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制剂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临床报告的126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引发药物、严重程度、损伤类型、主要表现、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26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由中药引发的36例,占28.57%,涉及6个器官,系统、11个品种药物。结论:应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制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193例中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原因,更好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2年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中的193例中药注射制荆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注射荆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一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发热。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三种药物是: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结论 随着中药注射液品种和使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5.
6.
7.
[摘要]目的探讨眼用制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 1994~2007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学期刊上有关眼用制剂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共收集病例125例,并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临床上眼用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氯霉素滴眼液、丁卡因最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居多。结论临床应重视眼用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致严重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2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收集到的中药制剂613例严重ADR报告,分别按年度分布、患者性别与年龄、剂型、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制剂致严重ADR报告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45岁以上的患者398例,占64.93%;中药注射剂严重ADR发生率、严重程度远高于其他中药制剂;在30 min内发生的ADR 473例,占77.16%;ADR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变态反应。结论:中药制剂ADR具有普遍性;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剂ADR的监测;继续深入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防止严重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9.
278例穿心莲内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穿心莲内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究其发生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CJFD)全文数据库(1997—2009年)中有关穿心莲内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案例报告,按性别、年龄、原患疾病、合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过敏史、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穿心莲内酯注射剂不良反应278例,不良反应在20岁以下人群中发生较多(41.37%);原患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74.46%);具有明确药物过敏史者有占10.79%;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40.65%)、皮肤粘膜损害(17.63%)、呼吸系统损害(12.95%)、血液系统损害(11.91%)为主,居前3位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过敏性休克、皮疹瘙痒及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首次用药30min以内,占59.35%;有合并用药的病例占31.65%。结论:临床应重视穿心莲内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眼用制剂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5年1月-2013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发表的文献,获得眼用制剂致ADR文献137篇,合计208例患者,就其ADR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眼用制剂致ADR以阿托品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盐酸丁卡因滴眼液最为常见,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噻吗洛尔滴眼液致ADR也较多见;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多发生在给药后24h内;其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居多。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眼用制剂致ADR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合理使用和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鹿瓜多肽注射制剂致过敏性休克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线检索国内有关医药数据库,下载病例报告原文,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给药途径与剂量、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及临床表现与转归等。结果共检索到鹿瓜多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39例。其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是:男性患者占比较高(25例,占64.10%),20~60岁患者占比较高(34例,占87.18%),静脉滴注给药者占比较高(38例,97.44%),首次用药占比较高(36例,占92.31%),静滴开始后30min内发生者占比较高(35例,占89.74%),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以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胸闷)和心血管系统(血压骤降、大汗淋漓)为主。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原患疾病和给药途径等有关,临床用药须重视过敏史询问、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及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过敏性休克先兆症状积极做好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来自于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发报告系统的银杏注射制剂(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银杏提取物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杏芎氯化钠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2021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收集的疑似银杏注射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银杏注射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主要来自于医疗机构;人群性别分布总体较均匀;患者年龄集中分布在60岁以上;不良反应表现以一般不良反应为主,表现为瘙痒、皮疹、恶心、潮红、发热等;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有呼吸困难、心悸、静脉炎、失眠等。对于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建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加强监测,积极开展信号监测及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穿心莲内酯不同盐类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穿心莲内酯不同盐类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7年至2010年国内相关文献,对60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4种注射剂不良反应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穿琥宁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最多,莲必治较少。莲必治注射剂肾损害发生率高,穿琥宁注射剂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喜炎平注射剂过敏性休克较多。结论临床应重视穿心莲内酯不同盐类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特点,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6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8~2009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 768例,涉及368个生产厂家的468个中药制剂品种。6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854例次,占总例数的48.30%。注射剂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剂型且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其次是357种不同剂型的口服制剂,占45.59%。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不良反应/事件1 144例次,占64.71%,绝大多数转归良好。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具有普遍性;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临床应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的的使用,特别是在儿童人群中的使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说明书的审核、监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银杏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寻找其发生规律,探索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8年11月—2022年11月上报的44例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多在1 h内发生;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涉及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损害,过敏反应占比较高。结论: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本药的适应证,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史和过敏史,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7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7年7月~2008年6月椒江区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78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7月--2008年6月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的76.92%,且多为即刻型,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9.
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复方制剂诱发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1998年12月由复方制剂诱发的不良反应病例的类型、临床表现以及诱发药物等进行分析.结果复方制剂诱发的不良反应75例,占全部285例不良反应病例的26.3%,中、重度症状者占36%,涉及12个器官/系统类型,诱发药品35个品种,有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者占21.3%.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对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与相关性研究,提高复方制剂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不良反应(ADR)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我省数据库中2004-2014年收集的242例ADR报告进行了分析。结果:ADR多发生在30 min之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3.1%)、全身性损害(24.88%)、呼吸系统损害(9.85%)、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8.13%)。结论:该药ADR多数表现轻微,其过敏性休克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