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丽芳  唐美 《中外医疗》2012,31(17):172+174-172,174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34例前列腺癌患者、67例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PSA和fPSA浓度并计算fPSA/tPSA比值,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XSA)的浓度测定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测血清中tPSA和fPSA能提高对前列腺癌检出的敏感性.是前列腺癌筛查的有效手段;同时在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时期进行血清PSA含量测定,对疗效观察、判断预后、检测复发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标记物fPSA、tPSA、PAP、fPSA/tPSA值联合99mTc-MDP骨扫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5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行99mTc-MDP骨扫描,检测fPSA、tPSA和PAP,并计算出fPSA/tPSA值。结果:在175例前列腺癌患者中,fPSA、tPSA、PAP均高于正常人,fPSA/tPSA值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SA、tPSA、PAP和fPSA/tPSA<0.20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7.71%、69.14%、38.29%和66.29%,fPSA、tPSA和fPSA/tPSA<0.20三项联合检测灵敏性可达87.50%。99mTc-MDP骨扫描阳性病例占36.57%(64/175),阴性病例占63.43%(111/175)。骨扫描阳性病例组的fPSA、tPSA和PAP均高于骨扫描阴性病例组(P<0.01)。当tPSA<10 ng.ml-1时,骨扫描阳性病例数占29.87%,当tPSA>50 ng.ml-1,骨扫描阳性病例数高达58.97%。结论:fPSA、tPSA、PAP和fPSA/tPSA<0.20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性。99mTc-MDP核素骨扫描可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筛查手段;随着tPSA增高,前列腺癌骨扫描阳性率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tPSA)对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fPSA与tPSA并算出比值f/tPSA;同时算出不同f/tPSA所对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4-10ng/ml的诊断灰区,PCa组与前列腺增生(BPH)组间血清中fPSA和tPSA的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而f/tPSA比值,PCa组(0.12±0.05)和BPH组(0.28±0.09)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在诊断灰区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用f/tPSA比值比单独用tPSA及fPSA更有价值,诊断鉴别点以f/tPSA<0.19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PSA、f/tPSA及其不同界值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的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及fPSA/tPSA检测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正常对照组(61例)、前列腺增生组(BPH组,55例)及前列腺癌组(PCa组,31例)血清tPSA、fPSA含量,计算fPSA/tPSA比值,分析tPSA、fPSA/tPSA不同取值水平对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别(P〈0.01),PCa组的tPSA含量也明显高于BPH组,而f/tPSA则显著低于BPH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SA界值取4ng/mL,f/tPSA取0.14能有效地筛检前列腺癌,在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已成为前列腺癌中最有临床价值的癌标。然而,PAS作为早期检测前列腺癌的理想癌标,仍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从1996年起,用联合测定PSA、游离PSA(fPSA)以及fPSA/tPSA(F/T)比值的方法,来探讨对前列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人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的变化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确诊的前列腺癌(PCa)患者90例(PCa组)、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9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清中tPSA及fPSA/t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结果:当tPSA在4~15 μg/L范围时,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之间tPS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癌组fPSA/tPSA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结论:检测fPSA和fPSA/tPSA有助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而且该法简单、客观,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普查.  相似文献   

8.
DELFIA检测血清PSA、fPSA及fPSA/PSA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DELFIA)检测血清PSA、fPSA及fPSA/PSA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ELFI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34例)、前列腺炎组(46例)、前列腺增生症组(123例)及前列腺癌组(39例)血清PSA、fPSA含量及fPSA/PSA。结果:前列腺癌组PSA、fPSA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其他3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前列腺癌组fPSA/PSA明显降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DELFIA检测PSA、fPSA含量及fPSA/PSA是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更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前列腺癌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前列腺上皮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分泌到精液,弥散到血液中,目前血清PSA的检测是临床上筛查和诊断前列腺癌(Pca)最具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c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临床及病理组织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PCa)患者46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1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两组患者血清tPSA和cPSA进行检测分析,评价联合检测tPSA和c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Ca组cPSA、tPSA阳性率显著高于BPH组(P<0.05),PCa组与BPH组之间的tPSA、cPSA值及cPSA/tPSA比值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cPSA与cPSA/tPSA在诊断灰值区附近可以有效地区分BPH和PCa患者,联合使用cPSA、tPSA和cPSA/tPSA比值进行筛选诊断时,其临床诊断概率比单纯使用tPSA、cPSA或cPSA/tPSA比值更高。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联合检测tPSA和cPSA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在诊断灰区内也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永红  陶鹏辉 《中原医刊》2007,34(13):94-94,F0003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tPSA比值(f/tPSA)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180SE ACCESS微粒子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以tPSA〉4ng/ml为临界诊断值,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41.6%,在诊断灰区(4ng/ml≤tPSA≤20ng/ml),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两组患者间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tPSA比值PCa组明显低于BPH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以tPSA诊断PCa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不高,应用f/tPSA比值能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13.
探讨前列腺疾病中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以及fPSA/tPSA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对40例健康男性、54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3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进行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组及BPH组患者血清tPSA、fPS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Ca组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同免疫检测系统对血清中tPSA,fPSA测定结果和fPSA/tPSA值的影响进行比较探讨。方法:对152例患者的血清tPSA,fPSA分别采用贝克曼Access2型免疫检测系统及雅培Axsym型免疫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并计算相应的fPSA/tPSA值,然后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贝克曼Access2及雅培Axsym间tPSA和fPSA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良好,只有fPSA/tPSA在15%和20%的参考下,两者相对偏差超过10%,其他参考下的相对偏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对同一检验项目进行检测时,若存在两个以上的检测系统,则应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估,保证其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tPSA及cPSA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分析95例前列腺增生和4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及cPSA的含量,并与5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间tPSA和cPSA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1),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间tPSA和cPSA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cPSA和tPSA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SA诊断前列腺癌.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泌尿外科男性患者血清PSA水平.结果:测得非前列腺疾患、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三者血清PSA的含量分别为(1.92±1.26)ng/ml、(8.70±9.24)ng/ml、(201.82±163.49)ng/ml.三者血清PSA浓度差异显著(P<0.01).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PSA能够较好地区分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其它非前列腺疾患,是目前检测PSA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经直肠超声(TRUS)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纳入140例疑似PCA患者,均行MRI检查、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血清PSA检测,分析MRI、TRUS下PCA病灶影像学特点,比较PCA与非PCA的血清PSA水平,并以最终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MRI、TRUS、血清PSA对PCA的诊断效能。结果 140例疑似病例经病理确诊为非PCA 59例(包括前列腺良性增生33例、前列腺炎26例)、PCA 81例;MRI下PCA病灶T2WI呈斑片状低信号,DWI病灶部位存在异常高信号,ADC呈低信号,TRUS下病灶呈低密度阴影、边缘毛躁、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血流信号丰富;PCA患者血清PSA水平较前列腺良性增生及前列腺炎患者更高(P<0.05);ROC曲线显示,MRI、TRUS及血清PSA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 MRI、TRUS、血清PSA三者均对PCA有一定诊断价值,尤其是将其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量无前列腺疾病的正常组32例的PSA值与10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值进行均值比较,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01);把103例前列腺癌组按PSA值大小分为4组,分别为1组:<20μg/L,2组:20μg/L~40μg/L,3组:40μg/L~60μg/L,4组:>60μg/L,进行骨显像阳性率卡方两两比较显示。结果:除3、4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随着PSA值的增加,其骨转移的几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PC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常用于PCa筛查的肿瘤标志物是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浓度。然而,有研究者发现其用于PCa早期筛查的特异性并不理想,导致较多患者进行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因此,联合研究tPSA及各项新参数指标: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速率(PSA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质量(PSAM)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质量比(PSAMR)是现今的热点课题。本文现就tPSA及新参数在PCa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ASD)在前列腺癌(CaP)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在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于1996年3月-1997年4月对经病理学诊断的26例CaP和56例BpH患者的PSA和PSAD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显示:PSA对CaP诊断的感染性高,而特异性低;以0.15为界值,PSAD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而敏感性无明显降低;对于PSA在4-10ng/ml时,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