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1660份HBsAg阳性血清中,112份血清检出抗-HBs(6.75%),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中,49.1%HBeAg阳性,46%HBV-DNA阳性,提示此种血清近半数具有传染性。对36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为期2~30月的随访观察,72%病例抗-HBs仅短暂出现,无一例HBsAg转阴,表明慢性HBV感染患者出现此血清学模式并非预示HBV行将消除。  相似文献   

2.
赵卫  周盛杰 《海南医学》2013,24(1):49-5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8例经我院确诊的乙肝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含量,比较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HBsAg+/HBeAg+组与HBsAg+/HBeAg+/抗-HBc+组HBV-DNA阳性检出率与含量最高;HBsAg+/抗-HBe+/抗-HBc+、HBsAg+/HBc+、抗-HBs+/抗HBe+/抗-HBc+、抗-HBe+/抗-HBc+、抗-HBs+5种感染模式下HBV-DNA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2.96%、52.94%、37.50%、27.27%、4.3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与血清标志物存在相关性;同时进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能较准确直接地反应病毒复制程度及传染强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的基因变异与HBV DNA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乙肝HBV血清学标志物五项指标(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采用时间分辨法定量测定,HBV DNA含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果本研究入选的5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共出现4种HBV血清学模式:(Ⅰ) 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42.0%,HBV DNA阳性率占42.8%;(Ⅱ) 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2.0%,HBV DNA阳性率占70.5%;(Ⅲ)HBsAg、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占24.0%,HBV DNA阳性率占25.0%;(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2.0%,HBV DNA阳性率占100.0%。其中含有HBeAg阳性的Ⅱ、Ⅳ模式与Ⅰ、Ⅲ模式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伴有HBeAg阳性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最高,HBsAg与抗-HBs双阳模式是免疫系统的个性化表现,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人群血清中HBV-DNA含量,并采用Abbot(雅培试剂)检测HBsAg。结果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的人群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6142%(12/187),HBsAg阳性(Abbot方法)率为24.6%(46/187)、抗-HBs和抗-HBe阳性(A组)5例,抗-HBc阳性(B组)30例,抗-HBs和抗-HBc阳性(C组)4例,抗-HBe和抗-HBc阳性(D组)116例,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E组)32例。以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的模式(D组)为主,占62.0%(116/187),既往有慢乙肝病史率最高,迭36.2%。B、D、E组均有一定比例HBsAg(Abbot方法)阳性率,其中以D组最高,这32.76%;其次为B组,HBsAg阳性率20%;E组HBsAg阳性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251,P〈0.01)。抗-HBs阳性(包括A、C、E组)与抗-HBs阴性(包括B、D组)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88%(2/41)与30.14%(44/146),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Х^2=15.936,P〈0.001)。结论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存在隐匿型HBV感染。应进一步进行更敏感的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或PCR定量检测HBV-DNA,以免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5.
陈辉  周迎春 《广西医学》2003,25(7):1122-1123
目的:探讨HBsAg与抗-HBs双阳性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情况,以及更好地向临床医生解释两对半结果。方法:将5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性标本按血清HBV抗原-抗体标志物出现模式不同分为三组(第1组 HBsAg、抗-HBs、抗-HBc阳性组,n=23;第2组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n=11;第3组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组,n=16),应用地高辛斑点杂交法测定HBVDNA。三组病人总检出阳性为22例,阳性率为44%。第1组血清标本HBVDNA检出阳性5例;第2组HBVDNA检出阳性2例,第3组HBVDNA检出阳性15例。结论:当临床检验测定HBV抗原-抗体标志物出现HBsAg与抗-HBs双阳性时,在不同的两对半模式时都存在HBVDNA的复制;HBsAg与抗-HBs双阳性时并不能认为此时抗-HBs抗体有中和保护作用。必要时一定要进行HBV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受检者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其中HBsAg阴性模式进行HBV-DNA检测,判定其HBV感染状况,评价乙肝两对半检测防止输血传播HB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00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进行模式分析,随机抽取各种HBsAg阴性模式进行HBV-DNA检测。结果9种HBsAg阴性模式中,HBV血清标志物全阴模式、抗-HBs阳性模式及抗-HBe阳性模式,HBV-DNA检测结果阴性。抗-HBs和抗-HBe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2例,阳性率1.7%;抗-HBs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4例,阳性率3、3%;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0.8%;HBeAg和抗-HBc阳性模式31例,检出HBV-DNA阳性25例,阳性率80.6%;抗HBc阳性模式130例。检出HBV-DNA阳性11例,阳性卒8、5%;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7例,阳性率5.8%。结论运用乙肝两对半检测,通过模式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判断HBV感染,充分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以一步夹心法检测HBsAg的ELISA技术为基础,结合中和试验原理,提出了两孔一步法同时检测HBsAg与抗-HBs的ELISA技术。对已知RIA法为HBsAg阳性血清108份、抗-HBs阳性且S/N>10的血清395份、HBsAg与抗-HBs均阴性的血清167份,用本法检测,结果符合RIA法的分别为106份(符合率98.14%),385份(97.46%)和158份(94.61%),对乙肝疫苗免疫前的各类健康人血清424份及经乙肝疫苗三针免疫后1—2个月的血清359份,用本法及RIA法平行测试HBsAg与抗-HBs,结果两法总的符合率分别为89.39%(379份)87.30%(282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76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进行HBV标志检测。母血HBeAg和PHSA-R阳性率分别为48.9%和52.9%。婴儿脐血HBsAg阳性率9.8%(27/276)。对276例新生儿按0、1、3、6月程序,每次肌肉注射乙肝疫苗10μg进行阻断研究。生后9月龄,脐血HBsAg阴性组212例抗-HBs阳转率86.8%,随访24月龄时抗-HBs阳性率91.4%。脐血HBsAg阳性组27例抗HBs阳转率51.9%,9例HBsAg持续阳性。母血HBV标志和婴儿性别对疫苗阻断效果无明显影响。抗-HBs阳转组婴儿血清PHSA-R和HBV-DNA检测均阴性。表明单独使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胎盘HBsAg-抗-HBs复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歆  徐德忠  刘蓬勃  李玉松  王素萍 《医学争鸣》2001,22(12):1125-112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以保种形式感染胎盘滋养层细胞。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12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的胎盘滋养层细胞HBsAg-抗-HBs复合物。结果:血清学HBsAg阳性母亲胎盘滋养层细胞中存在HBsAg-抗-HBs复合物。结论:提示HBV可能通过HBsAg与抗-HBs结合成复合物的方式进入胞内,导致胎盘屏障的第一层细胞受到HBV感染。  相似文献   

10.
250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感染模式。方法对250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抗-HBc阳性2430例(96.97%);抗-HBe阳性910例(36.31%);HBeAg阳性316例(12.61%);抗-HBs阳性26例(1.04%)。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的感染模式较为复杂,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者306例(12.21%);HBsAg、抗-HBe、抗-HBc均为阳性者1792例(71.51%);HBsAg、抗-HBc均为阳性者316例(12.61%)。结论要认识到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感染模式的复杂性,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正确理解这些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以指导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HBV感染者血清HBsAg、抗-HBs共存与S基因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无锡地区HBV感染者HBsAg与抗 -HBs的共存模式与S基因变异、病毒复制及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Abbott及ELISA测定HBVM ;套式PCR检测HBVDNA并作序列分析 ;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30例adr亚型 ,1例adw亚型 ;2 1份血清出现S区多部位变异 ,造成HBsAg肽 36、47、6 3、77、89、90、115、12 6、12 9、139、15 4位氨基酸替换 ;该变异不影响病毒复制 ;变异组免疫药物的使用率 6 6 .6 % ;抗 -HBs阳性血清加入HBsAg阳性血清后 ,再测抗 -HBs阴转。结论 :S基因变异导致HBsAg抗原性的改变和与抗 -HBs结合力的降低 ,以及检测灵敏度的提高、亚型的转变都是造成HBsAg与抗 -HBs共存的原因 ;免疫治疗等造成的免疫压力是产生免疫逃逸变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2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中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存在的状况及演变.方法回顾分析132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的乙肝两对半及HBV-DNA、肝功能检测资料,并随访6~12个月.结果 114例HBV血清学标志及HBV-DNA结果无变化,8例HBsAg转阴,其中6例HBV-DNA转阴;10例抗-HBs转阴,肝功能变化与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现象客观存在,并可长期保持,乙肝恢复期HBsAg与抗-HBs并非一定序贯出现.  相似文献   

13.
探讨并分析乙型肝炎HBV-DNA检出阳性率及病毒复制水平与乙型肝炎两对半模式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200例乙肝患者进行标记检测,并将其HBV血清标志物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HBV-DNA荧光定量法检测有126例HBV-DNA定量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0.6%,最高的是HBsAg、HBeAg、抗HBc标志物阳性的HBV-DNA检验率,HBsAg、抗HBc少点,抗HBc最低。乙型肝炎“两对半”血清标志物检验结果:阳性标记物HBsAg、HbeAg、抗-HBc 92.4%;HBsAg、抗-HBe、抗-HBc 62.5%;HBsAg、抗-HBc 66.7%;抗-HBs、抗-HBe、抗-HBc21.0%;抗-HBc 1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DNA的检测是反映病毒是否复制的指标,与乙型肝炎两对半模式检测联合,可以提高检测效果,有助于临床判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ECLIA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对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ECL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arkers,HBV-M)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检测HBV-M的优、缺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CLIA法和ELISA法同时测定80例HBV感染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HBV-M五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4.54%、95.45%9、4.54%、80.00%、95.45%。经相关分析: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均有相关(0.400〈r〈0.700,P〈0.001),且呈中等相关。差异比较:HBsAg、抗-HBs和抗-HBc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和抗-HBe有统计学意义(P=0.031和P=0.004)。结论 ECLIA和ELISA检测HBV-M五项指标有较好的符合性。ECLIA自动化程度高、检测范围宽。检测e系统较ELISA敏感。能定量检测,对评估HBV低水平感染及潜伏期感染、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以及抗病毒治疗疗效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76例晚血患者血清HBsAg、抗-HBc、抗-HBs3项乙肝标志与肝活组织地依红HBsAg染色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血清乙肝标志1项以上阳性51例,标志模式多样化,以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最多共29例,单项抗-HBc阳性者次之为11例,2例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3例HBsAg、抗-HBc和抗-HBs同时阳性,表明存在着不同HBsAg亚型的双重感染或慢性持续性感染出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提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肝活组织地依红染色HBsAg阳性者共38例,其中25例具有1项以上血清乙肝标志,13例3项血清乙肝标志均阴性。26例具有1项以上血清乙肝标志者,肝活组织地依红染色HBsAg均为阴性,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对7407例HBsAG阳性血清进行了HBV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抗-HBc检出率最高(89.5%),与其它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eAg检出率为57.9%,与抗-HBe检出率(23.9%)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抗-HBs检出率最低,为3.46%.HBsAg,HBeAg,抗-HBc三项同时阳性者远多于其它阳性模式.抗-HBc IgM检出率为10%.本文初步探讨了H8sAg阳性血清中HBV抗原抗体系统的分布、民族、性别之间关系,以及HBV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水平血清HBeAg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分布和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进行HBVM检测,同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eAg、抗HBe进行比较。结果:低水平HBeAg有5种携带模式,其中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模式最为多见。采用CLIA进行20次重复测定,平均值为(6.4±1.1) S/CO,对CLIA检测阳性86例HBeAg标本,同时用ELISA检测:结果阳性25例,阴性61例,漏检率70.9%。HBeAg(+)/抗HBe(-)和HBeAg(+)/抗HBe(+)组HBeAg含量明显高于HBeAg(-)/抗HBe(+)和HBeAg(-)/抗HBe (-)组。结论:CLIA检测血清HBeAg定量是目前临床上评价HBV复制较敏感、较稳定、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与患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甲胎蛋白(AFP)相关性。方法:对1999年12月-2002年2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经病理和影像学等方法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108例采用EILSA法检测血清HBVM与AFP,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原发性肝癌男;女为6.6:1。年龄32-75岁之间,小于60岁为63.9%,大于60岁为36.1%。血清HBVM阳性为71.3%,HBVM阴性为28.7%,血清HBsAg,抗-HBe,抗-HBC,阳性占51.3%>HBsAg,抗-HBc阳性占19.7%>抗-HBc阳性占14.6%>HBsAg,HBeAg,抗-HBc阳性占10.5%>抗-HBs,抗-HBs阳性占3.9%。在HBVM阳性中HBVDNA阳性,43.4%,HBVM阳性AFP升高占63.1%HBVM阴性AFP升高占18.7%两对比差异显P<0.05。结论:对HBsAg,抗-HBe,抗-HBc阳性,年龄在35-60岁之间人群尤应定期联合监测AFP和B超对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890例HBV感染者5项血清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5项标志组合模式以HBsAg,抗-HBc和HBsAg、HBeAg、、抗-HBc各占第一位;HBsAg、抗-HBc、抗-HBe同时阳性占第二位;第三位是抗-HBc、抗-HBe阳性.同时还有抗-HBe/HBeAg、抗-HBs/HBsAg各同时阳性的少见模式.提示了解各血清学变化对临床诊断,判断病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间接血凝法 (PHA)和酶联吸附法 (ELISA)对 62例血清标本进行实验性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 ,同时 ,对其中 2 6例HBsAg阳性血清检测抗 -HBs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法差异无显著性。分析了两法检测抗 -HBs阳性率低的原因。并建议生物制品研究所改革工艺流程 ,制备出较敏感的检测抗 -HBs制剂 ,应用于临床 ,提高抗 -HBs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