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早期干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将56侧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普通治疗组(30例),与无创通气干预组(2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均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存在Ⅱ型呼吸衰竭,治疗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2.普通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PaCO2下降,pH、PaO2上升,但FEV1.0(%),FEV1.0/FVC无改善。(3)元创通气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PaCO2、pH、PaO2均有改善,且较普通治疗组,还出现FEV1.0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差值比较,元创通气干预组比普通治疗组在短期治疗后对于PaO2、PaCO2的改善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FEV1.0(%),FEV1.0/FVC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通气干预治疗能够改善PaO2、PaCO2及FEV1.0(%)指标,较普通治疗组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病人膈肌疲劳的恢复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5年8月住院的65例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病人,按对照组与治疗组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PAP通气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 d进行膈肌肌电图检查,测定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及动作电位(AP)幅度。结果对照组PNCT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8.130±0.710)ms比(8.270±0.410)ms;右:(8.072±0.690)ms比(8.350±0.390)ms,P均>0.05];AP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0.414±0.141)mV比(0.590±0.140)mV;右:(0.414±0.135)mV比(0.550±0.170)mV,P均<0.01]。治疗组PNCT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7.991±0.560)ms比(7.664±0.509)ms;右:(8.041±0.590)ms比(7.719±0.520)ms,P均<0.01];AP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0.405±0.165)mV比(0.613±0.164)mV,右:(0.388±0.170)mV比(0.599±0.171)mV,P均<0.01]。两组治疗前PNCT及AP幅度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PNCT有显著差异(P均<0.01),AP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iPAP通气治疗可以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病人的膈神经传导速度,而常规医疗干预仅能提高膈肌的动作电位幅度。  相似文献   

3.
吴国志 《中外医疗》2014,(30):108-10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预后。方法本次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为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均为急性发作期,有Ⅱ型呼吸衰竭合并。随机分组,就吸氧、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 H、血氧饱和度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7.39±0.02)mm Hg、氧分压(48.4±5.6)mm Hg、p H(91.5±6.2)、血氧饱和度(71.4±5.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7.34±0.03)mm Hg、氧分压(54.4±6.3)mm Hg、p H(85.1±4.8)、血氧饱和度(65.3±5.3)%(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缓解临床症状,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PPV)技术不断发展,其适应证越来越广,可辅助抢救治疗许多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并呼吸衰竭等。COPD是我科的常见病,2005年以来,我们对我科部分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该技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明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5):339-340,34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55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共25例。NPPV组:共3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h、3d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等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插管率。结果NPPV组患者治疗24h及3d后心率、呼吸明显好转,血气分析指标显著改善,且插管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NPPV用于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可缓解呼吸疲劳,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还可以减少气管插管率,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并将其分为NIPPV治疗成功组和NIPPV治疗失败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RR)、心率(HR)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56例患者经NIPPV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血气指标迅速改善,最终获得康复出院,NIPPV治疗成功率为82.4%。12例经NIPPV治疗48后呼吸困难和血气指标无变化或进行性恶化,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NIPPV治疗失败率为17.6%。改用有创通气的12例患者,7例死亡,5例最终获得康复出院,总的抢救成功率为89.8%。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及早使用NIPPV治疗,如经NIPPV治疗48h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恶化,应及时转换为有创通气,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王仕榕 《吉林医学》2010,31(27):4685-468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将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施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疗组在予无创通气后,pH值、PaO2均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P<0.05),而PaCO2在治疗有所下降。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应用迅速、操作简单、同步性好的特点,且在治疗过程中保留吞咽和咳嗽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近期入院的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采用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NIPPV)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与常规治疗相结合。结果:采用结合方法治疗的病人,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好转,呼吸频率与心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NIPPV结合传统治疗方法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的呼吸科疾病,由于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患者病情多呈进行性加重状态且易反复发作,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救治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本研究对自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就诊的80例COPD患者给予临床治疗,从而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机械辅助通气。结果:NIPPV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较低,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治疗中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BIPAP呼吸机对43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h、1d、3d的动脉血气及临床变化。结果43例患者中8例在治疗过程中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其余35例经NIPPV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明显升高(P〈0.01),意识逐渐恢复,均成功脱机。结论BIPAP对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价值,分别对60例此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入院时将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pH,PaO2,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无创通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十分明显,而常规治疗组除PaO2升高明显外,其他均明显改善。患者恶化需气管内插管的百分率无创通气明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提示无创正压通气法能明显纠正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气交换障碍,降低气管内插管常规机械通气的百分率,是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选择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96例,采用BIPAP VISION S/T呼吸机,压力支持/压力控制(S/T)模式,经口鼻面罩辅助通气,吸气压力(IPAP)12~14cmH2O,呼气压力(EPAP)4~6cm H2O,呼吸频率(RR)15~19次/min,每天15~24h,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1、3、7d以及出院前的动脉血气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动脉血pH、PaO2和S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0例COPD并呼吸衰竭病例,使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共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为治疗组,共40例,观察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在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NIPPV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乙飞  刘利 《吉林医学》2003,24(5):449-449
目的: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对12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治疗。结果:正压通气1h动脉血氧分压(PaO2)、经皮氧饱合度(S2O2)得到改善(P<0.05);持续通气2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0.05)。讨论:无创正压通气是降低 COPD患者呼吸负荷,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患者通气和呼吸形式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肺性脑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3例肺性脑病患者无创通气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H、PC02、P02)、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和住院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IPPV前后pH、PC02、P02有显著改善(P<0.05),BP无明显改变(P>0.05),病死率下降(P<0.05).结论:NIPPPV对部分存在意识障碍的肺性脑病患者仍是有效安全的.治疗过程中,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生命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治疗后,两组患者PEFR、FEV1/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PaCO_2、pH等动脉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与稳定期的疗效,并根据动脉气血分层进一步阐述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策略。总结其常见的禁忌症、治疗失败的原因及相应解决措施,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治疗对改善慢性阻碍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与作用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连用7天,观察登梯、活动耐力、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改善情况,测定第一秒呼出气量(FEV1)、第一秒呼出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VC、MVV等肺功能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能有效改善气道阻力,增加膈肌及其它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力,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缺氧,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插管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