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见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该篇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疾病的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方面,都作了概括性的论述."随其所得而攻之"便是仲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但是,自古以来诸多注家对这一条的含义一直有很多争论,为后人学习和理解带来不少困难.事实上,该条文所表达的思想非常深刻,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所以有必要对这条条文进行剖析,挖掘其中深刻的含义.故笔者在此不揣鄙陋,略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1642年出版的<温疫论>共二卷分八十五论,内容包括瘟疫论细述.1746年出版的<温疫论>中精辟论述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叶天士、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对瘟疫论述为:"太阴之病,脉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干咳,午后热甚,这是温邪犯肺所致."<温病条辨>把温病分为湿热性温病和温热性温病.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栀子豉汤类方是治疗热郁胸膈的"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反复颠倒"之证的方剂.因其方后注中有"得吐者止后服"六字,而栀子、豆豉均无涌吐之攻,遂成注家论争之焦点.  相似文献   

4.
<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是我国古代群经之首,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渊薮,特别对中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周易>道天地之经以载其度,而<素问>极天人之变阐诸经".天地之理,尽于<易>中,而"易"理又尽在医中.医易融汇,恰似乳水,博大而不飘渺、深邃而不虚无,医易同源,歧黄鸿术奇技,皆本于<周易>与<内经>.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中"厥"的含义有二:一为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一为厥逆,亦称厥冷,系四肢清冷不温,即肢厥.<伤寒论>第337条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逆又分寒厥、热厥.<素问@厥论>首先提出"热厥"一词,"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张仲景论及了外感病阳明实热内结致厥.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指出温病热厥有三,其论补<内经>、仲景言之未尽.然厥证不同,治疗各异.兹依据<条辨>所论,对温病热厥证治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机体自稳调节机制探讨"肾藏精"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肾藏精"认识的不同观点 "肾藏精"一词出于<灵枢*本神>,目前对其内涵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见解.①<内经>论精,有广狭两义,而肾所藏之精,则包括先、后天之精[1].②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而没有广义、狭义之分[2~4].③<内经>中精、精气分为两个层次,三个方面的不同概念[5].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较顽固难治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当今在正常人群中,本病有增高趋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癌前状态之一.属中医胃痛、痞满范畴.临床中依据<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与<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研制出"和胃冲剂",临床治疗CAG,疗效确切,临证发现由于患者多有胀甚于痛之症状,而原方消胀、止痛之力均不强,故将其加减,而收到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肾者,胃之关"源于<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意指二者在水液代谢中的联系,肾为至阴之脏,主水,水从胃入,而从肾出,故为肾关.本人在临床上体会到:肾为胃官,两者相互联系.肾为水火之脏,职司封藏,内守真阴真阳,亦畏燥热;而胃为纳谷之官,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喜润恶燥,故有"先天之阴阳藏于肾,后天之阴阳本于胃"之说,两者生理相关、病理相及.肾胃相关理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肾治胃是治疗胃病的重要方法,临床上诸多胃病如胃痛、痞满、呕吐等,其病虽在胃,其本在肾,当从肾论治,通过调肾能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治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运用"时间治疗"疑难杂证的治则.方法选择在一昼夜或一年阴阳消长节律中病情起伏明显的病证,进行"时间治疗".虚证,趁其有利时间补益之,当其不利之时扶植之,并抑彼之不利因素;实证,选择最佳时机攻削之;预期发作的疾患,则预为治之或截而夺之.结果5种疑难病证均获良效.结论不寐、哮喘、低血压、顽固性头痛以及月经前后诸证等病证,运用"时间治疗",疗效优于一般治法.  相似文献   

10.
"罢极"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该篇分述人体五脏之功能.在论肝时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对其"罢极"二字,历代医家多以"疲劳"为注.然联系该篇上下文,则觉"疲劳"为注不妥.其一,因<六节藏象论>所论各脏之"本",均为其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而肝的主要功能并非"劳"或"疲".其二,<六节藏象论>,在此处是在谈各个脏的生理功能,而并非在谈病理.但"疲劳"一词,显然属于病理范畴,并不属于生理功能.若以病理意义来理解,则与上下文对其他脏的论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护理一词源于拉丁文"nutricius",包含保护、养育、供给营养、照顾等意思,护理概念随社会需求及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但其基本内涵"照顾、人道、帮助性关系"始终未变[1].从这一内涵来看,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和养身宝典<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蕴含有这种护理观点.  相似文献   

12.
<针灸甲乙经>是魏晋时期皇甫谧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书"删其浮辞、去其重复,论其精要"编撰而成的.它保留了<黄帝内经>的大部分内容,是中医针灸方面一部重要的著作.由于时代久远,有很多文字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知"就是一个意义比较特殊的词语,但历代以来,对"知"并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造成了对文义理解的困难.而"篡"或"纂"历来解释为两阴之间,即会阴穴,但通读<针灸甲乙经>全文,发现这种解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对"六经本"<针灸甲乙经>中的"知""纂"进行穷形尽相的测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温病辨症>集中体现了清代医家马宗元对温病诊治方面诸多的精辟学术理论及丰富的临证经验,对其原文分上下卷进行整理,并将温病与伤寒、时邪与伏邪、温病之寒热虚实表现等分析鉴别,以及对温病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预知生死等马氏的独到见解进行探讨,旨在将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运用《内经》因势利导治疗法则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势利导",即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推动引导之意,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顺势思维的具体体现.<黄帝内经>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将顺势思维运用于医学领域,如<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指出:"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堀)决冲,而经可通也."并提出了诸如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等因势利导、祛邪却病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金匮要略》中“当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的分析,现代脾胃病的临床实践,阐述了脾胃病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书.本书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本论点,常以脉象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愈后,有很多精辟之处,值得研琢.在"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有"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一条,对"如索不来"之解释,后世医家多认为其脉象如绳索之悬空,轻飘浮移,应手即去,不能复来,如5版<金匮要略讲义>,<医宗金鉴>等.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试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癫痫病记载始见于<内经>,<内经>称之为癫疾.<素问·奇病论>云:"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 "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此处说明癫痫病的病因之一,而其病变机理在<难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对癫痫病的发病表现,<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  相似文献   

18.
"寸关尺"是中医脉诊的重要部位,通称三部.其取用的方法,一般均采用北宋医家丁徳用的所谓"密排三指"之法,即如宋代王贶<全生指迷方>[1]卷一<辨人迎趺阳九候五脏六腑脉法>中所述:"于腕上侧有骨稍高曰高骨,先以中指按骨谓之关,前指为寸部,后指为尺部."后虽有南宋朱熹曾对此提出疑义"至于徳用之法,则予窃意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得为定论也"(<御纂朱子全书>卷六十五,<四库全书>721册[2]767),却于实际中沿用至今.但若进一步详究"寸关尺"何以命名,业内人氏则几乎皆茫然无知.笔者经搜罗查考相关资料,冥冥中似乎略窥端详,现特叙其大概,以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9.
丁甘仁,名泽周,江苏武进孟河人,近代著名医学家、教育家,晚清孟河四大家之一.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泥于四时温病.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学部主任徐林,在医学领域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与"国际第一",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而先后被<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之子>、<新闻30分>、<人物>、<走进科学>等栏目,以及BBC、美联社、路透社、凤凰卫视、<华尔街日报>等上百家境内外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