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剑玲  刘红  黄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57-157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8例,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对照组为4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测定两组血浆Hcy水平,以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Hcy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支病变血浆Hcy水平高于单支病变水平(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MBPS)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93例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24例、单纯冠心病组2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4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测量血压晨峰,根据住院期间CAG结果,分别采用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狭窄程度积分统计冠脉狭窄程度,作为冠脉病变程度的指标。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的血压晨峰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均较单纯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MBPS〈25mmHg亚组与MBPSI〉25mmHg亚组间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血压晨峰水平、冠脉狭窄程度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压晨峰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在剔除了其他常见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MBPS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MBPS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胸痛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99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根据CAG结果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n=95)、稳定性心绞痛(SAP)组(n=63)和非冠心病组(n=41)。比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分析ACS相关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ACS的发生与糖尿病、cIMT和颈动脉斑块相关(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MT和颈动脉斑块是老年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三组间c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00)。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老年人群进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估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年轻男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青年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来我院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作为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青年冠心病组中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史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老年组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明显高于青年冠心病组(P〈O.05);青年冠心病组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老年冠心病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青年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无差异。结论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年轻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且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起病急、病变严重。预防冠心病应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浆尾加压素Ⅱ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在100例已知或怀疑冠心病患者中行冠脉造影检查,并用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浆中尾加压素Ⅱ水平。依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狭窄〈50%)和冠心病组(狭窄≥50%),病变程度定量采用Micheal评分系统。结果:血浆尾加压素Ⅱ浓度在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脉正常或极轻微病变组(评分〈3)与冠脉病变严重组(评分〉19)阀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尾加压素Ⅱ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正相关(r=0.213,P〈0.05),与其他危险因素及危险评分不相关。多变量回归分析尾加压素Ⅱ是继年龄、廊糖异常、高血压之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严重冠脉病变患者血浆中尾加压素Ⅱ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尾加压素Ⅱ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60岁)和51例中青年(〈4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但中青年组家族史和吸烟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两组高血脂症、糖尿病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5.4%),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66.7%)。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共占92.3%,而中青年组占6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阳性率为93.8%,中青年阳性率仅为70.6%,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其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是否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病例387例,其中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284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由造影所示的病变支数表示。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FIB)血症、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危险因素指标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加重。(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WBC计数、高LDL-c、低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FIB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0.093)。高血压亦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936)。结论:高龄、男性、糖尿病、高LDL-c、低HDL-c、wBC计数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IB、高血压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发冠心病(PCAD)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对98例PCAD—AMI患者(PCAD组)、114例晚发冠心病(LCAD)AMI患者(LCAD组)及82例非冠心病者(非冠组)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危险因素分析显示,PCAD组阳性家族史的比率显著高于LCAD组(P〈0.01);PCAD、LCAD两组与非冠组比较,各项危险因素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PCAD组单支病变比率比LCAD组高(P〈0.01)。PCAD组的单支闭塞率与LCAD组相近,未见双支闭塞者。PCAD组的每例单个支架置入比率显著高于LCAD组(P〈0.01)。结论:PCAD—AMI患者的发病与传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PCAD组的冠状动脉病变轻于LCAD组;经皮冠脉介入术是PCAD—AMI患者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非糖尿病患者20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136例)和对照组(68例),分析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校正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影响因素后,冠心病组IR和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空腹胰岛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呈正相关,0R值分别为2.03和1.60(P〈0.05);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组IR、空腹胰岛素水平有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R、空腹胰岛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积分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0.57和0.45。结论 胰岛素抵抗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12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6例患者测定baPWV,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阳性组叉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分组患者的baPWV、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等。结果各组间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4,P〈0.05)。除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组baPW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呈正相关(r=0.7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aPWV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aPWV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能危险因素,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青年女性患者214例(A组),选择此期间收治的排除冠心病临床诊断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青年女性235例作为对照组(B1组),选择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老年女性患者216例作为年龄对照组(B2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同时比较A组不同病变支数患者间临床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低于B1组和B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单支病变组患者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LDL-C和吸烟是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HDL-C为独立保护因素;高血压病史和LDL-C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HDL-C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HDL-C为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保护因素,可作为临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的关系。方法3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52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分别按病变范围分为正常、1、2及3支病变组,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度及完全闭塞组,术前行Apo—A1、Apo—B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不同病变范围及不同狭窄程度下Apo—A1、Apo—B的变化。结果①Apo—A1除2、3支病变组间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Apo—B除1支病变组与正常组间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Apo—A1各狭窄组与正常组以及完全闭塞组与其他各狭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po—B除轻度与中度、重度与完全闭塞组间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随着病变范围的增加,狭窄程度的加重,Apo—A1明显下降、Apo—B明显升高,Apo—A1变化较Apo—B更敏感,因此,提高Apo—A1的血清浓度,减少Apo—B的血清浓度,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37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按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49例)和正常对照组(88例),并评价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检测血脂、血糖、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浆TF。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采用直线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TF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T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138±39)ng/L和(61±19)ng/L,P〈0.01];血浆TF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计分呈明显正相关(r=0.710,P〈0.01);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可能影响TF水平的其他因素后,仍显示TF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呈明显独立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509,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T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关系;血浆TF水平与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172、0.180、0.147、0.308、0.175,均P〈0.05)。结论TF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水平的TF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冠心病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改良Gensini积分值进行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观察不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程度。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同样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中TC、TG、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也随着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递增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冠状动脉病变轻重为因变量,TC、TG、LDL及CRP指标为自变量分析显示,TC、TG、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均为冠状动脉病变轻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已知TC、TG、LDL危险因素的前提下,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也显示出较高的相关性(0R=2.92,95%CI为1.10~5.32)。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冠心病组.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71.07&#177;1.16)ng/ml]高于对照组[(22.78&#177;0.97)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双支病变比单支病变高(P〈0.05),三支病变比双支病变增高明显(P〈0.01);B型病变比A型病变高(火0.05),C型病变比B型病变增高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血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523例行冠脉造影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分别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UA的含量,观察血UA与已知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冠脉病变支数和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血UA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血UA在冠心病组(327.93±95.20)μmol/L高于对照组(308.09±86.15)μmol/L(t=-3.67,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UA与多种已知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并随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rs=-0.31~0.20,P〈0.0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较正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后,血UA并非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UA与冠心病之间的表面相关性,可能是由于血UA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相互或协同作用所致.高水平血UA可作为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而非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3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否弥漫性病变和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三方面表示;根据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4组:血糖正常组(FPG〈5.6mmol/L且2hPG〈7.8mmol/L,97例)、单纯血糖受损组(5.6≤FPG〈7.0mmol/L且2hPG〈7.8mmol/L,99例)、单纯糖耐量受损组(FPG〈5.6mmol/L且7.8≤2hPG〈11.1mmol/L,111例)以及复合糖耐量受损组(5.6≤FPG〈7.0mmol/L且7.8≤2hPG〈11.1mmol/L,79例)。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对FPG、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受损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的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多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均〈0.05);尤以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更严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两组间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多支病变发生率无差异(P均〉0.05)。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437;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r=0.516;P〈0.05)呈正相关。F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397;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r=0.435;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B=0.357,P〈0.05)、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β=0.367,P〈0.05)独立相关。F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β=0.308,P〈0.05)、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β=0.293,P〈0.05)独立相关。结论IGT、IF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对病例组及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进行法测定并比较。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胆红素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测定结果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42,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测定可做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患者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9例,分为合并Ms组(53例)和未合并MS组(66例),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测定血清脂质水平和载脂蛋白谱,分析冠心病合并MS患者血脂的特点。结果与未合并MS组比较,冠心病合并MS组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C2(ApoC:)、载脂蛋白C3(ApoC3)水平均增高(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低于未合并MS组(P〈0.05~〈0.01);两组冠心病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2(ApoA2)、载脂蛋白E(ApoE)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合并MS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MS存在多种脂质代谢紊乱,并可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脂蛋白(a)[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老年患者(≥65岁),其中684例患者诊断为冠心病,158例患者冠状动脉正常。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Lp(a)水平及临床特征,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浆Lp(a)水平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TC、LDL-C及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患者中Lp(a)水平≥300mg/L亚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要高于Lp(a)水平<300mg/L亚组(P=0.0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P=0.012)。结论血浆Lp(a)水平的升高是老年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并使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