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扬刺”临床应用举隅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徐立群【关键词】刺灸法《内经》临床应用《灵枢·官针》云:“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此法是正入一针,旁入四针且浅刺的一种刺法,以治疗寒气稽留面积较大而浅的病症。张景岳...  相似文献   

2.
针刺的深浅属于针灸学的刺法范畴,它是直接影响针刺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针刺深浅的问题上,有强调深刺的,也有强调浅刺的,那么,究竟是深刺效果好,还是浅刺效果好,我们认为在决定针刺的深浅时,一方面要看病情的适应,另一方面要按局部穴位的解剖特征而定,如与体质、年龄、形体、季节等有着密切关系。正如《灵枢·它针》篇所载“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外浅、病气不泻,反为大脓”,“分刺者,刺分肉之闻也”,“毛利者,刺浮痹皮肤也”,“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及半刺、短刺、浮利等刺法,都是直接对针刺…  相似文献   

3.
《内经》中多处提到巨刺的问题,其中《灵枢·官针篇》指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调经论》又指出:“痛在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其他文献亦有“巨刺巨之大刺,谓以长大之针刺之也”的记载。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巨刺法是指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且以“长大之针”深刺的一种针刺法。近两年来,笔者用巨刺法为主适当配合刺血治疗了251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刺络放血疗法治病由来已久 ,它是用三棱针或粗而尖锐的针具 ,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 ,施以针刺放出适量的血液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人对刺络放血非常重视 ,应用较广。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灵枢·九针论》谈到锋针 (即三棱针 )有“泻热出血”的作用 ,《灵枢·官针》篇指出 :“病在经络痼痹者…… ,病在五脏固居者 ,取以锋针。”因此 ,不论内伤外感 ,新病宿疾 ,皆可取锋针刺出血以治之。笔者就刺络放血之法的运用 ,谈谈个人的体会。1 施用原则刺络放血疗法的施用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明确指出 :“锋针…  相似文献   

5.
围刺(扬刺),是<灵枢·官针>"十二刺"之一,即在穴位正中刺一针,再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因刺的部位较为分散,又称扬刺."扬刺者,正内(纳)一,傍内(纳)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适宜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现代应用围刺法不仅仅限于痹症.笔者应用围刺法治疗某些外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灵枢&#183;官针》篇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痹证的刺法,有“九刺”中的毛刺和刺、“十二刺”中的恢刺、齐刺、短刺、傍针刺和“五刺”中的输刺、关刺、合谷刺。对痹证采取的针法多为近部取穴,但并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强调针刺的深浅,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  相似文献   

7.
“刺络疗法”是针灸疗法的一个组成部份,古称“络刺”,为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篇》:“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素问·调经论》:“病在血,调之络。”它是以三棱针、皮肤针等为主要器具,刺破病人身体上的一些浅表血管,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巨刺”、“缪刺”见于《灵枢·官针》,属九刺之一,临床中屡屡应用,教学中也常强调,因其为易混淆的刺法。现结合自己多年学习和临证应用体会,谈谈我对这二种刺法之管见。 “巨刺”和“缪刺”都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交叉刺法。《灵枢,官针》篇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为什么将这种刺法称作“巨”呢?“巨”可能是“互”字的传误;互,才有交互,交叉的意思。《灵枢·终始》篇又载:“形肉未脱,少气而脱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何谓缪刺,篇中未作解释。至《素问·缪刺论》才提出:“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并进一步说明:“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病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意指偏侧的病痛,  相似文献   

9.
快速针刺法是一种不留针的针刺方法。即在短暂的时间内,施以一定的刺激强度,有了针感后随即起针,缩短刺激时间,控制针刺量,从而达到有效地调节机体的目的。若用之得当,效若桴鼓。 一.快速针刺的适宜对象 1.热邪炽盛 邪热郁于肌表,宜浅刺快刺。《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浅刺可助解肌散表;快速出针不阻塞针孔以利于祛邪。《灵枢·邪  相似文献   

10.
就《针刺手法一百种》一书中八纲辨证与针刺手法的关系提出质疑,认为将二者的关系阐述为“寒证宜用补法,深刺久留针;热证宜用泻法,浅刺疾出针”等形式不切实际,易使初学者误解。应具体而又灵活地运用八纲辨证来指导针刺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浅刺法作用于皮部,可激发循行于皮肤之中的卫气,运行气血,抵御外邪。根据《黄帝内经》关于九针、九刺、十二刺、五刺的描述,浅刺法可分为浅刺取气法和浅刺取血法两大类。镵针、毫针、毛刺、扬刺、直针刺、浮刺、半刺用于浅刺取气法,现今的皮肤针及皮内针属于此范畴,常用于皮肤性疾病、周围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锋针、络刺、赞刺用于浅刺取血法,现今由锋针发展而来的三棱针多用于热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疾病等。《黄帝内经》浅刺法因四时、胖瘦、少长、病位、病性等因素而有异,浅刺治则可总结为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病制宜。  相似文献   

12.
1丛刺的产生 <灵枢·官针>篇详述了治疗痹证的齐刺、扬刺两种针法.其曰:"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齐刺的操作方法是在病痛正中先刺1针,并在两边各刺1针,3刺齐用.齐刺用于病变范围小而部位较深的痹证."扬刺者,正纳一,旁纳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扬刺的操作方法是在病痛正中刺1针,在病变周围上下左右各刺1针.扬刺用于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余曾师从成都针灸推拿专科医院黄芸老师,他在临证治疗中灵活运用齐刺和扬刺两种针法,并针对痹证日久、病变范围大、病位较深的痹症,特别是痹证急性期,在<内经>齐刺和扬刺基础上,创立了丛刺针法,其操作方法是:在痹证局部正中先刺1针,并于上下左右各深刺1针,再于外围直刺4~5针,针尖微指向痹痛中心.因针数较多,聚如草木丛立状,故取名丛刺.  相似文献   

13.
<正> “浅刺多穴”法又称“浅刺多针”法,是包括刺法和选穴法在内的一种方法。“浅刺”就是用毫针刺入穴位,深度较浅,一般仅有二、三分深,并根据病情虚实,行以补法或泻法;“多穴”或“多针”是指治疗时选穴较多,或在病变部位投针较多。临床应用时把二者结合起来,称之为“浅刺多穴”法或“浅刺多针”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是由于感受风邪或风寒,阻于经络,气血过行不畅,面部肌肉、筋脉失于濡  相似文献   

14.
合谷刺法的临床应用冷际琴1张玲2(1日照市人民医院2768002附属医院)合谷刺法出自《素问·五刺应五脏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刺法:将针进到分肉间,向周围刺3~4针。针刺时不可过浅或过深,“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  相似文献   

15.
《灵枢·官针》篇记载的针刺方法颇多,其中有以九针应病情况九变的九种针刺方法——九刺;适应十二经病证的十二种针刺方法——十二刺;依五脏的病变采取的五种针刺方法——五刺这些刺法形  相似文献   

16.
略论火针刺络青海医学院中医系(810001)洒玉萍刺络又称“刺络放血”,是临床上根据“血实者决之,宛陈者除之”的原则直接刺于络脉使之出血的一种方法。《素问·血气形志篇》谓:“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由此可以窥见古...  相似文献   

17.
针刺的深浅     
针刺的深浅属于针灸学的刺法范畴,是直接影响针刺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灵枢·官针篇》所载“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素问·刺要论》更有“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之说。近代针灸专...  相似文献   

18.
刺络放血又称“刺血”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及《灵枢·针解》“苑陈则除之者,除恶血者也”为治疗原则。采用特定针尖刺破人体特定部位浅表血络,放出适量血液,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多用于治疗实证、热证。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临床重新将《灵枢·官针》中较为模糊、易于产生歧义或以往注释多有谬误、脱离临床的多种刺法,如恢刺、输刺、短刺、阴剌、傍针刺、合谷刺等加以分析译注,以期还《内经》原义的本来面目。并将具体操作相似而容易混淆的几种刺法,如三种刺血法、合谷刺与恢刺、输刺与短刺等,进行了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20.
“气至病所”的激发方法与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病所”是一个古老的经络问题,是指在针刺后经气从刺激点开始到达病所的一种针刺手法,古今医家都很重视。《内经》明确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强调了在针刺治疗中,“气至病所”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文献及近年来的研究,对“气至病所”这一经络现象加以论述。1“气至病所”探源古代医学在针刺过程中,很注重调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又如《灵枢·终始》篇:“凡刺之道,气调而上。”均指出调气的重要性,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针刺感应趋向病痛局部的“气至病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