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在梅尼埃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梅尼埃病患者行纯音测听、前庭冷热水试验和VEMP检查。结果:正常双侧短声刺激p13波和n23波出现率为100%,梅尼埃病患者VEMP30%不能正常引出,有3种表现形式:VEMP患侧无反应、患侧反应振幅正常和VEMP患侧反应低振幅。结论:梅尼埃病的诊断仍以临床症状为基础,结合前庭冷热水试验和VEMP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记录、分析眩晕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了解眩晕患者的球囊功能。方法对15例梅尼埃病患者和16例突聋伴眩晕患者行VEMP检查,分析其VEMP的不同表现形式,并将该结果与冷热试验结果比较。结果正常双侧短纯音刺激p13波和n23波出现率为100%,30%梅尼埃病患者、50%突聋伴眩晕患者VEMP不能正常引出,VEMP患侧有3种表现形式:无反应,振幅正常,振幅低。结论VEMP检查有助于客观评价眩晕患者球囊功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前庭重振(Vestibular recruitment,简称VR)的检测方法,对41例(76耳)的眩晕病人(包括梅尼埃病、突聋、药物中毒性耳聋、迷路振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毒性迷路炎)行VR检查。结果显示:末梢前庭病变(如梅尼埃病、药物中毒性耳聋)的VR出现率高,对末梢前庭病变(尤其是梅尼埃病)有定位诊断价值。作者认为末梢前庭病变出现VR的机制是:前庭末梢发生病损时,对任何强度刺激均起反应的高敏感细胞先受到破坏,当采用强刺激时,幸存的细胞便全部动员起来参加反应从而引起强度与健康侧相同的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蜗电图与前庭冷热试验对诊断单侧梅尼埃病的价值。方法58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均接受纯音听阈测试、耳蜗电图和前庭冷热试验检查。结果(1)耳蜗电图:病程0~5年,-SP/AP异常的百分率为58.3%,6~10年为78.2%,〉11年为90.9%,总阳性率为72.4%,各病程组患者-SP/AP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前庭冷热试验:病程0~5年,冷热试验CP值异常的百分率为45.8%,6~10年为73.9%,11年以上为81.8%,前庭冷热试验的总阳性率为63.8%,各病程组CP值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患者中,耳蜗电图异常者42例,阳性率为72.4%;半规管轻瘫(CP)异常者37例,CP异常的百分率为63.8%;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尼埃病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基础,结合耳蜗电图、前庭冷热试验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在ALHL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听力学结合前庭功能检查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LHL)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ALHL患者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双侧)、听性脑干反应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冷热气)、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结果前庭双温试验:冷热试验单侧减弱异常19例(47.5%);优势偏向23例(57.5%);VEMP:总异常17例(42.5%);耳蜗电图:总阳性26例(65.0%)。结论上述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的目的,同时可对ALHL患者病变范围进行估计,有利于早期治疗干预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了解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耳源性眩晕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甘油试验,耳蜗电图,冷热水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纯音测听曲线以平坦型,上升型为主,早期主要影响低频部分,晚期波及所有频率范围。耳蜗电图异常率为(70)%,甘油试验阳性率为(58.6)%,冷热试验阳性率为(62.6)%,前庭诱发电位异常率为(38.6)%。结论每一项检查都有它的客观性和局限性,梅尼埃病的诊断应根据临床发作期或间隙期的症状体征,选择两项以上的检测手段,以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米雪芹  李蓓  徐瑞  胡雯静  张琪  潘庆春   《四川医学》2022,43(3):227-23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耳蜗电图(ECochG)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MP)的特点,评价ECochG和VEMP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40例。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且目前血压>140/90 mmHg为高血压组,既往无高血压且目前血压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ECochG和VEMP,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ECochG和VEMP的特点。结果 (1)ECochG中高血压组AP潜伏期延长,-SP/AP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oVEMP检查中,高血压组P1、N1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P1波间期和振幅不对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VEMP检查中,高血压组P1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潜伏期、P1-N1波间期和振幅不对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ECochG、cVEMP/oVEMP的检查结果可帮助了解高血压患者耳蜗及前庭功能状态,为诊断高血压病所致的耳蜗及前庭病变提供依据,为早期防治高血压所致的耳蜗及前庭功能障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经鼓室钆注射内耳成像技术在梅尼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X  Zhang XD  Gu X  Fang ZM  Zhang R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6):3246-3249
目的 通过经鼓室内注射造影剂钆,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核磁共振(3D-FLAIR MRI)扫描,探讨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显像的阳性率及对于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51例梅尼埃病患者经鼓膜双侧鼓室内注入钆喷酸葡胺稀释液,24h后进行内耳3D-FLAlR MRI扫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同时与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及甘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磁共振成像显示造影剂钆分布到内耳外淋巴间隙,使外淋巴液显影增强,从而区分出内、外淋巴间隙.对梅尼埃病患者内耳膜迷路积水显示的阳性率为96.1%(49/51),与VEMP及甘油试验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随访未见鼓膜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鼓室钆注射内耳成像技术在梅尼埃病患者膜迷路积水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虽为有创性检查但不良反应较小,对于梅尼埃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记录、分析正常孩子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儿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对比正常孩子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患儿的LVAS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2个正常孩子与31个LVAS患儿进行VEMP检查,比较正常孩子与LVAS患儿的VEMP阈值、振幅、P1、N1及不对称比(AR)。结果双侧短纯音刺激正常儿童VEMP引出率为100%,LVAS患儿VEMP的引出率为90%;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儿的阈值比正常儿童高,余参数正常孩子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儿均没有差别;随前庭导水管扩大,VEMP引出率越低。结论前庭水管扩大对球囊的有损害,可用VEMP检查客观评价LVAS孩子的前庭功能。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病并发前庭功能障碍3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飞  王锦玲  邓瑶珠  高磊 《医学争鸣》2002,23(19):1796-1797
目的:了解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并发前庭功能(vestibular function)障碍的情况,并作一初步分析。方法:随访34例确诊为听神经病的患者,详细了解其临床表现,并行前庭功能检查,描记其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m,ENG)。结果:34例听神经病患者均无典型眩晕发作史,除3例伴走路不稳、9例伴头晕外亦无明显前庭功能障碍症状;冷热试验诱发性眼震电图反应有以下3种类型;双侧正常26例(76…),左侧半规管麻痹2例(6%),双侧半规管麻痹6例(18%)。结论:听神经病可同时累及前庭神经,但由于前庭神经病变发展缓慢,患者前庭功能障碍可由各种代偿机制弥补,多表现为无症状的前庭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前庭小管外口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耳组 30例 (6 0耳 )。梅尼埃病组 30例 (37耳 )均采用螺旋CT扫描 ,把获得的数据处理后传至Sun工作站 ,采用表面成像法、切割技术及沿X轴、Z轴的图像旋转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所有受检者前庭小管外口均获得清晰显示。分别测得其宽径 ,正常耳组 (6 0耳 )前庭小管外口宽度为 (6 6 2± 1 6 9)mm ,梅尼埃病人组 30例 (37患耳 )前庭小管外口宽度为 (3 91± 1 17)mm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重建前庭小管外口 ,并可直接测得其宽度。结果表明 :正常前庭小管外口宽度大于梅尼埃病人患耳 ,前庭小管外口狭窄 ,可能是梅尼埃病的病理基础 ,因此测量前庭小管外口宽度对临床梅尼埃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了解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耳源性眩晕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甘油试验,耳蜗电图,冷热水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 纯音测听曲线以平坦型,上升型为主,.早期主要影响低频部分,晚期波及所有频率范围.耳蜗电图异常率为(70)%,甘油试验阳性率为(58.6)%,冷热试验阳性率为(62.6)%,前庭诱发电位异常率为(38.6)%.结论 每一项检查都有它的客观性和局限性,梅尼埃病的诊断应根据临床发作期或间隙期的症状体征,选择两项以上的检测手段,以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耳磁共振(MRI)钆造影与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FLAIR)平扫对梅尼埃病患者前庭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4例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内耳MRI钆造影及3D-FLAIR平扫诊断前庭积水的一致性。结果 内耳MRI钆造影对梅尼埃患者前庭积水的诊断敏感度(95.34%)较3D-FLAIR平扫(88.63%)更高;内耳MRI钆造影与3D-FLAIR平扫诊断梅尼埃病前庭积水的一致性中等(Kappa=0.425,P<0.001),而这两种方法对前庭积水程度的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0.372,P<0.001)。结论 内耳MRI3D-FLAIR平扫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内耳前庭积水情况,可为梅尼埃病的诊断提供参考;而钆造影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梅尼埃病前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梅尼埃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该院30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血清免疫球蛋白E[总免疫球蛋白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前庭功能[前庭功能减数值、语音声级、听性脑干反映(ABR)Ⅰ~Ⅴ波间歇期、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梅尼埃病患者血清免疫蛋白E水平和前庭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梅尼埃病患者血清免疫蛋白E水平与前庭功能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对梅尼埃病患者听力异常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TIgE、S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前庭功能减数值、语音声级、ABRⅠ~Ⅴ波间歇期、oVEMP及cVEMP电位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临床分期Ⅳ期的梅尼埃病患者的血清TIgE和SIgE水平、前庭功能减数值、语音声级、ABRⅠ~Ⅴ波间歇期、oVEMP和cVEMP电位值高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P <0.05),Ⅲ期高于Ⅰ期、Ⅱ期(P <0.05),Ⅱ期高于Ⅰ期(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梅尼埃病患者TIgE水平与语音声级呈正相关(r =0.583,P =0.007),SIgE水平与前庭功能减数值、语音声级、ABRⅠ~Ⅴ波间歇期、oVEMP电位值、cVEMP电位值呈正相关(r =0.643、0.796、0.589、0.538和0.608,P =0.000、0.000、0.008、0.005和0.002);血清TIgE、SIgE及两者联合预测MD患者听力异常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分别为64.29%(95% CI:0.441,0.807)、75.00%(95% CI:0.548,0.886)、64.29%(95% CI:0.441,0.807),特异性分别为75.00%(95% CI:0.530,0.894)、70.83%(95% CI:0.488,0.866)、95.83%(95% CI:0.769,0.998),AUC分别为0.681(95% CI:0.537,0.803)、0.789(95% CI:0.653,0.890)、0.864(95% CI:0.739,0.947)。结论 MD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功能相关,且血清TIgE、SIgE两者联合对梅尼埃病患者听力异常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前庭神经炎( VN)患者的临床分类表现,前庭上下神经的受累状况。方法:观察52例前庭神经炎患者临床的表现与病程经过,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VEMP)的检测与前庭双温实验。结果:52例VN的患者之中,单发性48例,复发性4例;双侧3例,单侧49例。 VEMP与前庭双温实验结果都异常,前庭上下神经都受累者21例(40.4%),前庭双温实验异常26例(50.0%),VEMP异常5例(9.4%)。平衡障碍是VEMP异常的主要表现,旋转性的眩晕是前庭双温实验与VEMP异常的主要表现。而前庭下神经受累几率显著比前庭上神经受累几率低,其差异则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2)。结论:VN的复发性比较少见,多数的患者无病毒感染历史,主要是累及单侧的前庭上、下神经或上神经。仅累及前庭下神经的较少。前者表现在眩晕、平衡障碍上,后者表现仅为平衡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梅尼埃病听力与前庭功能,甘油试验的关系。方法:按AAO-HNS(1985)标准诊断为梅尼埃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0-65,平均43例,结果:其听力受损程度与前庭功能,甘油试验的相关统计结果和关系曲线说明:(1)MD听力损失程序与半规管不对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即听力损失越重,半规管不对称阳性率越高,(2)MD听力损失程序与甘油试验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即甘油试验阳性率随听力损失加重而升高。结论:在现实MD诊断客观依据还不很充足的情况下MD听力损失与前庭功能、甘油试验的相关关系不失为较有效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侧前庭病患者在前庭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至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眩晕诊疗中心检查、诊断为双侧前庭病并进行前庭康复治疗的患者共6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4周前庭康复训练。比较康复治疗前后冷热气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静态平衡仪的数据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结果:治疗前后冷热气试验左右侧眼震高峰慢相速度之和、视频头脉冲试验左右水平半规管增益、静态平衡仪Romberg率(即闭眼与睁眼测试时姿势图面积的比值RENV、长度的比值RLNG)以及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治疗对双侧前庭病患者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低频正弦谐波加速度试验对梅尼埃氏病的诊断意义谷京城,殷善开,张德军,李冬梅,李巍(附属第一医院)邰英,谢廷丽(锦州市自来水公司卫生所)刘艳(盘锦市第二医院)指导孙连玉在国内首次应用美国RVT-50旋转前庭功能检查系统,对正常人,梅尼埃氏病患者,中枢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疾病临床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耳短声刺激并记录45例VBI患者及48例健康体检者的P13-N23波潜伏期、波幅变化,并计算出耳间潜伏期差(△P13)、耳间振幅比(SR)。所有受试者均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筛查是否存在VBI。结果 VBI组中VEMP检查异常的有37例(82.22%),而在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中,仅有VEMP异常者2例(4.17%)。两组间双耳各波潜伏期、波幅、△P13及S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组较正常对照组VEMP检查P13-N23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不同程度下降,△P13增大,虽然SR有所增大,但幅度相对较小。结论 P13-N23波潜伏期延长与△P13增大可作为VEMP检查判断VBI患者是否存在脑神经传导通路障碍的参考指标。VEMP可作为一种新的诱发电位检查用于辅助判定VBI患者是否存在脑干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84-87+169
目的分析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LHL)和梅尼埃病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不同。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ALHL组45例,另选取梅尼埃病组36例,分别以500 Hz及1 000 Hz气导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对受试者进行oVEMP的检测。对两组患者的oVEMP的N1~P1波振幅及500 Hz/1 000 Hz频率振幅比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 500 Hz oVEMP ALHL组异常率22.2%,梅尼埃组异常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000 Hz oVEMP ALHL组异常率26.7%,梅尼埃组异常率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 Hz和1000 Hz频率调谐性变化两组比较,ALHL组发生率6.7%,梅尼埃组发生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HL与梅尼埃病两种疾病的oVEMP比较,由于迷路积水和椭圆囊均会受累。而oVEMP的频率调谐性变化对梅尼埃病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