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天疱疮的临床合理治疗方案,为科学治疗天疱疮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190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特征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天疱疮临床诊治中的激素用量指标。结果:轻症组与重症组相比无论是在激素治疗组还是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其激素初始量、最大控制量、病情控制时间、激素减量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激素治疗组相比,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重症组的最大控制量,轻症组和重症组病情控制时间、激素减量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疱疮患者的治疗用激素初始用量可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来设定,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激素单独治疗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总结天疱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84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药物均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为主,45例患者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中3例因治疗效果差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激素用量、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重症组患者激素初始量高于中症组患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效果优于激素组;随访患者中9例因激素减量过快复发;3例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已停用激素。结论 天疱疮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激素用量的关键。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疗效更佳。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者可能是治愈天疱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天疱疮患者84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曾抗  周浩  孙乐栋  周再高 《广东医学》2008,29(10):1654-1655
目的总结天疱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药物均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为主,45例患者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中3例因治疗效果差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激素用量、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情况。结果重症组患者激素初始量高于中症组患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效果优于激素组;随访患者中9例因激素减量过快复发;3例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已停用激素。结论天疱疮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激素用量的关键。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疗效更佳。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者可能是治愈天疱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天疱疮的合理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疱疮的合理治疗方案,分析其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48例天疱疮患者中寻常型(PV)35例、红斑型(PE)5例、落叶型(PF)3例、增殖型1例、疱疹样天疱疮(HP)4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糖皮质激素组34例、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组14例,观察糖皮质激素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的激素最大控制剂量、控制疾病所需激素总量高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组(P<0.05)。重症患者的糖皮质激素初始量、糖皮质激素最大控制量及控制总量高于中症患者(P<0.05及P<0.01)。重症、60岁以上、皮肤和黏膜同时受累患者的病死率分别高于中症、60岁以下、仅有皮肤损害者(P<0.05)。结论:天疱疮病情轻重是确定糖皮质激素用量的重要因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疗效更佳,高龄、有黏膜损害的重症天疱疮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64例天疱疮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天疱疮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与其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对1986-1996年间本院64例天疱疮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62例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皮损得到控制,其中12例轻型患者平均强的公控剂量为0.968mg.kg^-1.d^-1;50便重型患者平均强的松控制剂量1.145mg.kg^-1.d^-1。62便中26例单用激素治疗,36例激素并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两者的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2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轻、中度患者激素控制剂量(以泼尼松为标准量)分别为0.72±0.11 mg/kg·d、1.35±0.40 mg/k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无粘膜受累组与粘膜受累组患者激素控制剂量分别为1.38±0.45 mg/kg·d、2.01±0.37 mg/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权衡利弊,以获得最佳收益。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了解我院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非典型肺炎)治疗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对43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初始使用剂量、最高剂量.根据是否在使用初始剂量后需要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量将患者分为糖皮质激素加量组和非加量组,分别比较两组在临床表现、初始剂量和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根据初始3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剂量,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的初始剂量为(170.82±15.89) mg*d-1,范围48~500 mg*d-1,最大甲泼尼龙剂量为(291.44±37.63) mg*d-1,剂量范围48~800 mg*d-1.4例未用糖皮质激素.25例用初始剂量激素后未再加量,14例初始剂量激素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根据病情追加了糖皮质激素剂量.糖皮质激素加量组甲泼尼龙剂量明显增高,达到病情稳定所需时间也较长,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天数也延长.但两组从病情严重程度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组患者绝大多数使用亚冲击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即可获满意疗效,部分患者尚需增加皮质激素剂量,可能与这些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差有关,而并非病情严重造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54例初次住院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初次住院治疗的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检查?治疗方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54例住院患者以寻常型天疱疮及红斑型天疱疮为主,临床可见皮肤水疱和(或)黏膜水疱性损害,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内水疱,收治的54例患者中53例均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联合免疫抑制剂(主要为甲氨蝶呤或环磷酰胺),49例经治疗后痊愈或显效,总有效率90.74%,寻常型天疱疮和红斑型天疱疮在最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最大激素量维持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副肿瘤性天疱疮的预后较差,低白蛋白血症和感染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视病情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增加疗效,积极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和防治感染有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在寻常型天疱疮活动期和维持治疗期,氨苯砜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患者的疗效。设计:对经氨苯砜治疗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机构: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一所三级转诊医院)。患者:观察了9例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寻常型天疱疮连续患者,泼尼松逐渐减量会使其病情突然恶化。干预:将氨苯砜加入泼尼松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中。主要观察指标:类固醇剂量。结果:采用氨苯砜治疗前,患者的类固醇剂量3个月内不能减量或用泼尼松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用氨苯砜治疗期间,除1例患者病情尚未控制外,所有9例患者的类固醇剂量均可逐渐减量至肾上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BP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共2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对症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23例患者病情控制时糖皮质激素最大使用剂量为(63.30±25.44)mg/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30±3.46)d。治疗期间,23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BP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临床特征较为特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皮损面积均大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0%以上。皮疹主要表现为疱壁紧张的大疱、水疱,18.8%的患者尼氏征阳性。18.8%的患者有口腔粘膜损害。16例中有13例(81.2%)伴发各种其它疾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IgG阳性率为81.2%.C3阳性率为75%。糖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的主要方法.除2例外,控制皮损所需的糖皮质激素剂量为1mg/d/kg(相当于泼尼松)。1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常伴发各种疾病.病情危重.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首选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病情,联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天疱疮患者的转归及感染情况,并分析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对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天疱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选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并积极给予其他相关治疗如保护胃黏膜、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主要选用甲泼尼龙,初始激素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40 mg/d(轻症)、60~80 mg/d(中症)、80~100 mg/d(重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转归及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率与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治疗后,病情缓解患者93例,缓解率为91.18%;死亡患者3例,病死率为2.94%。共有37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为36.27%。其中皮肤感染28例,肺部感染5例,败血症4例,尿路感染5例,口腔念珠菌感染6例,多重感染8例。标本培养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约占总感染人数的13.73%。患者感染率与病情程度有关,重症天疱疮感染率(48.89%)高于中症(30.00%)和轻症(17.65%),中症与轻症患者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天疱疮合并感染临床发病率较高,且易并发重症感染。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皮肤护理及感染的预防,尤其对于重症天疱疮患者,一旦明确感染,应及时足量使用相关敏感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 在皮质激素剂量不足或高剂量下病情波动时以及皮质激素减量时合用雷公藤治疗75例天疱疮和25例类天疱疮。从雷公藤起效时间、皮损控制时间、激素抽减时间三项指标观察雷公藤对不同病情和类型的天疱疮、类天疱疮的作用,并与纯皮质激素组进行比较。结果 合用雷公藤无论对轻、中症或重症、病情稳定或波动的天疱疮和类天郊疮均有相似的疗效,皮损控制时间与激素抽减时间与纯皮质激素组无显著差异,各型天疱疮的总有效率为74.7%,类天疱疮为68.0%。结论 雷公藤在合并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 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皮损面积均大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0%以上。皮疹主要表现为疱壁紧张的大疱、水疱,18.8%的患者尼氏征阳性。18.8%的患者有口腔粘膜损害。16例中有13例(81.2%)伴发各种其它疾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IgG阳性率为81.2%,C3阳性率为75%。糖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的主要方法,除2例外,控制皮损所需的糖皮质激素剂量为1mg/d/kg(相当于泼尼松)。1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常伴发各种疾病,病情危重,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首选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病情,联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大疱性类天疱疮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明  王培光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学》2010,31(6):577-579
目的总结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54例BP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症BP患者糖皮质激素有效控制剂量(以泼尼松为标准量)为(1.08±0.41)mg/(kg·d),重症BP患者有效控制剂量为(1.48±0.34)mg/(kg·d),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BP的首选疗法,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应用治疗BP。  相似文献   

16.
利妥昔单抗在天疱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黏膜,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重症天疱疮患者以往首选长期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有些患者在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可出现严重副作用.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单克隆抗CD20抗体,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顽固重症天疱疮患者,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天疱疮为大疱性皮肤病的一种,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性大疱性疾病,其疱壁薄、易破溃,破溃后易起皮肤感染。天疱疮好发于中老年,好发部位为口腔,躯干,重者可遍布全身。大部分病人皮损多见于头面和躯干,主要的治疗是给予大剂量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大剂量IVIg)辅助治疗重症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免疫球蛋白0.4 g/(kg.d)静脉滴注,连续5 d为1个疗程,治疗重症自身免疫性大疱病11例,重症药疹6例,皮肌炎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1例。结果:大剂量IVIg治疗这19例重症皮肤病大部分疗效较好,除1例老年性天疱疮和1例重症药疹未得到缓解,其他均治愈。结论:大剂量IVIg治疗重症皮肤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激素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后间接免疫荧光(IIF)及病情变化情况,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直接免疫荧光(DIF、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确诊的8例寻常性天疱疮及7例类天疱疮病人均作治疗前、治疗后及缓解期IIF及病情的对比观察。天疱疮病人先给予80mg~100mg强的松,控制病情后给予5mg~20mg维持量。类天疱疮病人先给予20mg~40mg强的松,病情控制后给予5mg~10mg维持量。1例强的松已停用半年,1例已停用2年。 1.2 IIF采用常规方法。样本血清浓度从1:10~1:640作倍比稀释。天疱疮抗体1:40阳性,类天疱疮抗  相似文献   

20.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8月-2001年5月58例临床确诊为ARDS患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内型ARDS组(ARDSp)18例,肺外型ARDS组(ARDSexp)40例。各组再以使用地塞米松情况分为:≥30mg/d组,<30mg/d组和非激素治疗组。结果 各组病情程度相当,组间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激素用量≥30mg/d组与<30mg/d组及非激素治疗组比较,病情改善天数及使用呼吸机治疗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性(P<0.01)。58例患总病死率为20.7%,ARDSp组,ARDSexp组中激素用量≥30mg/d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4.3%,11.5%,均低于ARDSp与ARDSexp组的平均病死率(分别为22.2%,20.0%)。所有病例未见感染扩散或加重。结论 早期,足量,适当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RDS可及时逆转过度失控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