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健  李建鹏 《现代医学》2014,(9):1094-1097
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术前访视,对照分析两组术前访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I与T-AI评分、入室后心率与血压及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首因效应在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应用.②方法 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手术访视前由丙方护士分别进行焦虑量表(SAS)测试.对照组患者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术前指导;观察组在手术前1d下午由次日手术巡回护士对其进行术前访视,手术时由访视护士接入手术室.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均再次测量SAS量表分值.③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的SAS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入手术室后与访视前得SAS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的SAS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术前访视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首因效应在术前访视中应用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在肛肠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肛肠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焦虑程度、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及术后30min焦虑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医嘱遵行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患者实施肛肠手术时,开展术前访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医嘱遵行率,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外科择期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观察组实施下列术前访视:综合评估、有效沟通交流、提供相关术前指导、规范术前访视记录单。结果两组比较访视前SAS无差异(P〉0.05),实施访视后观察组SAS下降明显,有效缓解了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也提高了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感及护理满意度,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P〈0.05),观察组未再发生由于术前进食、饮水而使手术暂停的病例,护士术中物品准备齐全。结论开展术前访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观念,减轻了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治疗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和避免了护理纠纷,也为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10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值、血压、心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及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王波  陈翠完 《重庆医学》2015,(36):5139-5140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246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38)和对照组(n=108)。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患者不实施术前护理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术前1 h 、术后48 h 焦虑和抑郁评分及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前1 h 及术后48 h 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术前1 h 及术后48 h 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访视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改变(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1 h 心率较对照组患者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64,P =0.1731);观察组患者术前1 h 收缩压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t=2.1797,P =0.0302)。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值、血压、心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骨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及心率的波动,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适应力、配合力,并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28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行术前访视)及对照组(无术前访视),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焦虑水平进行评定,观察焦虑值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病人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地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等紧张情绪,减少血压及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最佳状态安全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王淑和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0):80-80,81
目的探讨专人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专人术前访视结合干预,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值,血压,心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值,血压,心率值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专人前访视能使患者了解手术情况,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及心率的波动,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外科与妇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0例外科与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值、血压、心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及心率的波动;同时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率(P〈0.01)。  相似文献   

11.
余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55-1956
目的评价手术室护士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84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各1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手术室护理程序,访视组进行术前访视。结果访视组与对照组入院时SAS评分为(41.06±9.09)分、(40.86±8.8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访视组SAS(27.85±6.43)分,低于对照组的(34.02±6.23)分(P〈0.05),访视组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98.59%,高于对照组的91.55%(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术前访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访视组(60例),巡回护士术前对访视组患者进行访视,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访视前及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Hamilton抑郁量表(HR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访视前两组患者HAMA、HR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后,HAMA评分访视组为(13.2±3.0)分,对照组为(15.9±2.7)分,访视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心理发生率访视组为48.3%,对照组为65.0%,访视组低于对照组(P〈0.05)。访视组HRDS评分及抑郁心理发生率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能够减缓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焦虑,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何淑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13-14,3609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安全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进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变化及手术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调查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玉梅 《中外医疗》2012,31(15):149-150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术前访视对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对观察组行术前访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指导。结果访视后观察组患者的HADSA总分、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访视前及对照组访视后的各项分数,P〈0.01。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较访视前和对照组入手术室后的收缩压及心率更平稳,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对手术患者行术前访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论。使患者在术前的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得以护理,改善了患者手术生理和心理的耐受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激反应(包括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积极寻找护理对策,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将600例择期行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15 min、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术毕时和术后24 h 5个时点的焦虑值、血压和心率与基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15 min、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 3个时点的焦虑值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压和心率只在入手术室15 min和麻醉前2个时点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护理访视能减轻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从而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郭超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62-1963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不实施术前访视;观察组93例,实施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围术期高血压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9)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74)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并请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术前、术中、术后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收缩压在入手术室、术中以及出手术室时两组有明显差异,而舒张压在入手术室和术中时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于稳定围手术期患者血压有着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有效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况,监捌并观察麻醉前及麻醉后心率波动范围,比较上述指标在2组患者中的差异,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前1d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大出血、骨水泥漏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麻醉前及麻醉完全苏醒后心率波动范围的差值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可避免术前及术后患者心率波动范围过大,维持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全麻患者焦虑和苏醒期兴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人,实验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无此干预。2组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分别于术前2d及术日患者入手术室后,测量其焦虑水平和生理指标变化,观察苏醒期兴奋发生率。结果术日实验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术前2d,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显著高于术前2d(P〈0.01);2组患者生理指标差异显著,观察还发现实验组全麻苏醒期兴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访视可降低患者术前焦虑及全麻苏醒期兴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乳癌患者术前访视对患者焦虑程度及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探讨如何做好术前访视减轻患者焦虑状态。【方法】选取57例在我院治疗并经过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行常规入院简要心理护理及宣教未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入院简要心理护理及宣教的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观察组在干预后其SAS评分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P=0.002)。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73.3±5.8)次/min、(122.4±6.5)mmHg、(73.3±5.8)mmHg,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4;P=0.008;P=0.010),而对照组则未见明显下降(P=3.51;P=0.673;P=0.506)。观察组不同转移情况、不同文化水平及既往是否有手术史分组间的SAS得分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4;P=0.02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4)。【结论】乳癌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较高,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开展术前访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症状,稳定患者的情绪,平稳血压和心率,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