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我院重症手足口患者的护理和观察,探讨和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50例重症手足口患者进行护理,严格掌握接触隔离的3个重要的标准,对重症患者的体位、口腔、心理、气管及皮肤等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护理。结果:450例手足口重症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6d,其中448例治愈出院,出院后进行跟踪护理与观察,病情不再复发,1例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而死亡,经过科学地护理,治愈率达到99.56%。结论:对于重症手足口患儿,应该做好消毒隔离以及急救护理,这是关键也是基础,在护理过程中,还应该进行严密地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由该病导致的并发症、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对150例手足口患儿的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儿的精心护理及病情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资料,提高治愈率。结论:护理手足口患儿注意观察临床表现,一旦确诊立即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进行正规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冰力降温贴在手足口高热患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手足口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动态观察干预前、后患儿体温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儿体温控制良好。结论:冰力降温贴是手足口患儿降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足病重症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16例重症手足口症患儿住院期间做为常规护理,机械通气和并发症 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 16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平均住院12天,13例临床治愈出院,3例因'"肺出血死亡".结论 消毒隔离,常规护理是基础;做为机械通气护理,严密病情观察,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及时处理是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足口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的方式把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惠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则是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其中所有患儿中仅有1例由于病情加重需要转院,其他患儿均治愈出院,总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7%;而对照组患儿则有4例由于病情加重转院,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6.7%,因此能够看出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针对医疗机构中的手足口患儿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和临床观察工作是患儿病情治疗的关键内容,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孙爱侠 《实用全科医学》2009,7(9):1015-1016
目的探讨对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16例住院治疗手足口患儿的综合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本组116例患儿均病愈出院,未发生1例死亡。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及时进行消毒隔离、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病情监测、口腔及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针对性综合护理能有效帮助手足口病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识别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早期的临床特点,加强对患儿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1例患儿治愈出院,7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小儿手足口病的重症临床特点,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发展,做到及早发现,可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使患儿减轻痛苦,早日康复.方法 对我科2009年5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300例手足口患儿经过我们的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的6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对病情的观察、监测护理、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饮食护理、静脉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 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死亡2例,4例危重患儿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他病例痊愈出院,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在护理措施上抓住了关键环节,控制了重症患儿病情的进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控制了手足口病的蔓延,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总结我院2011年手足口症危重症患儿的护理经验.2011年3月至4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危重症患者19例,其中18例均有频繁抽搐、昏迷、呼吸困难,均应用呼吸机治疗,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各种管道的护理,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观察用药效果,做好消毒工作.18例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全部治愈.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对成功救治此类患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常见并发症观察要点,临床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123例患儿中,选择10例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症的病例,进行重点观察和护理.结果 如早期观察出早期症状,给予相应治疗,患儿均可临床治愈,无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症状.结论 重症手足口合并中枢系统感染的患儿,病情发展迅速,早期临床症状较隐匿,如能早期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在手足口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院今年170例手足口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的经验。结果:不影响患儿四肢活动,有利于保暖,且不影响患儿手足部局部涂药及皮肤护理。结论:对于3岁以下的手足口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既有利于治疗,又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照顾患儿,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重症手足口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措施外,加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生活质量、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6.19±1.3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1±1.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环境标分、躯体标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标分、抑郁标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手足口患儿护理中,引入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常州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情况、患儿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消退时间、精神状态好转时间、高热消失时间、肢体抖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手足口传播途径、传播对象、感染后表现、预防措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减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患儿临床症状的消退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患儿家长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简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科学、全面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总病程、手足皮疹愈合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病程较短,口腔内部疱疹及手足口皮疹愈合速度也较快,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全面临床护理,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54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分析,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对重症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的治愈率。方法:对54例小儿喘憋肺炎患儿进行系统护理,早期治疗采用抗病毒联合抗生素治疗,护理上早期氧疗,保证呼吸道通畅,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结果:54例患儿完全治愈出院。结论:熟悉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基本理论,认真观察病情,采刚正确护理方法,这样不仅缩短了病程,而且提高了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3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消毒隔离、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83例患儿经过4—14天精心的治疗护理,全部治愈,无院内感染及大流行。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防止大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对重症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的治愈率。方法:对46例小儿喘憋肺炎患儿进行系统护理,早期治疗采用抗病毒联合抗生素治疗,护理上早期氧疗,保证呼吸道通畅,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结果:提高了患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熟悉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基本理论,认真观察病情,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11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前瞻性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6.4%,对照组为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提高了护士对手足口病抢救护理的整体水平,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