江华  张素玉 《全科护理》2011,9(13):1155-115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病人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0 d、治疗60 d后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凤玲  高诚  李秀玲 《护理研究》2004,18(16):1411-1412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 [方法 ]将 10 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两组抗精神病治疗药物及剂量不变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时间为 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 3个月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 [结果 ]干预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普遍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评价病人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0 d、治疗60 d后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期交往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及其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及其用药护理、心理疏导、工娱治疗、健康教育、日常生活照料等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病人则在上述治疗及其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16周的早期交往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及其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 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6周后两组病人 SDSS 及 SF 36各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交往训练能够有效促进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组互助式管理模式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组互助式管理模式,干预6个月前后采用精神病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SIE)、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NOSIE量表中总积极因子得分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总消极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ITAQ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SPI量表中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性活动技能及主动性和交往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互助式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恢复其自知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社会功能,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将101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随意探视,观察组51例进行亲属探视的护理干预。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测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效果评定病人的精神症状。[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2周、8周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NOSIE评分中激惹、抑郁及精神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情有一定影响,适当选择探视时机探视,对改善病情有明显的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12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在病人训练前、训练4周末、训练8周末、训练12周末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小组社交技能训练至8周末时开始初见成效,至12周末PANSS量表评分、SSSI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级别及IPRO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并实施代币强化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病人的社交技能缺陷及社会功能缺陷,改善其阴性症状,提高康复疗效,有助于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19.
戚惠娟  尤文英  李虹 《护理研究》2011,25(18):1627-1628
[目的]探讨使用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随机排序,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在实施前和实施后采用NOSIE量表、SANS量表及自制行为训练评定表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SANS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SANS评分明显降低(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和遵医行为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阳性强化行为疗法能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改善和缓解阴性症状,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技能,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蒲金玉  李爱玲  谭云珍  刘宁  张翠红  吕玲 《中国康复》2003,18(4):258-259,263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选择 4 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 ,干预组患者施以护理干预措施历时 12~ 14周 ,出院后随访半年。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 30 )、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N 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住院期间各阶段干预组NOSIE 30各因素的评分、N BPR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出院后随访干预组的SDS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